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酒店和商业大厦物业出台了禁止新能源汽车进入新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其他媒体报道,从今年8月底开始,浙江杭州萧山区雷迪森铂丽大饭店的地下车库,禁止新能源车停放,酒店安排专职保安值班,引导新能源车开到专用地面车位停放。

酒店在公示牌中提到:因地下停车场空间相对密闭,出于对新能源汽车停放安全性的考虑,设置了专用宽体车位,请停放至指定区域。

无独有偶,8月21日,宁波汇港大厦贴出告知函,要求新能源车辆在地面停放,不能进入地下车库

多地物业纷纷出台这一规定,或许与此前韩国发生的一起奔驰 EQE 电动汽车起火事故有关。在这起事故中,事故车辆在地下车库突然自燃。

由于停车场的灭火设施“不给力”没有及时扑灭火,而在外的消防员又因地势原因无法进入车库救援,导致大火蔓延,造成了 23 名居民因吸入烟雾而入院治疗,车库中的 140 辆汽车被烧毁或损坏。

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国内多地物业出台这一规定。

新能源汽车安全吗?

新能源汽车安全吗?

对这一规定,不同的车主群体有不同的反应。

燃油车车主自然心中窃喜,如此一来,地下车库就宽敞不少了,节假日出行找车位就没那么困难。新能源车主自然觉得被歧视了,会面临新能源汽车停车专属区域面积不足的窘境,因此难免觉得这种“一刀切”的规定并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物业有没有必要禁止新能源汽车进入车库呢?就要回到“新能源汽车到底安不安全”这一根本问题上。

其实,整体来看,当前新能源车的起火率是低于燃油车的。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三年来,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和火灾数量统计显示,新能源车的火灾发生率从2021年的万分之1.85降低到了2023年的万分之0.96。与此同时,燃油车的起火率则在万分之1.5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最让人担心的是新能源汽车的起火原因以及救援难度。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起火原因并不相同,燃油车起火往往是因为遭到严重碰撞后,油箱或燃油管道破裂,导致的汽油泄漏。当泄漏的汽油遇到点火源,如车辆电气系统的火花或因碰撞产生的热源,从而引发火灾。

而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原因多半是因为“热失控”,在非碰撞状态时也会起火,也就是“自燃”。

所谓“热失控”是指电池是指电池在异常条件下温度急剧上升,导致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加速,释放大量热量。此外,过度充电或使用不兼容的充电设备也可能导致电池过热,从而引发自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一个,新能源汽车起火时的救援难度要高于燃油车。当燃油车起火往往可以通过氧气隔离、冷却等方式就能把火灭掉。然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芯内部燃烧时还会分解出氧气助燃,隔离可燃物、冷却、隔绝氧气都很难起到灭火作用。

此外,目前国内消防救援主要的大型消防车的高度超过3米,一旦新能源汽车在地下车库发生自燃,救援队伍就无法及时进入车库进行救援。虽然目前也有锂电池专业灭火设施,但由于价格昂贵以及体积较大的缘故,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安全至上

安全至上

乘联会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3.9%,较去年同期37.3%的渗透率提升16.6个百分点。

今后大街上行驶的新能源汽车必然会越来越多,禁止新能源汽车进入地下车库的办法并不是长久之计。

其实,国家早就想到这一点。此前,在《开不了几年?9成新能源车“挺”不过年检》一文中提到,《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会将动力电池安全纳入考核的范围,驱动电机安全、电控安全和电气安全也包括在内,不达标的电车将会被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检标准的出台有望倒逼动力电池厂商和车企提高电池的质量,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地上、地下停车场在建立之初都要按照《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和《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 51313-2018)等的要求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如自动喷淋系统、灭火器、烟雾探测器等,只有符合标准才能投入使用,总体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停在地下车库是安全的。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和国际上的发展不太一样,我们采取了全生命周期共同来管安全问题。首先我们立足于电动汽车数据要联网,电动汽车随时的安全状况有后台监测。再一个就是电池本身电芯要安全,现在我们又有了可以作为世界经验推广的电池包和整车设计的安全技术。”

在车联网时代,汽车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可以实时传到后台的数据监控中心,一旦有指标异常,会通过短信报警方式提醒车主,达到风险可控,做到防患于未然,不必过于担忧安全性。

对于新能源汽车车主来说,不必过于焦虑,您需要做的,就是对自家电池好好进行保养和检查,降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