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整体落后世界25年。”
日本三菱重工技术顾问,曾经如此评价我国造船业。
韩国一个面积10.32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在造船行业可以赶超美日,排在世界前列。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韩国的90多倍,和他们竟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在今年上半年,韩国接到了170艘的新船订单。
我国上半年的订单量有多少呢?
中韩造船业发展
“我感觉把一个被窃空的家甩给了我。”
韩国第三任总统朴正熙上任后,如此形容韩国的经济情况。
他认为想要发展经济,就要先发展工业,就像最初日本的崛起一样。
为此,韩国政府为了凑钱发展,不仅将国内年轻人卖到战场当雇佣兵。
朴正熙更是主张对日本求和,并称呼日本为韩国的“兄长”。
这一次,日本给了他们大量的贷款,并且帮助建造了蔚山造船厂。
到这里,韩国的造船业正式开始起步。
中国的造船业可以追溯到了两千多年前的秦朝,然而不论是多么宏伟的大船,多是采用木质结构。
在坊间还有一则关于慈禧和铁船的故事,就是她不相信铁还能用来造船,甚至用铁钉做出实验,证明铁无法浮在水面上。
尽管这个故事没有得到证实,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我国在现代造船业的发展起步较晚。
一直到建国之后,我们才在日本遗留的造船厂上进行了升级改造,开启了一条自研发展的造船之路。
韩国造船
韩国借助日本和欧美的贷款和投资,大力发展国内的造船业。
造船最初的时期,因为没有太多的竞争力,韩国选择了更加低廉的价格,想要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直到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的出现,他一眼看中了韩国造船业的发展空间和价格。
从此得到了船王“品牌效应”的韩国造船,一发不可收拾。
一脚踢开了日本这个曾经的造船“兄长”,自己当上了世界第一。
同时,韩国政府给出了各种优惠政策,让他们的造船业可以一直维持着“薄利多销”的道路。
即便是在八十年代的石油危机时,日本萎缩不少,还是看不上修船业务。
韩国为了赚钱,承接了很多修船业务,不仅维持船业的稳定,还得到了再一次发展的机会。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韩国造船业已经全面超越了日本,荣登世界第一的位置。
然而,在2024年上半年,他们的新船订单业务就只剩下170艘了。
这还是自从疫情之后,世界航运得到恢复了,韩国的船业也得到了多次增长后的结果。
一切都因为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韩国船业陷入了萎靡之中。
此时,东方的巨龙正在启程腾飞……
中国造船
我国的现代造船业,最初只能通过战争遗留下来的造船厂进行改造。
然而这些遭遇过战乱摧残的工厂,早已经没有最初的功能,几乎只能做修船这一项业务。
早期,苏联也曾给予我们帮助,这让我们获取了一些军用船的自研能力。
只做军舰自然不够庞大的造船业发展,从1979年后,我国的造船业终于开始“下海”,真正开始走向世界。
在“世界船王”包玉刚下了第一单之后,我国终于打开了世界船业的大门。
但是他的订单要求十分苛刻,限时18个月,超时多一天就要罚款4500美元,如果超期三月,订单直接取消。
大连造船厂接到这个订单之后,潜心研究,最后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然而,三菱重工的技术顾问的评价却是:“这里的整体技术,落后世界25年。”
此后,国内的造船厂几乎每一家都要对标一个日本造船厂,从基础开始学习全新的造船技术。
如此来看,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和韩国有异曲同工之处,都从日本的造船业学习到了很多技术。
90年代时,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三大造船国家,仅次于日韩。
进入千禧年,国际造船业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之中。
日本遭遇国内劳动力价格飞涨的冲击,造船业务一再萎缩,而韩国转向了高端市场,大片的“中低端”领域空出。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造船也进入了爆发期。
从2002年开始,我国与韩国开启了为期10年的较量。
2010年,我国以占据国际市场48.9%订单量的份额,成功登顶世界造船业榜首,开启了霸榜的局面。
截止到2024年,我们已经蝉联榜首14年。
在今年上半年,已获取新船订单量也达到了705艘,而韩国以170艘排行第二。
曾经的世界造船龙头日本,只有42艘。
有的人会问,705艘会不会都是中低端船?
这真的是大错特错,我国对高技术的船舶制造从未停止过……
中国的工业明珠
自从2008年之后,韩国造船业就开始主攻高技术船舶,也是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简称LNG)。
因为要运输零下163度的液化天然气,使得这种船舶的建造十分困难。
LNG船和航母、大型邮轮被称呼为工业的三颗明珠。
在2008年之前,这项造船技术几乎被韩国垄断,一直到我国第一艘自制LNG船横空出世,容量达到了14.7万立方米。
我国也称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集齐了工业三颗明珠的国家。
从此,打破了韩国的在高端船型的垄断,再次为我国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打下基础。
2023年,沪东中华造船设计容积达27.1万立方米的LNG,再次打破了我国创造的记录。
这艘巨无霸长344米,宽536米,比之前世界最大轮船“泰坦尼克号”还要长100多米,宽是它的两倍。
而这一年,我国的海船制造也已经点亮了所有“图鉴”,全球18种主要船型,全都可以自主研发制造。
其中的14种,我国的接单量都位列世界第一。
但是想要始终保持世界前列的位置,创新与改革也不能停,相信未来,我国造船业会有更多突破!
信息来源:中国远洋海运e刊——全球前30强造船集团最新排名
海峡时报——慈禧太后与铁甲舰
国际金融报——韩国造船业如何梦圆汉江
出行一客——中国造船四十年:从世界边缘到中心
上观新闻——舱容27.1万立方米中国LNG船打破世界纪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