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峡山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峡山水源地保护为核心,积极创新构建“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水效益激活”河湖建设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加速“美丽河湖”向“效益河湖”迈进。目前,峡山水库成功入选2024年第一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河湖综合效益达20亿元以上。
创新水环境治理机制
持续放大生态效益
在人工治理的基础上,探索应用“自然修复+数智管控”水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实现对内外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创新生物治理模式,在传统保水护水工作的基础上,实施“鱼水互养”生物净水模式,通过投放滤食性鱼苗、开展精准性捕捞,打造“水体营养物-浮游生物-鱼类”的水域生态圈,投放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5.2亿多尾,充分发挥水体生物对水质的净化功能,全面激活水生态自净功能,水体营养物含量稳步降低至17.9%,峡山水库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
创新水岸共治模式,改变“就水治水”的传统思路,创新“水岸共治”生态治污模式,布设3.44万平方米生态浮岛、增植82.78万株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等水体内源污染物,同步构建沿湖生态安全隔离带,增设生态湿地,有效阻挡外源污染物进入水库,实现“内外共治”。
创新数智预警模式,对原有的峡山区智慧河湖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增添水库、生态等6部门涉水数据,整合卫星遥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配备自动识别、预警提醒、智能巡逻、实时监控等多元功能,全面提升水风险提前感知、水问题研判分析的治水综合能力,预警处理率达100%,涉水问题处置时效提升约20%。
探索水资源利用模式
全面激活经济效益
改变过去粗放式水资源利用方式,探索打造“环湖文旅+有机农业+资源变现”水经济发展机制,着力推动水资源优势转化为水经济效益。打造“一链式”环湖文旅带,以水生态带动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依托74公里的峡山水库环湖漫道,串联打造水岸郑玄文化园、华安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群等沿湖文旅片区,接续10处自然式水系景观推出10余条特色环湖观光路线,实现水域风景建设与文旅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构建“智慧式”有机农业群。峡山区联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成立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创新打造集“环境检测-水肥控制-智能巡逻”于一体的全程智慧管控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土壤病虫害实时监测等,在有效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同时,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品牌。
现已打造生姜繁育、生态养殖、有机蔬菜等8个智慧农业场景,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30%,绿色有机农产品年产量达到1000万公斤,年均收益超2亿元。
打通“金融式”水源变现路。探索水资源权益融资新机制,率先在全省探索开发水权贷、渔业贷等生态资源收益权质押贷款,通过测算评估年取水量、捕捞量的收益价值,获取用于水资源保护开发的实际资金,激活水资源的金融属性,实现“水资源”向“水资产”的转变,为水利工程建设、水域开发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提升水安全的保障能力
充分释放社会效益
通过中水二次利用、水库清淤造田、全域水系联通,逐一破解了供水安全、耕地扩增、农田灌溉等难题,增强了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
“中水回用”优化供水能力。针对上游污水处理厂中水直接排入水库导致的水体污染、水质下降等问题,探索创新中水回用方式,建设峡山水库战略水源地水质提升保护工程,通过“敷设管网集中收集-沉淀静置生态净化-运输调送城区县域”,在保障水源地供水安全的同时,实现中水资源在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据悉,该工程调水线路总长135千米,年调水能力达2.37亿立方米,供水范围涵盖5个县市区16个镇街,直接受益工厂企业超过600家。
“清淤造田”扩充耕地面积。聚焦水库淤泥沉积及耕地面积不足等多重难题,合并探索“生态清淤+造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绞吸式挖泥清淤、真空预压脱水,将固化后的淤泥用于库区周边造地抬田,有效提升可用耕地数量及质量。现已完成清淤量203.8万立方米,新增高标准耕地面积1.5万亩,改造提升低效耕地4.9万亩,预计新增粮食产量120万公斤。
“水系联通”助推乡村振兴。针对河、渠、沟、坑塘不联通导致的地表水调配不畅、农田灌溉不及时等问题,探索实施全域水系连通工程,通过铺设管道、河道清障、清淤疏浚等措施,将甘棠河、鱼池河等13处自然水系进行彼此相连、相互贯通,构建起“引得进、排得出、蓄得住、可调控”的地表水网体系,有效满足4个街道275个村庄的农田灌溉及排水需求。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