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付一夫
大前研一是日本极具影响力的学者和管理学大师,他著有多部描述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书籍,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这本《低欲望社会》。
在《低欲望社会》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副标题“丧失大志的时代”——这其实就已经点出了低欲望社会的主要特点。按照大前研一的描述,低欲望社会是指相比于父辈一代人,当代不少日本年轻人不再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缺乏斗志,而且普遍都缺乏工作生活热情,学习意愿不高,消费意愿低迷。其结果便是,无论日本物价如何降低,消费都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虽然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但30岁前购房人数依然逐年下降;年轻人对于买车几乎没有兴趣,奢侈品消费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简;老年人种花遛狗看电视,不去享受生活,积攒养老金以备不时之需;年轻人不爱生育,人口生育率屡创新低,等等。
说白了就是:我无欲无求,你能奈我何?这和当前的一个流行词“躺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日本为什么会陷入这种低欲望社会呢?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这主要与日本近些年经济不景气、人口老龄化与阶层固化严重等因素有关,而这些症结亦是对当代日本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溯历史,当前低欲望年轻人的上一辈日本人,也就是推动了日本经济腾飞的一代人,其实是非常努力敢拼的。有数据统计,彼时的日本人不少都是每天工作时长达到18个小时,他们坚信只要自己加油干,一定能够看到成效甚至改变命运。也就是在那个时代,诸如索尼、松下、佳能、尼康、爱普生、夏普、本田、丰田、铃木等日本大品牌,都如雨后春笋一般接连涌现,并在国际市场上都颇负盛名,这些也是那一代人辛勤拼搏的结果呈现。而像稻盛和夫之类的商业大佬,讲起自己拼搏的往事可能连说一个月都乐此不疲。
然而,随着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一切都变了。
比如,当前的很多日本年轻人,都是出生在日本泡沫经济的顶点或破灭之后,而他们从小到大的成长阶段,正好赶上了日本“失去的20年”,他们亲眼见证了日本经济的衰落,包括房产的不断贬值、居民投资失败的惨痛经历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下降,贫富差距的加大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一系列现象让日本年轻人对于未来普遍信心不足。
与此同时,这一代年轻人还先后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2011年的大地震及海啸,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又反过来加剧了日本经济的低迷与企业经营的压力,如此一来,企业用人不断缩减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灵活用工制度,如雇佣临时工、派遣工等等,对于年轻人来说,显然是无法像终身雇佣制那样享受到稳定的收入和福利,也少了很多职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继而加剧了阶层的固化,让底层民众越来越难以实现阶层的跃迁。
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当代日本年轻人才不愿意以严重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去独立购房,他们宁愿租房,宁愿保持单身不生娃,宁愿宅在家里一切从简,也不愿意大肆消费,并且也不再富有努力拼搏的激情和动力,不想去追求中流阶层的生活方式,也不关心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只是无欲无求地度过每一天,完全不愿意重复上一代人的人生经历,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佛系社会”,也就是所谓的“低欲望社会”。
低欲望社会给日本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至少涉及以下三方面:
其一,经济低迷和社会活力下降。低欲望社会的特征包括年轻人不愿意背负风险、丧失物欲和成功欲,导致消费和投资减少,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这种情况下,货币宽松政策和公共投资无法有效提升消费者信心,导致经济无法振兴。
其二,人口问题加剧。低欲望社会导致少子化和人口持续减少,同时面临人口超高龄化的问题。这加剧了社会的老龄化负担,影响了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用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话来说,已经到了“国难当头”的地步。
其三,精神贫乏和文化萎缩。在低欲望社会中,人们可能失去对精神追求和创造力的兴趣,导致精神贫乏。这种状态可能限制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造成文化和精神的贫乏,甚至还会对年轻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诚然,上述负面影响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发展向前,有必要给出方案来扭转这一局面。而在《低欲望社会》这本书中,大前研一针援引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性建议,包括都市再开发、闲置土地如何利用、移民政策改善、优化观光地配套建设、刺激“熟龄大人”消费、人才教育转型等等。不过从现实层面看,日本走出低欲望社会的困境似乎依然步履维艰,任重道远。
必须承认,《低欲望社会》是一本极具洞察力与警示性的书,它深刻揭示了日本社会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引发了广大读者们的深入反思。更有甚者,书中阐述的“低欲望”现象并非日本独有,其他不少国家和地区也都在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因此更值得我们玩味。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将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抽出时间来好好看看这本书,相信一定会受益良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