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您解读的一本书是《浪潮之巅》,作者是吴军。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谷歌的早期员工,设计了谷歌中日、韩语言的搜索算法,后来在硅谷从事风险投资。《浪潮之巅》一书中,吴军博士详细研究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IBM、英特尔、微软、甲骨文等一大批高科技公司的兴衰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家巨头科技企业崛起、称霸和衰落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些共同规律。这些规律对中国的企业家和创业者都颇具启发价值。下面,我将以六条规律为线索为你解读《浪潮之巅》这本书。
第一条规律是因为抓住技术革命的机遇而崛起。吴军博士认为,技术革命就像一波波的浪潮,过去的100年里,总有一些公司非常幸运地站到浪尖之上。一旦屹立于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飘十年或者更长时间。而在这段时间,他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直到下一波浪潮来临。当新的一波浪潮到来之后,科技公司会随之重洗牌,一些风头正盛的企业瞬间轰然倒塌,一些百年老店逐渐走向没落,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却因为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比如在通信领域,高通之所以能在3G时代成为行业霸主,就是因为在2G时代高通在业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投入巨额资金将CDMA军用通信技术民用化。这让高通垄断了绝大多数CDMA专利,全球通信厂商在3G时代不得不向高通缴纳“高通税”。同样的例子还有中国芯片设计公司展讯。在2009年初,展讯已处在濒临倒闭的边缘,不仅基本上没有了客户,股价更是已经跌到不足一美元。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展讯抓住了中国移动强力推广中国自主3G通信标准的机遇,选择第一个吃螃蟹,研发出世界第一款支持该标准的40纳米多模芯片,一举改变了过去的颓势,使公司在2010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两倍。
再比如IBM在二战后,因为抓住了电子计算机发展的浪潮,从一家机械制造公司转变为一家电子计算机公司。IBM不仅请来了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做顾问,还将公司9%的营业收入用于发展计算机。到20世纪60年代,IBM在计算机研制和生产上的投入高达50亿美元,巨大的投入换来了营业收入的大幅提高,五年时间,营收增加三倍,成为计算机领域的超级巨头。
即使在巨头林立的市场,只要善于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也能实现逆袭。这方面的经典案例是甲骨文公司。甲骨文公司正是抓住了数据库技术革新的机遇,才能在IBM、微软等巨头的夹缝中崛起。现在甲骨文是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是数据库领域的王者,甲骨文在数据库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IBM、微软、SAP三家的总和。
在上世纪60年代,IBM占据了全球计算机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公司的市值一度达到了美国GDP的3%。IBM深知再这样下去必然会被美国司法部以反垄断为名起诉,于是主动放开了应用软件市场。于是甲骨文的创始人埃里森抓住了这次机遇,开始进军IBM利润最丰厚的数据库管理软件。不过,此时的甲骨文公司只是获得了系统数据库的入场券,并不能对IBM造成实质上的威胁。
在1970年,IBM计算机科学家科德提出了关系型数据库,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虽然科德一直试图说服IBM开发关系型数据库产品,但保守的IBM依旧死守过时的技术。甲骨文公司则非常重视这项革命性的发明,用两年时间开发出了第一款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ER瑞克2,并获得了美国军方的订单。恰恰在此时,IBM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在开放了软件市场后没能及时更新商业策略,延续了软件、硬件捆绑销售的模式。甲骨文公司则再次抓住了机遇,通过与DEC等硬件公司合作,分别开发硬件和软件,开创了单独出售软件的先河。
这样一来,甲骨文公司就获得了除IBM之外的大部分硬件厂商的支持。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众多硬件公司的支持下,甲骨文取得了空前成功。公司的营业收入五年内增长了15倍。可以说,甲骨文公司能够在数据库领域逆袭,抓住数据库技术革新的机遇是关键因素。除了高通、IBM和甲骨文之外,抓住技术革新机遇崛起的还有诺基亚、思科、谷歌、苹果等公司。这些公司的崛起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惜重金研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技术,并将技术快速商业化。
