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教师节当天,记者驱车沿着通往梅港乡蜿蜒的乡道,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终于从县城抵达梅港乡中心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来温习一下《观潮》这篇课文,同学们请说下描写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语句……”“报告,我先说……”刚进教室,只见付白娥正在给孩子们上复习课文《观潮》。课堂上,同学们听得认真,回答积极。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付白娥陪着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21个春夏秋冬。2004年,付白娥从九龙镇中心小学被调往这里工作。当年19岁的付白娥不曾想到,她的选择,对于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幸运。正是她的坚持与执着,让这些孩子从此有了更多的幸福。此后20年,付白娥如一抹暖阳,照进山区留守孩子的心房,用尽全力温暖他们。“我没干过惊天动地的事业,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真心的热爱工作、喜欢孩子。”付白娥用自己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为学生们撑起一片天,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被学生亲切称为“付妈妈”。“乡村教育大有可为,我觉得自己还是充满了干劲。”付白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付白娥入职以来,与丈夫一直两地分居,总是聚少离多。“我一边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边教导着别人的孩子。”她说,为了不让家人失望、不让学生掉队,她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经常起早摸黑,把家事放在周末去办,尽量不让家庭琐事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影响到学校的工作。在乡村任教,付白娥接触最多的就是留守孩子,感触最深的也是留守孩子,同时,带给她讲台幸福感最多的还是这些留守孩子。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多年来,付白娥坚持用一颗真心温暖学生,她说:“我觉得乡村留守孩子更需要被关注。他们目前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我身为老师,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引领他们做好职业导向,促进他们个性化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学校有些孩子性格往往有点孤僻,情绪容易冲动,认知有偏差,没有安全感,内心常感到迷茫。”付白娥告诉记者,通过她的努力和教育,她与这些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让我感到很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班上有个孩子,其父亲在一次交通事故后不幸离世,母亲也改嫁了。因为家庭的变故,这个孩子变得易怒,爱撒谎,经常和同学闹矛盾,也经常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年迈的爷爷奶奶也有心无力。”看到孩子这种状况后,付白娥心里很着急,十分担心孩子的未来。于是,付白娥通过这名孩子填写的家庭信息主动找到他家,与他家人进行沟通,一起商量如何化解这一难题。经过一番交流,付白娥决定先默默地守护这名孩子。买牛奶、买学习用品、谈心……她每天都会定点守候着孩子,默默地在他背后支持他,同时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辅导功课。这名孩子也在付白娥的感化下慢慢打开心扉,和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学会了与同学沟通,情绪有了好转,与人懂得和睦相处。”在付白娥的关心和帮助下,他不仅变得诚实守信,成绩还提高了很多。“他现在已经是个大学生了!”说到这,付白娥不禁会心地笑了起来,“教育,就是以一颗真心,换另一颗真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有不测风云。一次例行体检,付白娥被确诊为慢性肾炎,这也打破了她平淡而宁静的生活。于是,她每天与药同伴,吃着不能放盐的菜,乏味无比。“当时,学校考虑到毕业班的教学任务重,圧力大,担心我身体吃不消,想让我换个年级任教。可我内心实在舍不得孩子们,就婉言谢绝了领导的关心。”付白娥说,这就像我养育了6年的孩子一样,舍不得他们,很想看着他们毕业。直到学期结束,顺利地欢送走了她的学生,她才短暂地疗养身体。春秋寒暑,岁月几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付白娥坚守职业道德,关心学生,关爱学生。付白娥说:“我会坚守在我的岗位,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不断传递学生知识,不断给予学生关怀,培养他们成人成才,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全媒体记者 韩海建)

来源:余干之窗,掌上黄金埠整理编辑, 排版:小夏 审核:小周 法律顾问:中赣法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