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戈家“太史第”匾,是河间府戈氏家族仕途的见证。在明清两朝,由于翰林院负责编纂历史,翰林也被称为史官,俗称太史。河间府戈氏在康乾盛世时期考出了“一门四代五进士”,其中戈英、戈懋伦、戈涛都曾在翰林院供职,所以当时河间府西街的戈氏府邸称“太史第”理所当然。“太史第”匾额是戈源为纪念祖父戈懋伦时代开创的家族荣耀,在祖父授馆职60周年之际,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请户部尚书于敏中为戈氏家族第7世孙戈懋伦所立。

河间戈家 太史第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间戈家 太史第扁

现河间城区戈氏族人和泊头城区河东北村戈氏族人都是戈懋伦的后代。

清初戈氏家族迁居丰尔庄村后,在戈继皋的倡导和亲自教授下,其子戈英考取进士,再度入朝为官。顺治间,皇帝指定戈英可在河间府置府第,戈英一家人即从丰尔庄迁居到河间府城居住,后来戈英之子戈懋伦、孙戈锦、曾孙戈涛、戈源都以进士为官。当时戈家府第在河间府城西街路北,其院后面有一凹坑,人称“戈家后身”,戈府院落庞大,曾有九个面南的大门。“太史第”匾额开始悬挂于戈府院门之上,后来家族庞大分家各过,即把“太史第”匾额挂在西街北口的戈氏祠堂,抗日战争前,“太史第”匾一直挂在戈家祠堂大门中,是戈家后人光宗耀祖的传世家宝,每逢春节,戈家后人必先跪拜此匾,以示敬祖,然后才给长辈拜年。

1937年,日寇侵占河间后,占据了戈氏祠堂,日军拿走“太史第”匾,企图蹬着该匾洗澡搓澡,当时戈衍麟懂些日语,冒死上前交涉,向日军说明这匾是戈氏家族的荣耀,是祖传的神圣之物,不能放地上这么使用。日军倒是通情理,最后得以取回,存放在西关戈宅。“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四旧,戈国信怕“太史第”匾被找出上交,偷偷藏入柴棚,不敢声张,小心保存下来。直到1980年后,此匾才得以重见天日。

此匾为红松木质,匾高68公分,宽206公分,厚5公分,匾面为黑色,字体凸出。“太史第”三个斗大的行书金字,刚劲秀丽,很有神韵。上下款为核桃大小的红色楷体字。上款为:“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加三级于敏中为”下款是:“康熙壬辰科翰林院庶吉士、貤封编修戈懋伦立”。

于敏中,江苏金坛人,1714—1780,字重棠,号耐圃,清朝重臣,出身簪缨世家。乾隆二年,一甲一名进士,即头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廷谕多出于其手,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著有《临清纪略》存世。

“太史第”匾背景:据乾隆《河间县志》记载,顺治至乾隆四朝一百多年中,河间戈氏家族有3人考取拔贡,21人考取举人,其中5人又考取进士,均为朝廷命官。康乾盛世之时,也正是戈氏家族的鼎盛时期,那时,在河间府素有“戈半朝”之称。戈懋伦的孙子戈源,与一代文人纪晓岚是河间府学时的同窗好友,同在乾隆甲戍科(1754年)考取进士,又同朝为官,也是儿女亲家,纪家三女自小许与戈源之子,但该女十岁时亡。纪父纪容舒与戈锦在康熙癸巳科同年中举,亦是好友,所以戈、纪为世交,回河间府城纪晓岚一向自称“河间纪昀”、“纪河间”,两家当时同为河间府书香门第、名门望族。纪晓岚任《四库全书》总编纂时,于敏中为四库全书馆正总载。戈涛、戈源与于敏中亦为同僚、好友,戈涛《坳堂文集》中有“边公孟友暨配李宜人合葬墓志铭”即是戈涛代于敏中所作。故戈源请于敏中为祖父戈懋伦题匾是顺乎情理的事。

“太史第”匾现保存于河间府城戈氏后人手中,其仿制品二块,一块在沧州文庙,一块在河间府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