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图图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图图今年上六年级了,越到高年级,我发现身边离开北京的孩子越多。
其实,在三四年级时,就有孩子陆陆续续转学、离开,只不过越到高年级,离京的孩子越多。
离开北京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北京户口,不得不为孩子上学早做打算。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北京的常住外来人口82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8%。
非京籍人口约占据了北京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数量相当庞大,而非京籍家庭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会选择先在北京上小学。
曾经看过一个数据,2022年北京朝阳区小学非京籍比例是41.61%,这个比例可以说很大了。
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最迟到初中,这些孩子就必须考虑该何去何从。
我也经常在后台收到私信或者留言,有不少家长问我,非京籍家庭该怎么规划孩子未来的学业?
图源网络
我非常理解这些家长的迷茫,所以,今天也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选择
我曾经和一些非京籍家长聊过他们的选择,聊过以后发现,这些家长最终选择的道路,大概有那么几种。
1、在北京读国际学校,高中后送出国,但这条道路的花费颇高;
3、去天津落户、买房,孩子去天津读书,爸爸妈妈京津两头跑;
4、去河北,北三县,京冀两头跑;
5、夫妻双方户口不在一起的,选择在学习较卷的省份上学,然后迁到分数较低的省份去考;
6.、家长去拿香港身份,以后走出国路线,或者以更小竞争压力报考国内的大学。
而不同家庭,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不同选择。
▍1、有的家庭,选择去了天津
有个朋友分享说,自己这些年社保一直没断过,也买了学区房,一直在等北京的积分落户。
可孩子读到四年级时,他们的积分落户还差12分。
那时候她算了一下,靠这个加分速度,大概率得等到孩子读高中才能拿到户口,风险太大了,要是中间出了什么差池,孩子就得回原籍高考了,到那时候就太仓促了。
为了孩子读书,也为了一家人能在周末团聚,家里人想过去北京周边的民办学校,这类学校在廊坊、燕郊都有不少,学费也在可承受范围,未来孩子可以走国际,也可以走高考。
但她走访过这些学校后还是放弃了,一家人最后还是决定给孩子转学到天津,走公立教育这条路。
那段时间她做了很多功课,得知天津的很多学校在六年级不接受转校申请,为了孩子能跟本地孩子一起摇号上初中,她和家里人商量,在孩子四年级的时候转到了天津。
后来孩子顺利摇上了天津实验中学,虽然以后的路怎么走还不知道,但至少目前看,这个决定算是做对了。
▍2、也有一部分回了原籍
身边还有家长,自己本身工作很好,夫妻俩人也是早早就来北京了。
虽说有工作居住证,但孩子今年已经初二了,学习成绩一般,万一考不上高中,北京的私立都太贵了,只能去河北等地找私立高中上。
她也想过让孩子选中职,家里人为了这件事吵疯了,夫妻俩差点因此离婚,觉得孩子还这么小,没必要早早就定性。
没办法只好先让孩子转回原籍,让家里老人照顾,俩人继续在北京赚钱,看看有没有希望给孩子拼个户口。
家长虽然着急,但这也是当下唯一能给孩子选择的路。
之前就看见有家长发帖说,从五年级开始,女儿班里的学生陆陆续续转回原籍了。
有的回了山东,还有的去了衡水。这种情况在北京各大公立小学,还都挺普遍的。
▍3、还有一部分,走了国际路线
还有一部分家里经济条件好的,会选择让孩子走国际路线。
前两天还看到有个妈妈分享,说打算把孩子送出国了。
在这之前,她原本打算让孩子读完初中再想办法,但孩子的成绩一直不温不火,非要鸡娃的话,她也担心鸡飞蛋打。
没办法,只能先考虑北京的民办私立学校,寻求出国这条路。
她说这条路的花费不菲,孩子现在没别的选择,再贵也得咬咬牙先付了。
其实看家长们的选择,没有对错,大都是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自己的工作情况、家里的经济情况决定的。
结果也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回去以后各种不适应,听不懂老师讲课。
原本在班里排名前几,回去以后排名倒数,还签了自愿放弃中考的协议,最后没办法,只能读了职高。
但也有比较成功的。之前有报道说,今年高考成绩公布,河北历史类高考状元就是个在北京读到高中,因为户籍问题不得不回河北参加高考的孩子,最后考了694分,收到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抛来的橄榄枝。
做家长的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但咱们也得接受,凤毛麟角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孩子都只是普通孩子。
除了孩子的努力以外,家长要做的, 就是规划好孩子在哪读书、去哪高考这条路。
无论做哪种选择,
父母都要尽早开始规划
看了这些远的、近的例子,又看了各种选择带来的或好或不太好的结果,我觉得,非京籍父母在给孩子做选择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下面这两点。
1、要趁早
给孩子办转学,家长最担心的就是能不能适应的问题。
在这里我建议家长们可以提前做规划,比如选择一个地方前,可以打听下当地的教材和孩子现在用的教材是否一样,如果区别太大,要不要让孩子留级一年?
据说现在去天津也没那么容易了,从21年起,天津市教委宣布“三年户籍+三年学籍”的新政策,也就是说,2025年正式执行后,孩子最晚要在高中之前就要完成落户。
而且有的重点小学不接受转学的孩子,每个区、每个学校的规定都不太一样,这些都是咱们做家长的要提前考虑的。
还有一些想拿香港身份的家长,更要打出提前量,特别是想拿永居身份+回乡证的,大概在孩子四年级以前就要做好规划。
总之,每种选择,都有对应的时间窗口,早点做规划,就能有更充分的时间做准备。
2、要综合考虑家里的财力、人力、物力
还有一点是,家长在做规划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自己家里的情况。
如果让孩子走国际路线,得提前想一想是否能承担得起大额的支出,能不能支撑孩子把这条路走完。
如果走国内路线的话,就得考虑好让孩子去哪里最合适?谁去陪孩子?
其实也不一定说非要回原籍,现在除了一些一线城市,很多地方落户都没那么难。
我的建议是,可以选择一个高考竞争不那么强的省份,我身边就有不少家长带孩子回东北、内蒙这些地方高考的。
当然,也有的家长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综合各种因素,只能让孩子回到相对比较卷的地方高考。
那也别觉得对不起孩子,也别觉得“卷”就不好,没准孩子换个环境就开窍了,学的比在北京的时候还要好。
卷虽然意味着相对难度大,但在比较卷的环境里培养长大的孩子,竞争能力、抗挫能力、学习能力确实更强。
很多教育强省的孩子,可能本科考得一般,但却在研究生考试中胜出,因为学习能力一直很强。
我从小就是在江苏长大的,小时候家长从来没告诉我江苏卷,我就觉得生在哪就在哪读书,在哪读书就在哪高考。
人生给咱们哪张牌,咱们就好好打好那张牌,可以提前规划,但不用过于焦虑。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也特别希望每个孩子,不管去哪里读书,都能有一个还不错的未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