硅谷的科技公司历史呈现出来的第二条规律是依靠巨头借力发展。在第一条规律中,我们看到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可以让一家公司成为一个领域的霸主。不过科技公司的竞争异常残酷,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决胜因素。硅谷的历史上有些公司创立之初面临激烈竞争,自己并没有特别的技术优势,但通过依靠巨头借力发展,度过了危险期,最终成长为新的巨头,比如英特尔公司。
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CPU公司,全世界电脑和服务器中的大部分CPU都出自英特尔。2016年,英特尔公司的营业收入高达594亿美元,净利润达103亿美元。现在的英特尔技术上堪称独孤求败,但在几十年前,英特尔的技术水平却比较一般。英特尔公司80年代的处理器性能还不如IBM公司BEC公司的70年代的产品。因此,英特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在大公司看不上的低端市场寻找生存空间。
英特尔公司之所以能够逆袭,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采取了依附巨头借力发展的策略。当时,英特尔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摩托罗拉。摩托罗拉早在二战期间就是美军无线通信产品的供应商,上世纪60年代摩托罗拉在通信和集成电路领域就领先世界。在16位处理器时代,摩托罗拉不仅比英特尔早两年推出产品,而且摩托罗拉的68000处理器比英特尔公司的8086处理器性能强五倍。在32位处理器时代,摩托罗拉的68020处理器相对于英特尔的80386完全处于上风。当时惠普、太阳、苹果等公司都采用摩托罗拉的CPU。
意识到技术上相对摩托罗拉差距较大,英特尔决定寻找合作伙伴,从外部获得强援,这个强力外援就是IBM。80年代初,IBM准备开发个人电脑,为了缩短研发周期和成本,IBM直接采购处理器,英特尔抓住机会上车。IBM的个人电脑一上市就大获成功,一年内卖出十万多台,占据了四分之三的市场。随着IBM的成功,英特尔咸鱼翻身,在技术不敌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借助IBM的实力打败了摩托罗拉。
再比如微软。虽然现在微软在桌面操作系统上居于垄断地位,但是IBM和苹果公司也都有垄断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机会。1981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邀请比尔·盖茨商谈合作事宜。乔布斯的本意是邀请盖茨为苹果公司的麦金托式电脑开发应用软件,实际上却是给了比尔·盖茨一个观看麦金托式电脑的机会。比尔·盖茨被麦金托式电脑基于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震撼到了,因为这个操作系统比微软的DOS系统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在这种操作系统面前,微软所有的产品都显得寒酸和落后。
比尔·盖茨应该怎么办呢?由于技术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要在短时间内拿出比敌苹果的产品根本不现实,那么就只能在商业策略上做文章。首先,比尔·盖茨选择了向乔布斯低头,答应了乔布斯的条件为苹果开发应用软件,而且在合同上,还让乔布斯占到了一些小便宜。通过为苹果开发应用软件,微软有机会去了解苹果的技术,这对之后微软开发自己的图形操作系统非常有用。其次,比尔·盖茨和英特尔的策略一致,寻找强力外援合作。巧了,这个外援也是IBM。微软与IBM合作一起开发OS/2操作系统。
在个人电脑诞生之初,IBM为了缩短研发周期选择了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随着个人电脑业务的不断增长,回过神来的IBM希望从微软手中夺回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控制权。虽然明白IBM居心叵测,但比尔·盖茨还是与IBM进行合作。因为比尔·盖茨知道,在短时间内赶上苹果已经不可能,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减小苹果麦金托式电脑对个人电脑市场和操作系统市场造成的冲击。只有借助IBM的力量,才能为微软赢得时间,在与IBM合作既能制约苹果公司,又能积累技术锻炼人才队伍。
其次,比尔·盖茨在暗地里低调地学习苹果,并请了很多业内专家助阵,其中就包括施乐公司最早开发图形界面的一批技术人才。这里要介绍一下施乐公司,现在大家每天使用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其实是施乐公司的原创。苹果公司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也是借鉴了施乐的技术。乔布斯对于如何借鉴施乐的技术有非常详细的描述,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在招募了一大批技术大牛之后,微软着手开发Windows操作系统。1990年,微软的Windows 3.0操作系统成熟了,微软终于结束了DOS这样的大刀长矛对抗苹果和IBM洋枪洋炮的黑历史。由于微软对推广与IBM合作研发的OS/2操作系统并不用心,Windows 3.0和Windows 3.1在几个月的销量就超过了OS/2操作系统的销量。微软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上彻底击败了IBM,微软的另一个竞争对手苹果,比尔·盖茨则依靠Windows 3.0对其造成了致命打击。
