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前线激烈交战。与往常不同的是,坦克飞机及重火炮不在是常规战场上的主角,无人机的出现与使用,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性价比“神器”。
不过按照统计来看,目前俄军已击落超过两万架乌克兰无人机。但奇怪的是,即便如此损耗,乌克兰的无人机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天都有新一批无人机投入战场使用,攻击俄罗斯部队。
而在俄罗斯缴获的无人机中,俄军时常也能发现除了“老兵”无人机外的很多崭新的无人机,尤其是近期又有约3500架无人机出现在战场中。这批无人机到底哪来的?不免让人心生疑惑。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前线的实际情况。光凭自身实力,乌克兰的炮弹数量仅为俄罗斯的十分之一,俄罗斯在火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依靠铁路系统、重炮集群和海量炮弹,俄罗斯形成了一种称之为“铁道火海流”的战术。在这种战术下,无论多么坚固的工事,也难以抵挡几天甚至几星期的持续轰炸。
反观北约,提供的重武器援助却少得可怜。在冲突爆发的30个月里,美国只象征性的提供了31辆M1A1坦克,英国更是敷衍,只提供了14辆挑战者2坦克,即使是德国领头的豹式坦克联盟,也折腾了两年多时间才援助了200辆豹1和豹2坦克,且还未全部交付。
但与之相比,俄罗斯的产能优势非常明显,一年便能生产和翻新1500辆坦克,两年便达到3000辆。双方相比,装甲优势在我,俄罗斯的钢铁洪流足以让乌克兰饮恨西北,正面战场上完全无法与俄罗斯抗衡。
正是因为极度依赖外援,哪怕后续美西方加大装备的援助,但乌克兰的大多数部队仍然缺乏重武器。这也导致其部队的主要构成为轻型步兵旅、防御旅等。而除了无人机作战外,他们只能依赖迫击炮和反坦克导弹进行防御。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的无人机显得尤为重要,更是他们有限的中远程打击武器。也正因此,我们在网上看到不少乌军拿下胜果的视频,基本都是无人机取得的优势。
无人机这般重要,乌克兰自然也是想尽办法找进货门路。美西方?听起来没那么可靠。而为了避嫌,同时起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国早已收紧了无人机的出口政策,尤其是不再向乌克兰或俄罗斯出售无人机。那么问题来了,看目前形势,乌克兰仍在“进货”无人机,它是从哪里获得如此海量的无人机,并供他们使用呢?
这其中的奥秘在于,乌克兰学会了通过第三方公司从我国大量采购无人机。俄罗斯也采取类似策略,通过伊朗、新加坡、阿联酋和印度等国家的第三方公司,进口西方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用于生产无人机和巡飞弹。例如,俄罗斯的大量柳叶刀巡飞弹和立方体巡飞弹,以及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都采用了通过第三方进口的西方零部件和电子产品。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波兰UMO公司正在大量为乌克兰军队进口无人机。私人企业家阿林娜-奥斯塔片科也通过个人渠道,为乌克兰海军江河部队订购了大量无人机。
此外还有不少信息指向了数家欧洲公司也采购了无人机,并向乌克兰提供了无人机。我们有理由猜测,除纸面数据外,还有更多的西方国家也通过第三方公司,在世界各地为乌克兰订购及提供无人机和相关零配件,并配送上门。
有消息称,乌克兰每年能够制造和进口各100万架无人机,以此每年消耗200万架无人机阻挡俄军的前进。这些无人机主要装备了手榴弹、火箭弹等弹药,或者被改造为自杀性无人机,起到精确制导的作用。
事实上,无人机已经成为乌军对俄军的主要杀伤手段。根据俄罗斯媒体Mediazona的调查,俄军在俄乌战争中已经付出10万人阵亡的代价。如果按照1:3的伤亡比例计算,总伤亡人数可能高达40多万。而在其中,无人机和炮弹是造成这一惨重伤亡的主要原因。
尽管如此,完全切断乌克兰的无人机进口渠道并不现实。事实上,俄罗斯也在不断装备更多的电子战系统、高射炮和霰弹枪,试图阻挡乌军的一波又一波无人机攻势。
值得注意的事,在9月4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中国无人机被第三方购买然后转卖给乌克兰的情况。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国严格管控双用途物项的出口,并反对将民用无人机用于军事目的。而这一发言也再次声明了我方立场。
事实上,乌克兰无人机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问题。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冲突,不仅是两国之间的战斗,背后还牵扯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利益纠葛。
乌克兰通过第三方渠道购买无人机,使得这些设备源源不断地进入战场,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短期需求,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如何确保这些无人机不会被用于其他目的?尤其是乌克兰国内贪腐严重,包括之前美西方援助的装备也经常能在黑市中看到,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此外,俄罗斯为了应对乌克兰的无人机战术,也在增加更多的电子战设备和高射炮。这种军备竞赛不仅加剧了冲突,还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毕竟,每一件新装备的引入,都意味着新的战术变化和战略调整。
但不管如何,我们的立场很明确,我们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并致力于推动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我们不做战争与冲突的中间商,我们只做和平的捍卫者,致力于让冲突的各国保持冷静,回到谈判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