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灯草和尚》小说简介

灯草和尚》是‬明末清初‬白话‬艳情‬小说的‬代表作‬,又名‬《灯草和尚传》、《和尚缘》或《灯花梦全传》,共六卷十二回。

《灯草和尚》作者署名“东鲁古狂生”,其真实身份已难以考证。

由于‬《灯草和尚》描写淫秽,格调低下,清朝时期曾成为禁书之首。

但《灯草和尚》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清代小说中的一朵奇葩。

它通过对宗教现象的讽刺和对人性弱点的揭示,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

作为一部宗教讽刺小说,它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对研究清代社会文化和文学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灯草和尚》主要内容

《灯草和尚》的故事围绕一根能变化身形大小的灯草化身的小和尚展开。

小和尚被一位擅长魔术的红婆子引入杨府,在杨府内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他在‬‬白天变小藏起来,晚上变大,出来与杨宅夫人、女儿、丫环等人淫乱无度。

小说通过夸张的情节设定和详尽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一系列荒诞不经的行为。

小说有一‬首回前词说:

“那夜深人静,欲火怂恿,男男女女,没一个不想成双着对。”

从小说的章回题目也可以看出这部小说的荒诞不经:

第一回 红婆子戏法动夫人 杨夫人坚心抱和尚
第二回 三寸和尚成丈六身 四八佳人分六七相
第三回 和尚施法牙床大战 夫人恋情甘心受邪
第四回 杨官儿为试情败露 小和尚贪色欲身亡
第五回 杨官儿为女儿招婿 李可白因新婚试妖
第六回 绿衣郎花烛两佳人 红彩女风流两奇事
第七回 火上添油官儿魂去 水中出火秀士情浓
第八回 七擒七纵妖僧得意 三战三败女娘失身
第九回 三年恣欲丧女愁娘 夜燃灯火屏风入焰
第十回 做道场灯草儿显灵 迷色阵周自如怡情
第十一回 痴道士误入迷魂阵 小侍女偷情说法场
第十二回 寻旧好走遍百丈原 觅新欢仍插一枝花

除了这些情色情节之外,小说中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其他的社会交往。

故事主要讲述了杨知县在前世因为自己的不公正判决一起涉及乡宦家庭隐私的案件,导致乡宦因羞愧而自杀身亡。

作为前世行为的结果,杨知县在今生遭遇了他的家人成为了灯草和尚引诱的对象,名声受损,最终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才得以醒悟。

尽管《灯草和尚》包含大量低俗内容,但从小说的整体结构来看,它也试图传达一种因果循环、善恶有报的道德观念。

因此,《灯草和尚》又是一部宣扬因果报应的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灯草和尚》主要版本及馆藏

这部小说虽然‬故事‬情节涉及‬情色‬,但‬在后世的影响却很大,尤其‬是对‬研究‬明末清初‬时期‬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清代白话‬小说《姑妄言》的第十五回中,主人公‬万缘和尚喜欢读的书就是《灯草和尚》。

《灯草‬和尚‬》现存的主要版本有以下‬几种‬:

一是‬清和轩刊本,现‬收‬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二是‬清素白纸抄本﹐现‬收‬藏在‬英国国家图书馆;

三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粤东游戏轩石印本;

四是‬民国东亚书局石印本;

五是‬民国红豆书屋“玲珑本聚珍小丛书”排印本;

六是‬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清素白纸抄本及游戏轩石印;

七是‬‬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清素白纸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灯草和尚》与陈宝莲

1992年3月5日,《灯草和尚》被导演黎继明改编成电影《聊斋艳潭3:灯草和尚》上映,由陈宝莲、成奎安和何家驹主演。

此后,由于题材太过敏感,《灯草和尚》自此以后便再也未被获准改编和拍摄。

据说,这部影片虽然成就了陈宝莲,但当时陈宝莲刚刚17岁,尚未完全成年,就被陈母押到了风月片场上。

当时,17岁的陈宝莲参加“亚洲小姐”竞选失利,陈母便不顾陈宝莲意愿跑去代为签了这一年八部三级片的“卖身”条约。

第一部影片便是和成奎安何家驹合作的《聊斋三集之灯草和尚》,在这部影片中,年仅17岁的宝莲初次拍摄,便担任三级片的女主角。

据剧组工作人员回忆,在拍摄过程中,宝莲情绪激动,泪流满面,并且拒绝别人碰她。

鉴于陈宝莲当时的情绪状态不稳定,剧组决定与她进行沟通,共同商定了拍摄的具体镜头数量,并给予她一定的私人空间和时间,让她能够调整状态,以便继续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剧组已经尽力协调,陈宝莲仍然难以平复心情,一直在哭。

处女下海接拍第一部电影便三点尽露,演出又大胆豪放,陈宝莲因而声名大噪,从而一步步走向成熟。

《灯草和尚》中所渗透的文人对于控制女性性生活的焦虑,以及对时代困顿感和挫败感的揭示,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部分侧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时代,文人阶层面临着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的压力,他们对传统秩序的维护与对新思潮的接受之间存在矛盾。

小说中的种种情节,或许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外化,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