卧薪尝胆十年,微软借力巨头为自己赢得了时间,打败了竞争对手。这就是第二条规律:依靠巨头,借力发展。
下面,我们看第三条规律:建立联盟,实现垄断。在市场竞争中,通过结盟,形成产业联盟和利润分配体系,不仅可以孤立竞争对手,还能以联盟的力量打击对手,不断削减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直至将对手全部赶出市场。通过结盟,可以建立起更加丰富的产业生态,并使最终的产品在价格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那些总爱吃独食的商业模式会使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最终被联盟击败。这方面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同盟。
可以说,微软和英特尔在成长过程中审时度势,恰到好处地结成联盟,是成就双方垄断地位的关键。从两方面来讲,当时微软和英特尔都有结盟的需求。微软这边,我们才讲过比尔·盖茨卧薪尝胆十年,好不容易孵化出Windows操作系统,挑翻IBM和苹果,微软可不想给两大巨头翻身的机会,迫切希望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位。至于另一边的英特尔,情况还要复杂一些。
话说,技术不行还真是困扰早期英特尔的一个梦魇。上世纪80、90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青睐精简指令处理器,这个时候英特尔发现老对手摩托罗拉虽然倒下了一大帮强敌,却又突然环了四周。IBM开发了Power处理器,DEC开发了Alpha处理器,太阳公司开发了SPARC处理器。这些都是精简指令处理器。而英特尔的处理器是复杂指令处理器,性能与对手相比又是显得低下。
由于处理器的研发成本高、周期长,随着处理器的技术升级,研发成本会呈几何倍数增长。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大、足够稳定的市场回笼研发资金,高昂的研发成本就可以把公司拖死。因此,英特尔最需要的是巩固传统市场和拖死对手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有何破敌良策呢?一方面,英特尔学习精简指令处理器的长处,英特尔没有抛弃复杂指令集,却在处理器内部效法竞争对手的设计,提升了处理器的流水线效率。另一方面,选择与微软公司结盟,建立WinTel同盟。同时,英特尔开始进行横向整合,吸引整机厂开发x86兼容机,扩大产业联盟。
这样一来,形成了一套分工体系。英特尔开发CPU,微软开发操作系统,中国台湾企业开发桥片和主板,整机厂开发整机产品。依靠产业联盟的力量,英特尔一边巩固自己传统市场,一边轻视竞争对手的市场,降低竞争对手的造血能力。
在英特尔结盟整合的同时,众多精简指令处理器厂商却在打内战。IBM、DEC、惠普、太阳、SGI等公司分吃精简指令处理器市场,结果是谁也做不到。由于IBM、DEC、太阳等公司既要做软件,又要做硬件,还要做整机,造成整机产品成本高居不下。更高的价格意味着更少的买家,更少的买家意味着很难用产量降低成本,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精简处理器的市场逐年萎缩。市场的萎缩导致无法回收处理器研发资金,并造成精简处理器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最终,英特尔和微软用高明的商业策略击败了诸多竞争对手,成就了各自的垄断地位。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四条规律:以利润换取市场。从商业的角度来讲,高额的利润率当然是让人喜欢的,但市场份额更加重要。这是公司发展的根基,先有份额才能有利润。如果市场份额保不住了,那么高额利润率也会成为镜花水月。面对新技术的冲击,技术处于劣势的企业低价销售先保住市场份额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比如前面讲到的微软公司。当微软落后的DOS系统面临苹果系统的冲击时,比尔·盖茨直接把DOS系统的拷贝价格杀到了每份五美元。如此低价让盗版都失去了兴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先保住市场份额,为自己争取时间。如果苹果将市场大幅占据,那么等到Windows出厂就成明日黄花了。
面对市场的垄断者,新进入的公司通过分享利润,可以撕开市场口子,抢占一定份额。比如芯片公司ARM,当时的情况是在芯片市场上英特尔处于市场垄断地位。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英特尔开始收紧x86专利授权,为此不惜通过诉讼搞残了全美达公司,还取消了中国台湾威盛公司的x86授权,导致威盛的桥片业务遭遇雪崩式溃败。
吃独食的结果就是遭人记恨,使现存的芯片设计公司大部分都与英特尔有救援。在这种情况下,ARM非常讨巧地只卖技术授权,而不是像英特尔那样卖芯片,而且授权费用相对廉价。这实际上是与众多芯片设计公司共同分享利润。这种策略让芯片设计公司纷纷投入ARM阵营。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高通、苹果、联发科、华为、中兴、美满电子、展讯等公司先后加入了ARM阵营。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ARM也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和全球众多芯片设计公司的助力,成为与英特尔分庭抗礼的巨头。
