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王孝杰,大家都会想起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面的王孝杰将军,他性格暴躁、粗鲁,桀骜不驯,但忠心耿耿,与狄仁杰有数次交集。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王孝杰战功卓著,他的事迹远比电视剧里要精彩得多。
在王孝杰成为名将的道路上,还有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最开始,王孝杰年轻的时候,军事能力并不强,但好在他作战勇猛,在军中立下不少战功,因此被唐高宗提拔。
677年,西突厥人勾结吐蕃,双方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大唐,吐蕃人先后对大唐边境发起数次大规模入侵。
这件事就是我之前关于大唐名将“裴行俭”的那篇文章中提到过,唐朝派薛仁贵征讨,没想到薛仁贵战败于大非川。
唐高宗于是又任命李敬玄率军征讨,但李敬玄做文官还行,军事方面很差,没有将帅之才。
他在作战时,派大将刘审礼作为先锋前进,自己却逗留不前,导致刘审礼孤军深入,遭到吐蕃大军致命性打击。
这一战,唐军大败而回,刘审礼被俘虏后,因伤重不治身亡。
王孝杰的故事就是从这一战讲起,因为王孝杰就是作为副将跟随刘审礼随军出征的,刘审礼全军覆没后,王孝杰也一起被吐蕃人俘虏。
作为战俘,王孝杰很快被绑起来送到吐蕃赞普(国王)那里献俘。
此时在位的是吐蕃国第35任赞普赤都松赞,这一年他才9岁,还是个孩子,所以吐蕃的朝政大事都由吐蕃名将论钦陵负责。
可万万没想到,当赤都松赞见到王孝杰的那一刻,当场就哇哇大哭起来。
周围的人,无论是吐蕃人还是王孝杰本人都一脸懵逼,他惊讶得瞪大眼睛用惊讶的表情望着吐蕃赞普。
接着这位吐蕃赞普用哽咽的语气跟周围的吐蕃人说了一段自己听不懂的话,然后这些吐蕃士兵竟然就给他松绑了,还表示要放他走。
王孝杰听完,简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番操作让他更加懵逼了。
就这样,王孝杰怀着十分不解的心情离开了吐蕃国境,一路上他都在想,难道是自己长得太丑,吓哭了吐蕃赞普?
可要是因为长得太吓人,也应该被拉出去砍了才对,吐蕃人为什么又把自己放了呢?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王孝杰回到唐朝境内以后,在多方打听之后,才明白了一切。
原来,吐蕃赞普见到他时,由于王孝杰的面容长得实在是太像刚刚过世的父亲芒松芒赞赞普了。
那个9岁的新赞普见到王孝杰后,顿时就想起了自己刚刚过世的老赞普父亲,触景伤情,所以当场就哭了出来。
鉴于王孝杰的长相实在太酷似吐蕃的老赞普,所以这位年仅9岁的赞普决定放他一条生路。
就这样,王孝杰运气爆棚,得以逃出生天。
也正是这一战激发了王孝杰的斗志!
作为一员大将,战败被俘是一件十分耻辱的事情,王孝杰被放回来后,深感耻辱,于是开始长期研习兵法。
在这期间,王孝杰变得十分低调,每天除了研读兵法,就是出去打吐蕃人练练手。
一直蛰伏了14年后,王孝杰终于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用兵的机会。
692年,原本归附吐蕃的党项部落一万余人叛变吐蕃,请求归附唐朝,武则天下令设置十州安置。
三个月后,吐蕃酋长葛苏率领所属的并贵川部落请求归附唐朝,武则天派兵接应,但葛苏行事不密,被吐蕃人擒获。
唐军虽然没有接应到葛苏,但接应到另外一个归附的羌族部落八千余人。
吐蕃内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连续发生多起叛逃事件,这说明吐蕃内部肯定出问题了。
当时唐朝在西域的安西四镇在武则天时代被吐蕃人攻占,安西副都护唐休璟只得聚拢残兵退守西州,不久后被任命为西州都督。
吐蕃发生叛逃事件后,唐休璟立马察觉到吐蕃人内部可能出问题了,现在正是趁机收复安西四镇的大好机会。
所以,唐休璟上书武则天,请求派兵收复安西四镇。
对武则天来说,安西四镇是在自己手里丢掉的,如果不打回来,将来怕是不好交代,于是批准了唐休璟的建议。
但是,军队都是现成的,谁来带兵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因为武则天时代,在高压统治下,将才凋零,严重缺乏军事统帅。
思来想去,武则天突然想到了王孝杰,他常年在边境上和吐蕃人周旋,对吐蕃内部比较了解,作战也勇猛,出于女人的直觉,武则天决定启用王孝杰。
不久之后,王孝杰收到了来自武则天的圣旨,他被任命为武威道行军总管,负责统率大军收复安西四镇。
而如今的王孝杰,早已非昔日可比!
