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的外卖,可能隐藏着“惊人”的真相。

前不久,央视新闻的一期节目,揭露了北京部分地区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外卖乱象:热销高分店铺竟是租借执照开店的“幽灵”店铺,而一张执照竟可以让40多家外卖店共用;部分高分外卖店竟和废品回收站开在一起,食品加工环境惨不忍睹。很多人看了节目视频后都说,隔着屏幕都要“yue”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截图

谁能想到,好评是刷的,榜单是买的,营业执照是租的,产品图是P的,店铺是开在垃圾站里的……精心挑选的外卖,背刺了打工人一刀又一刀。

9月9日,微博话题“垃圾站旁的脏外卖背刺多少打工人”登上热搜榜,激起众多“打工人”共鸣。有网友发言称“救命,爱吃外卖的人偷偷碎掉了”。

想的是“干净又卫生”,

吃的是“杆菌又微生”

想象一下,你在外卖平台上精挑细选,最终被一家门店照片干净整洁、评分高达4.9分、资质证照齐全、位列平台放心点榜昌平烧烤热销榜前列的“望京烧烤”吸引,最终毫不犹豫下单购买。然而,被央视曝光了才知道,这家位于北七家镇东沙各庄村的店铺,竟是租借了他人营业执照的“幽灵店铺”,不仅实际经营地点与证照不符,整洁卫生的照片更是“照骗”,真实的卫生情况令人心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截图

再想象一下,饥肠辘辘的你点开了一家名为“够粤·正宗隆江猪脚饭·汤”的品牌连锁餐厅。这家店铺证照齐全,不仅位于平台放心点榜单前列,评分还在4.6分以上,门店图片整洁卫生,甚至有展示制作餐食的视频。看了这些,是不是想要马上激情下单?

央视曝光的真实情况却是,这家开在废品回收站内的外卖档口,和周边另外30多家外卖档口一起挂着“实况厨房”的招牌,使用着同一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操作间的纱窗上、灶台上沾满了油污,地面满是污水,门帘好像是陈年老抹布,库房里的食材、货物和生活用品随意摆放。脏乱差的卫生情况令人作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截图

然而,像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央视曝光在北京市的建外SOHO、马连道附近和天通苑等地,都找到了很多类似这样的“黑外卖窝点”。比如央视曝光在朝阳区三间房地区有家叫“京门楼”的美食城,外卖平台上使用这家“京门楼”的地址和证照开设的外卖店铺达到40多家。这些外卖店铺的卫生情况同样非常糟糕。

宣称色香味美又卫生,实际上却是环境脏乱又“微生”。这样的外卖,你还敢点吗?

干净小馆难觅,

干净外卖成行业奢求

天下苦外卖不卫生久矣。

在“垃圾站旁的脏外卖背刺多少打工人”的关联话题中,另一则话题是“月薪几万才能吃到靠谱干净的外卖”。

有网友表示,食品安全问题与收入多少无关;月薪多少万也不一定能吃到靠谱干净的外卖,外卖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平台的放任。甚至有网友坦言,干净又卫生的外卖,几乎成为行业奢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微博截图

也有网友分享经验,表示点外卖时会选择有一定品牌、规模,好评率高一些的商家,不会选择美食档口。

还有网友表示,外卖再方便也不如自己做的放心;自己做的才能确保健康干净,现在外卖是黑洞,尤其是很多预制菜,本身其实就没那么健康营养。

字里行间不难发现,大家对于外卖食安问题的担忧。而对于如何吃上干净卫生的外卖,网友们也是“各显身手”。

有人想到借助外卖小哥儿之力,找出那些真正的放心外卖。前段时间,山东一位美食博主做了个挑战,他给了外卖小哥儿100块钱,让小哥儿用这些钱带他去吃附近最干净的餐馆。小哥二话不说,骑上车载着博主,去了一家普普通通的小餐馆。这个挑战视频在全网走红,吸引了众多人参与。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北京的一个博主也如法炮制,找到自家楼下的外卖员,结果外卖小哥儿想了半天,说这附近没有。

也有人支招,可以堂食的大型连锁品牌店点外卖相对卫生。但很多人分享经历表示,品牌店点外卖靠谱是靠谱,就是价格越来越贵。以前20块钱挑花眼,如今均价普遍在30+,而且餐品分量可能也变少了。比如,有网友形容,紫燕百味鸡的包装盒就像洗过的H&M T恤,吃一次缩水一次。

小作坊可能质量背刺,大品牌存在价格背刺。好好吃顿饭,变得难上加难。就像有网友说的那样,万万没想到,吃顿干净美味、价格不贵的饭菜,竟成了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截图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今天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已经成为当下“打工人”固定的“每天三问”。

自己动手做饭或者去餐馆堂食虽然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在时间和便利性的考量下,外卖成了“打工人”在忙碌生活中不得已的一种选择。

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线上外卖消费者规模达5.35亿人,占网民总数的49.6%。

然而频频曝光的外卖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对外卖的信任一降再降。

在“脏外卖”背刺和外卖价格背刺的双重夹击下,“打工人”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