下面,我们解读硅谷科技公司发展历程的第五条规律:固守核心领域,实现基业长青。在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一方霸主之后,公司的主要精力就从创业转向守业。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很多显赫一时的大公司在达到顶峰之后,盛极而衰。这些盛极而衰的跨国公司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业务过于分散,造成公司在技术上什么都会,但没有一样是非常精通的。比如摩托罗拉等公司就是没能守好家业的典型。
业务广泛的另一个后果是树敌过多。还是以摩托罗拉为例,在CPU上与英特尔竞争,在DSP上与德州仪器竞争,在通信上与爱立信、诺基亚等公司竞争,业务广泛导致四处树敌,然后在各个领域中分别被自己的竞争对手击败,直接导致了摩托罗拉的衰亡。话说回来,在首页方面,百年老店IBM可谓是美国科技公司中的翘楚。IBM选择了和摩托罗拉完全相反的守夜之道。
也许在很多人印象中,IBM仅仅是一个大型计算机制造商。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IBM这样的老古董已经过期。然而,IBM并没有这么简单。虽然IBM的个人电脑和部分服务器业务已经卖给了联想,但至今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公司、第三大软件公司、第三大数据库公司。另外,IBM还拥有当今工业界最大的实验室,IBM Research,专利申请数量在全球科技公司中排名第一。IBM能在半个多世纪里长盛不衰,一直保有较高的利润,成为科技界的常青树,要归功于它的秘诀:始终固守自己的核心领域,主动剥离低利润业务。
IBM在上世纪60、70年代一度非常辉煌,但在80年代的信息革命中,IBM不情愿地成为了落伍者。虽然IBM最早推出了个人电脑,但是没能成为个人电脑之王,反而是微软和英特尔借助个人电脑市场逐渐做大,逐步侵蚀IBM的传统市场。IBM随即出现了严重的亏损。这段时期是IBM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当时有人甚至质疑IBM公司是否会倒闭。在危急存亡之秋,郭士纳临危受命出任IBM首席执行官,正是郭士纳固守核心领域的经营策略拯救了IBM。
当时,IBM在终端消费市场技术优势不大,很难与竞争对手拼价格战,导致利润率逐年下滑。而在企业级用户市场,由于这些用户,比如政府、军队、银行等对价格不敏感,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却非常高,IBM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不用担心价格战,利润相对丰厚。
鉴于这种形式,IBM将企业级市场作为自己的核心领域,对非核心领域的业务,郭士纳也不跟对手拼老命了,砍部门、砍项目、裁员、卖资产,总之,非核心业务大幅处理,削减成本,提高公司效率,专注于强化IBM的核心业务。
为了加强核心业务领域的竞争力,郭士纳还将IBM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整合到一起,打造出一艘从软件到硬件到服务的一条龙IT航母,让政府、银行、军队等客户对IBM的硬件、软件和技术服务形成依赖性。虽然郭士纳放弃了很多业务,使IBM经历了一次阵痛,但这种做法确实有成效。在瘦身之后,IBM逐渐走出了低谷。郭士纳执掌IBM的十年间,IBM的股票涨了十倍。即便在郭士纳离开IBM后,他的经营理念也深刻地影响了IBM。
时至今日,IBM依旧死守自己的固有领域,不耗费过多的资源去探索不熟悉的新业务。对一些利润有限的业务,比如硬盘、个人电脑和x86服务器等,IBM毫不犹豫地出售给联想和日立等公司。诚然,由于IBM始终固守核心领域,没能赶上互联网的快车,错过了很多发财的机会,但这也使IBM有较强的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在2007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太阳、雅虎等公司一蹶不振,而IBM却没有受多少影响。从长远来看,固守高利润核心业务、剥离低利润业务的经营模式,虽然使IBM失去了很多机遇,但却能让公司稳定地向前发展,成为少数能够逃过历史经济危机、历经百年屹立不倒的科技公司。
最后我们来看看硅谷科技公司发展历程的第六条规律:资本短期逐利行为损害公司长远利益。在很多科技公司的发展中,都会出现一个现象:公司创始人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弱,而资本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强,甚至不乏公司创始人被资本踢出公司的案例,比如乔布斯就曾经被赶出了自己开创的苹果公司。
对于投资资本来说,他们希望的是手中的股票能快速增值,至于具体做法对公司长远发展有没有伤害,他们并不在乎。对于企业的经营者而言,由于自己的酬劳直接与公司的股价挂钩,怎样在任期内获得最大利益才是他们关心的,如何保障公司的长远利益不是他们的首要问题。资本与经营者一拍即合,这就使企业更加趋向于短期的逐利行为,进而损害长远利益。更可怕的是,一旦投资资本和企业高管被贪婪所驱使,那就足以毁灭一家资金雄厚、技术精湛的百年老店。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翻一下历史书就可以查到,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创始人亚历山大·贝尔就是电话之父。因而从公司创立的第一天起,他就是行业的龙头老大。在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一路顺风顺水,到1994年,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七百亿美元。然而,从1995年开始,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就走下坡路了,原因就在于资本的贪婪和利令智昏。
