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其核心目标直指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不仅是一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度探索,更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旨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伟大实践。广大党员干部在这场改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需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原则,暖民心、集民意、问民需,与人民“同频”,确保改革的每一项成果都能真正惠及人民。

站稳人民立场,与民心“同频”,换取真心共筑幸福基

改革的每一步都需站稳人民立场,与民心“同频”方能“以心换心”。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坚实基石。改革因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广大党员干部应时刻铭记,为民造福是他们的根本宗旨,而改革的每一项举措都应以此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仅要深入基层一线,更要将群众的冷暖安危时刻挂在心上,实现从“坐等群众上门”到“主动走进群众家门”的转变,将“被动服务”升华为“主动关怀”。通过这样的角色转换,党员干部能够更加直接地倾听群众的心声,将群众的“心头大事”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来倾力解决。这种与群众“同频共振”的方式,不仅用“真挚之心”赢得了“广泛民心”,更以实际行动和改革成果,为老百姓筑起了“稳稳的幸福”基石。

厚植为民情怀,与民意“同频”,凝心聚力共创氛围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而全面深化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呼唤着人民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贡献。在这场变革的大潮中,党员干部必须坚守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尊重并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积极激发和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应当怀揣虚心向人民学习的态度,真心实意地将人民视为自己的老师,从人民的丰富实践中汲取新鲜的经验和智慧。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改革,党员干部需要广泛运用调查研究这一重要工具,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基层一线,真切地体察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这样,党员干部就能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望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始终保持与“民意”的紧密同步,用“诚心”去凝聚“民力”,共同营造一个“人人都是积极参与者,人人都能共享改革成果”的良好氛围,让改革成为真正惠及全民的伟大事业。

办好惠民实事,与民需“同频”,同心同行提升厚度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党员干部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将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必须坚守“民本位”的思想,始终与群众紧密相连,就像“坐在一条板凳上”那样亲密无间。要怀揣着“民忧我必解,民困我必纾”的坚定决心,通过深化改革,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住房、医疗、就业、增收、入学、托幼、养老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对于独居老人、困难群体以及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党员干部更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帮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始终与“民需”保持同步,以“细心”的工作换取群众的“安心”,将一份份“问题清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清单”。我们致力于不断提升民生的“温度”,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关怀,同时也致力于增加幸福的“厚度”,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充实。(文:朱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