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中国将迎来一场人口大迁徙。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规划,到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70%,这意味着在这短短几年内,将有超过2亿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里人。这其中,既有5000多万的农村新增劳动力奔赴城市追梦,也有1.7亿常年在外打拼却始终未能落户的"候鸟型"农民工。他们或背井离乡,或漂泊他乡,但无不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挥洒汗水,用双手托起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工,这个曾经令人避而不谈的词汇,如今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正是凭借着亿万农民工的辛勤付出,我们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和"中国高度"。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城市,用朴实的情怀温暖城市,用不懈的奋斗推动城市的进步。然而,长期以来,他们虽已将城市视为第二故乡,但受困于身份和地域的桎梏,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扎根城市。

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洪流相伴相生的,是日渐衰败的农村。"年轻人走了,老弱病残留下了",这是当前不少村庄的真实写照。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业生产后继乏人,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种地大爷"的现象。而更令人忧虑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空巢老人近1亿。他们或缺失父母的关爱,或缺乏子女的陪伴,犹如农村这个大家庭的伤口,时刻牵动着人们的心。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也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当前,各地正在多管齐下,破除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户籍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出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政策,明确提出"零门槛"落户或降低落户条件。比如,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实行"零门槛"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满半年即可落户;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大幅放宽落户年限,并同步简化落户手续。一纸户口,虽然只是薄薄的几页纸,却承载了亿万农民工的"安居梦"。

与户籍改革相配套的,是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一直是农民工市民化的"硬骨头"。如何让农民工及随迁子女与城镇居民同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为此,有的地方实行"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权益;有的地方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发放住房补贴,兜住农民工安居底线;有的地方将进城落户农民工全部纳入医保、养老等社会保障范畴,织密农民工社会保障安全网。总之,一项项暖民生、保底线的举措,正在为农民工铺就通往城市的幸福之路。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义,不仅在于让更多人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更在于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积蓄新的动能。设想一下,随着2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镇安家落户,他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都将发生革命性变化,由此带来的消费需求将是一个庞大得难以想象的增量市场。与此同时,农民工的城镇就业,不仅能够提高城镇化质量,更将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极大提升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伴随着农民工市民化的纵深推进,中国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经济转型的大棋局正徐徐展开,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