在1995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设备制造部门的执行官们提出了分家的建议,将设备制造部门与公司的电信服务部门分开。因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电信服务业务与另外两家长途电话公司MCI、Sprint是竞争关系,这两家电话公司拒绝购买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电信设备。如果实现了分家,设备制造部门就可以和MCI、Sprint做生意了。而且将设备制造部门和电信服务部门分开会让前者的股价飞涨。华尔街看到了这一点,公司高管也看懂了,公司中拥有股权的员工也明白了。至于少数头脑清醒的员工,他们手中的股票远不如华尔街投资银行控制的份额多,根本没有话语权。于是,一场利令智昏、杀鸡取卵的分家开始了。
电信设备制造部门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中独立出来,成立了朗讯公司。1996年,朗讯公司由摩根斯坦利承销上市,市值高达180亿美元。华尔街的预期如出一辙,朗讯公司独立之后,获得了MCI、Sprint的订单,收入明显增长,股价也随着暴涨。在四年内,股票涨了13倍,最高时市值达到2440亿美元。不过,朗讯的股价要继续增长,它的销售业绩和利润就必须不断超越华尔街的预期,但是市场容量是有限的,朗讯根本做不到无节制增长。于是,朗讯走了一步险棋。朗讯公司的做法是借款给小公司来购买自己的设备,这样朗讯的财报中收入就增长了,只不过这笔收入属于应收款项,从来也没进入过朗讯公司的账户。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借钱购买设备的公司纷纷倒闭,朗讯的这笔应收款项一下子变成了净亏损。不过一次贪婪还不足以摧毁朗讯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第二次贪婪很快就来了。在2000年前后,华尔街发现最快的赚钱方式不是把一家公司做好,而是炒作和包装上市。将公司的优质资产分拆后上市无疑是赚钱最快的做法,于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朗讯公司开始了又一轮拆分,将优质资产独立出去上市。
从2001年起,朗讯一次又一次的裁员和变卖资产,公司员工数从巅峰时期的16.5万人锐减到三万人,股价更是从近百美元跌到每股0.55美元。虽然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朗讯公司在一轮又一轮的拆分中被玩残了,但华尔街投资银行和公司高管却赚得荷包满满。最终,朗讯公司被法国阿尔卡特公司收购,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的联系地址也改到了法国,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则被西南贝尔公司吞并。
值得一提的是,朗讯的那位高管在玩死了朗讯之后,又去执掌惠普公司,结果差一点又把惠普公司给玩残了。被资本的贪婪毁掉的还有雅虎、Overstock等公司。那么,为何科技公司不敢反抗华尔街呢?总是要顺着华尔街的心意去提升短期业绩呢?只要看一下Overstock股价暴跌的例子就知道原因了。Overstock曾经是一家颇有名气的美国网上售货公司,Overstock的CEO拜恩则是为数不多的敢与华尔街叫板的人。在2003年上市之后,Overstock一路顺风顺水,但是在两年之后,就因为这家公司的季度盈利比华尔街预期少了几美分,导致华尔街调低了对他的评级,数天之内Overstock股价跌幅超过50%,公司近乎关门。
有这种前车之鉴,美国的科技公司根本不敢牺牲短期利益来换取公司的长远发展。
到这里,《浪潮之巅》这本书所隐含的科技巨头兴衰规律解读完毕。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第一条规律是抓住技术革命的机遇,实现崛起。在新浪潮来临之际,不惜重金研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技术,并将技术快速商业化。第二条规律是依靠巨头借力发展,面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依靠巨头借力发展,让一批新公司度过危险期,最终成长为新的巨头。
第三条规律是建立联盟,实现垄断。以联盟的力量打击对手,不断削减对手的市场份额,直至将对手全部赶出市场。第四条规律是以利润换市场。不论是低价销售保住市场,还是合作让利抢占市场,市场份额都是一家公司发展的根基。第五条规律是固守核心领域,实现基业常青。剥离低利润业务可以让公司固守高利润核心领域,同时避免业务过度分散,被对手个个击破。
第六条规律是资本追逐短期利润,损害公司长远利益。一旦投资资本和企业高管被贪婪所驱使,那就足以毁灭一家资金雄厚、技术精湛的百年老店。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数据、人工智能、芯片、发动机、高端机床、医疗器械、大飞机等等,这些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都是一朵一朵浪尖。未来20年一定会出现中国版的英特尔、高通、微软,中国版的西门子、普拉特惠特尼、罗尔斯·罗伊斯和通用动力,中国版的应用材料、艾兹摩尔,中国版的波音和空客。在技术革新涌动的历史进程中,只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灵活使用商业策略,中国企业就有机会踏上浪潮之巅,书写科技与商业传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