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通过拍一部电影过嘴瘾是容易的,而且往往能很急功近利地讨点好,但是事情过去之后,既不起作用又不能使观众真正进行思考。”姜文如是说。中国的禁片很大部分都是传世的经典,《鬼子来了》也不例外,本片在获得戛纳评委会大奖后被国内禁演,而姜文也因此被暂停导演工作数余年。
“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这是所谓《鬼子来了》被禁的理由。浅显来看,被禁理由无非是没有突出中国人的美好品质,可这又有何妨,所谓反思文学,反思作品不是正应该如此吗?而在你看过电影后会感受到,被禁实在令人不解,使得许多中国人没有看到这部我认为的中国最好的电影。不过也并非坏事,被禁才会感受到它的价值吧。
我想借用姜文自述的题目作为这篇文章的各个节点。
一、这部电影是他的“前世”
姜文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想拍《鬼子来了》,其实是想对自己三十五年来的生活做一个总结,对恐惧、对爱、对死亡的感受。是什么引起恐惧?为了摆脱这个恐惧,是远离死亡,还是接近死亡?这些都是姜文三十五年来脑子里和心里的感受。我想把它表达出来,正好有这么一个故事,往里面一装,合适。
想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故事并不容易,《鬼子来了》里的这些人,翻译官、鬼子兵、小队长、马大三、村长,他们都不是在他们原有的位置上,都在超乎自己能力之外的位置,又必须对自己的命运做出决定。谁能说马大三碰到的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中国人几辈子都喜欢一个错误,为了自己想要的一个结果,明知道它存在的理由不充分不合理,就先找个借口说服自己,然后以为别人也能接受这个理由。马大三就是这样,他以为他养了日本人半年,人家肯定会给他粮食,会感谢他。可别人不是这么想的,别以为别人都会顺着你的思路走。
姜文将拍戏的过程作为自己寻找“前世”的过程,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与那个时代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们谁又不是呢。那些年我们所遭遇的欺辱还历历在目,《鬼子来了》为我们所有人提供了一种思考的角度,那是人性的角度,我们都必须正视那段历史,不止从日本,也从自己出发,《鬼子来了》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前世,为我们的今生提供宝贵的经验。
二、拍片对他就像心理治疗
姜文夫人说,“你看,拍《鬼子来了》对你的摧残挺大的,能不能拍点放松的。”其实,姜文每拍一部电影都是为了让他自己放松。像鲁迅说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贝托鲁奇如是说》里也讲,拍什么东西是为了忘却它。《生存》这样的原著和《寻枪记》等,让我知道了原来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文学艺术高手在民间,用这样巧妙的方式来给我们讲一个受益终生的道理,这也正是“艺术”二字的精髓所在。这样看来,我们应该明白了为什么戛纳会把评委会大奖颁给它。我之所以对艺术感兴趣,原因就是艺术是我们老百姓用来关心“人”本身的,我之所以对电影感兴趣,原因就是它是最全面的一种综合表达方式的艺术。
只要你能够专注于表象之下的“人”和“道理”,也就能轻易地看出那些逼到门口的“鬼”们都是虚无的。到那时候,是不是可以幸免于难呢?拍片时的姜文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理治疗,而我们观影的人更是在经历一场精神的洗礼,《鬼子来了》其实更像是一部无情的自揭脸面的伤疤行为,这个疤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触及,或是都假当是完肤的地界,而姜文逾越过界了,他用愤怒来抗争无形的管制力量,,以生命来警示愚昧,纵便头颅落地,鲜血四溅,也要畅快的杀个痛快.也要让这悲境产生极其震撼的心理能量.。而我们也只能跟随他的脚步去体会这一种震撼。
三、色彩本身就是内容
在技术和手法上,姜文继续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才华。选择用黑白胶片拍摄,不同人群风格的准确把握和表现,不可损益的无比精彩的对白,精炼的剪接,镜头运用,尤其是结尾部分选用手扛拍摄,马大三死后的那全片唯一的一抹色彩。红色,可以理解为红色的血或红色的旗帜,姜文在这上面花费很多时间,当我他们看了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场面,再跟纯正的黑白做比较,那种红色显得很淡,缺乏凝重感,甚至有些俗气。
姜文说:“这部电影不仅是再现日本军队当年的暴行,更是出于一种警世的责任.我想通过这部影片告诉日本观众:你们要真正面对这段历史,别想再否认.我也想以此告诫中国观众:面对恶人,我们不能无端地报以善良.面对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实,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姜文真正在做的,不是还原历史,歌功颂德,而是诉写了一曲令人不敢直视的悲歌现实,他站在角落用阴冷淡漠却又热血高亢的镜头,一方面让日本人血腥暴行告诉我们一种我们无法忘却的真实历史,另一方面,又在嘲笑现实生活中一些某些理性到愚昧的人们,让我们深入思考,究竟应该怎么样正确的对待那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过去,还有,应该冷静地认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邻居。在今天中日关系又有剑拔弩张之势时,《鬼子来了》无疑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观看去体会。
姜文说:“我描绘了人类的误解与爱恨,恐怖与死亡。”也许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