欢迎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面具‘误’”展览由独立策展人冯博一策划,呈现了来自中、日、韩、美、加拿大五国19名艺术家,44件/组艺术作品,内容涵盖行为、雕塑、装置、摄影、影像、绘画等多元领域。本次展览提炼并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中“面具”的多元意义和影响。
⊙“面具‘误’”展览现场
在中国当代艺术界,艺术家曾梵志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在中国艺术市场上屡创天价,《最后的晚餐》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81亿港元的天价成交,他也被誉为“中国天价当代艺术家”。此次,“面具‘误’”展览很荣幸邀请到他的两幅作品《面具系列》以及《面具 No.1》在展览第一幕“自我·非我”中展出呈现。
关于艺术家
About Artist
Zeng Fanzhi
*摄影:李振华
1964年生于湖北武汉市,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后移居北京。他的作品反映出其对于绘画这一创作媒介的不懈探索,以及其对于东西方艺术传统的反复审视、思考与融汇。
展出作品
Exhibited Works
⊙《面具系列》,2006
117.7×136.3×4.8cm
版画
1994年-2004年,曾梵志持续创作了标志性“面具”系列作品。此次,“面具‘误’”展览第一幕“自我·非我”中展出了其中《面具系列》以及《面具 No.1》这两幅作品。
⊙《面具 No.1》,1999
70×86.5×4.8cm
版画
“面具”系列作品具有强烈的色彩对比,例如作品《面具系列》,曾梵志巧妙地运用了黄、蓝、绿等对比鲜明的色彩来营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此外,非现实般巨大的眼睛和双手,白色面具既与画面中人物的面孔贴合、隐藏,肢体动作也是这一系列作品的特征之一,展现了丰富内心情绪的同时,对人格面具的揭露还赋予了狂喜、不安、敏感,矛盾等交织的视觉张力,反映出现代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剧烈起伏的时代特征。而对于曾梵志而言,该系列作品始终带有一种自传体格局——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观察和剖析自我与周遭世界。
关于创作
About Artistic
曾梵志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面具”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了曾梵志艺术生涯中的标志性符号。
⊙《面具系列》,1997
180×200cm
布面油画
图源网络
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栗宪庭曾在《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指出:“曾梵志的‘面具’是对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隐喻,它揭示出在物质日益丰富的背后,人们精神世界的贫乏和心灵的孤独”。面具在西方艺术中,往往与戏剧、狂欢和伪装相关联,而在东方艺术中,则更多地与宗教仪式和神秘主义相关,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面具一直作为人类表达身份和伪装的重要工具。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延续了这一观点,并将面具的象征意义置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语境中进行重译。
“面具”系列是曾梵志从1994年到2004年间创作的一系列油画作品,十年间共创作了逾170幅。回溯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人们生活方式都在急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面具”系列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一时期社会变迁的回应,反映了个体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的困惑、挣扎和适应。
他在“面具”系列的创作中采用了表现主义的绘画手法,通过简练的笔调和硬朗的边缘线条夸张了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姿态。作品中的人物多是戴着夸张的面具,展现出或喜悦、或冷漠的表情,以此融入一片看似祥和的背景氛围中,如这一系列中他的代表作《面具系列 NO.6》、《最后的晚餐》等。然而,画中人物紧绷僵硬的肢体却泄露了他们隐藏于面具下的焦虑和不安。正如社会学家厄文·戈夫曼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所提及的“剧场理论”,他认为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如同演员在舞台上表演,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适应社会期望。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可以看作是对这一理论的艺术诠释。面具成为个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角色的隐喻,揭示着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即现代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虚伪、掩饰,以及在面对现实时所采取的折中主义策略。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往往戴着社会赋予的各种“面具”来适应不同的角色和场合,完成“自我”的隐藏、折叠,和“非我”的重塑。
⊙《最后的晚餐》,2001
220 x 400cm
布面油画
图源网络
⊙《面具系列 No. 6》,1996
199x179.3cm
布面油画
图源网络
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作品所反映的,与策展人冯博一在“面具‘误’”展览第一幕中聚焦探讨的“自我·非我”概念高度契合,故促成了这一次的合作展出。策展人及艺术家都试图揭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或欺骗他人而不得不隐藏真实自我的现象。这种隐藏导致了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引发观众关于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文档整理 | 陈旭峰、李昕蔚、池越悦
校对 | 陈旭峰
摄影 | 林陈钧
*部分资料图片源于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