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喝牛奶前提,奶牛不能死。
今天局长看了经济观察报的一篇文章《断供房贷被冷处理》,非常有意思,非常具有划时代性质,大概意思是:
现在断供多了起来,银行也害怕了,对借贷人的态度也改变了。
银行会根据借贷人面临的困难、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进行分类。业主的房贷首次逾期后,负责发放贷款的支行会第一时间联系业主,了解断供的原因及业主面临的困难。
怎么帮?三个方法:
1、暂停还贷,2、仅付利息,3、主动帮业主找工作。
局长看到有网友爆料,他断供五个月,银行给他找了个饭店的服务员工作,一个月3600,房贷2100.
银行意思很明确了:经济不好,晚点还钱也行。这段时间每月还点意思一下,我不给你上征信,千万别摆烂断供了,大家都是好朋友。
断供者都成大爷了,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局长还记得3年前有一则燕郊王先生断供的故事,把全国业主们都吓成了孙子。
王先生2017年以430万的总价买了一套房子,首付130万,贷款300万,30年期限每个月还1万7。没想到2年不到,房价缩水到200万,再供下去就没意思了,于是他就选择了断供。
本以为银行把这套房收走拿去抵债就算球了,可没想到的是,银行把他给起诉了,法院判决他必须付清后面的贷款200万不说,还要另外交付12万的律师费和诉讼费等等吧。
乱七八糟加起来又变了400万,还有被列为失信人员风险。
虽然大家都在骂银行太损了,但再不敢轻易断供,因为被列为失信人员的成本太过昂贵。
3年后,银行一改之前态度,房贷断供者多年孙子终于熬成大爷。
这是因为银行心善吗?是,也不是。
本质是形势发生了转变。
对银行来说,
以前房子还能作为增值资产,现在就是烫手的山芋,一天比一天贬值不说,银行收回去也很难找到人来接盘,最后只会烂在手里。
而房贷是长期的,刚性的。银行目前最大利益是是哄着业主继续还钱,慢慢还,没工作都给你找工作去还。
对业主来说,
曾经房贷是老百姓能借到的成本最低的钱,现在提前还贷是业主收益最高的理财。
所以,有钱的提前还贷,没钱的只能断供。
银行目前只能拉拢不想断供的群体,让他们暂停还贷,付点利息就好,没工作的主动帮业主找工作。
说不定往后还有更大优惠,这也说明这部分想断供的业主熬出了统战价值。
所谓的统战价值,就是这样一个基本公式:
统战预期收益 = 你作为朋友带来的预期收益 - 使你成为朋友的预期成本。
我们都说老实人混的不好,是因为没有统战价值。
很多老百姓也不傻,他们知道统战价值是通过不断博弈打出来的,放弃了博弈,就是放弃了一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