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 韩金序 实习记者 张瀚允)“这只眼睛真的没救了?”在确诊黄斑病变之前,沈晨(化名)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面临失明的困境。但由于就医不及时,一只眼睛视力受损严重,光明正在飞速地从他眼里流逝。
在眼科诊室内,这样的遗憾不在少数。视力模糊、视野变形、有漂浮感……不少人将其视为视力下降的正常表现,然而情况却并非这么简单。这些症状如果不加以重视,患者很可能会面临永久性失明的风险。这类疾病有一个统称——眼底病。
眼前是黑色流动的线,眼底病不仅是一种病。
“眼前是黑色流动的线,像瀑布一样。”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内,这是陈有信听眼底病患者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听到这里,他总会习惯性地问上一句:是不是有糖尿病?不少人点头,也有人面露迷茫。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秘书陈有信告诉记者,“我们的眼球就像照相机,这个前面有角膜,像一个窗户,晶体就像照相机的镜头,而我们眼底就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版。”
眼底病,其实是一类影响眼内后部结构的疾病总称,这些结构主要包括视网膜、视盘和脉络膜等。这种疾病病因复杂,常见类型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陈有信介绍。
年过五旬的张建国(化名)找到陈有信的时候,症状已经相当严重。“像有数不清的‘苍蝇’在眼前飞来飞去,关键是,眼睛还疼得厉害,经常感觉一片黑影……”找到陈有信的时候,张建国的眼底已出现大面积血块,病因则是糖尿病引起的黄斑水肿及视网膜病变。
“还来得及,只要配合治疗,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我保证你能看见。”陈有信的一句话,将张建国从绝望的边缘拉了回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建国随后接受了两次手术。从拆线的那一刻起,眼睛不疼了,眼前的黑影消失了,一切似乎都在慢慢好起来。
“现在只需要三个月去复查一次就行,平时按医生的叮嘱控制血糖,一顿最多只吃八个饺子,面食升糖快,多一个也不吃!”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秘书陈有信(右)在进行远程治疗。受访者供图
眼底出血会结疤,治疗窗口期不超过半年
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及时来就诊。来到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许迅门诊时,沈晨(化名)的视力已经所剩无几。高度近视加上黄斑出血,再加上超负荷的工作,让他的视力越来越差。经过治疗,一只眼睛保住了,而另外一只眼睛却再也没能恢复。
“另外一只眼睛,您能再试试吗?”沈晨试探着问道。然而一番检查过后,许迅无奈地摇了摇头。“来不及了,已经结疤了。”他解释说,黄斑出血如果不马上治疗,眼底的出血点就会形成疤痕,这个地方动不了,久而久之功能就丧失了。
每当这个时候,许迅也总会忍不住地问上一句:“为什么不早点来治?”他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最多的是说,“没想过会这么严重,以为只是用眼过度。”
许迅介绍,眼底病的一大特点就是发病隐匿且进展迅速,治疗窗口期通常不超过半年。“许多眼底疾病在初期可能并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如视野中的小黑点、轻微的视觉扭曲或对比敏感度下降,这些常常被患者忽视。而一旦病情恶化,往往意味着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错过最佳时机,视力恢复将变得极为困难。相比白内障,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难度更高,患者可能突然失明。
更令人遗憾的是,公众普遍认知不足、高危人群筛查不足,也致使国内眼底病患者的实际诊疗率偏低。
许迅介绍,我国的眼病疾病谱已发生变化。2014年,我国提前消灭曾是国民首要致盲性眼病的致盲性沙眼;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部分医疗机构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当下,代谢性疾病带来的眼部问题越来越严重,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的眼底并发症、高血压的眼底并发症等。
“相较于沙眼、白内障和青光眼,公众对眼底疾病的知晓率不足20%。”许迅无奈地说,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有相当数量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不知道这些慢性疾病的病变,都可能会在眼部有所体现。
据原国家卫计委2017年发布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我国50%以上糖尿病患者未被告知应定期检查眼底;67%的糖尿病患者从未进行眼科筛查;近70%的糖尿病患者未接受规范的眼科治疗;约90%具有治疗指征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未被治疗。
此外,高度近视患者也是眼底病高危人群。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变长,将导致眼球结构变形、视网膜变薄、视网膜供血不足等问题,进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视网膜脱离、劈裂、黄斑裂孔等,这些都属于不可逆的致盲性眼底病。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许迅(左)为患者诊疗。受访者供图
眼底照相是筛查确诊的主要手段
很多眼底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已经发展为晚期了。因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治眼底病的关键。其中,眼底照相可以直接观察到眼底情况,是筛查确诊的主要手段之一。
许迅提到,很多患者一只眼睛“坏掉了”,另一只还是“好的”,患者没能发现,筛查时也可能忽略眼底病。眼底病无法用普通检测方法进行筛查,须借助如眼底照相机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设备,利用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技术等才能进行诊断。
目前国内的眼科诊断技术OCT已逐渐普及,用药物抑制血管内皮生长的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也已经纳入医保。不过这些诊断治疗仍然面临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困境。
全国的眼科医生一大半都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眼科疾病不分地域,患者也同样出现在中西部、乡村贫困地区。
很多县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眼科医生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患病初期无法被准确诊断,治疗窗口期就很容易被耽误,等三四年后找到正确的病因和治疗方式的时候,基本上为时已晚。”
许迅呼吁:“有条件的医院和有意愿的医生可以开展义诊周活动,为公众提供一些免费或低成本的先进设备(如人工智能OCT)筛查眼部疾病的机会,帮助公众提升对眼部疾病的认知,实现早筛、早诊、早治。”
患者也可初步自我诊断。“用手挡住一只眼,用另一只眼去看房间里的地砖交界线、衣柜边角线是不是直的,” 陈有信介绍,站在固定位置去看生活物品中的直线,一定程度上可以在早期主动发现可能出现的老年性黄斑变性。
陈有信提醒,当眼前突然出现飞蚊或闪光感、视物模糊或变形、视野缺损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正规的眼科医院就诊,进行眼底相关疾病的排查。50 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在未有明显视力变化时建议1~2年做一次眼健康的检查,防患于未然。高度近视人群眼底检查也应常规化,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高危人群日常应注意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高强度、持续用眼,也要避免眼外伤的发生,更不能进行像跳水、蹦极这样剧烈爆发性的运动。
如今,沈晨每次定期来复查,都会问上一句:“有新的治疗方法了吗?我的坏眼能救活吗?”尽管在医学上治愈的概率已经相当渺茫,但身为科技工作者的沈晨却仍然对未来充满期待。
在他看来,很多判断是基于现有认知,随着新的诊疗方法的出现,绝境中未必没有一线生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