十几年的兵法研习,加上与吐蕃人十余年的作战积累,他早已从一个勇猛的战将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之才。
所以,当王孝杰带着大军进入西域后,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先后被王孝杰攻克,再度纳入大唐版图。
王孝杰班师回朝时,将安西都护府治所从碎叶城迁到龟兹,并留下两万多军队驻守当地。
消息传来,武则天龙颜大悦,亲自接见了王孝杰,将其封为左卫大将军。
武则天对王孝杰的褒奖,用史书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贞观中,西境在四镇,其后不善守,弃之吐蕃。今故土尽复,孝杰功也。——《新唐书.王孝杰传》。
然而此战仅仅过去两年,也就是693年,吐蕃人联合突厥再次举兵犯境。
鉴于上一次的战绩,武则天再次想起了王孝杰,任命他为武威道大总管,率军讨伐吐蕃与突厥联军。
王孝杰此次将面临的对手是吐蕃名将勃论赞刃,此人常年出没于吐蕃和唐朝的边境地带,与中原军队作战的经验十分丰富。
虽然是名将,但跟王孝杰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
王孝杰带着大军杀奔吐蕃而来时,双方在冷泉、大领谷展开激战,王孝杰一举击溃吐蕃与突厥联军6万余人,第二年(694年)又在青海湖一带大破吐蕃与突厥联军。
打了败仗的勃论赞刃逃回吐蕃后,被吐蕃的赞普赤都松赞下令处死。
这个勃论赞刃是吐蕃名将论钦陵的弟弟,赤都松赞处死勃论赞刃后,顺便派人带话给论钦陵,让他想办法雪耻。
论钦陵听完估计气得七窍生烟,要不是当年赤都松赞大哭,把王孝杰给放了,哪儿会有今天的战败?但这话他也只敢在心里发发牢骚。
由于武周时代实在是将才凋零,所以一旦有战事发生,都是王孝杰带兵,所以他已经忙得不可开交。
刚刚跟吐蕃人打完仗,北边的突厥人又开始捣乱,695年,后突厥默啜可汗举兵作乱。
王孝杰又被任命为朔方道行军总管,攻打后突厥。
就在这时,吐蕃这边的论钦陵也在谋划如何雪耻,为勃论赞刃复仇,于是趁机出兵进犯武周边境。
好在北边的突厥人畏惧武周军威,不敢出战,后突厥默啜可汗干脆遣使请降,事情总算结束。
解决了北方的突厥问题,王孝杰又被任命为肃边道大总管,率军在南边迎战吐蕃的名将论钦陵。
论钦陵不愧是吐蕃第一名将,在696年,他和王孝杰在素罗汗山进行大战,结果武周军大败,这也是王孝杰成长为统帅之后的第一次战败。
战后,武则天勃然大怒,将王孝杰削职免官。
虽然被免职了,但是作为那个时代唯一的名将,他是不会闲着的。
因为武则天没得选,整个武周朝,除了王孝杰,根本没有一个能打的,出了事,还得找王孝杰。
果然,仅仅过了一个月就出大事了!
东北的契丹首领李尽忠举兵叛乱,声势浩大,武则天派出的平乱部队均遭到失败。
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契丹人那边闹饥荒,契丹又是臣服于唐朝的部落,遇到困难肯定要向中原求助。
但武周负责东北的营州(辽宁朝阳)都督赵文翙作为武周在此地的负责人,不仅不去救济一下,反而对那些契丹酋长十分苛刻,把人家当奴才一般使唤。
这一下子就激起了当地的民族情绪,加上又是饥荒之年,于是李尽忠干脆举办反叛,攻破营州,砍死了赵文翙。
武则天十分重视,当即派出武则天派遣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将出征讨伐契丹。
武周军队号称的“二十八将”均是当时朝廷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以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为安抚大使统一指挥,而且统率的军队高达18万,可谓是阵容空前强大。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契丹人似乎在和中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会了中原的用兵之法,并应用在此战当中。
契丹军攻破营州后,把俘虏的武周士兵关进大牢,过了几天后,就故意安排人员去跟这些士兵说:
我们的族人因为闹饥荒无法生存,所以等朝廷大军一来,我们就投降。现在把你们关起来,我们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还要给你们管饭,如果直接杀了你们,又不忍心,索性就放了你们吧!
这些士兵被放走,逃到幽州后,把契丹人跟他们说的话如实汇报了上去。
结果周军指挥部的人听完,就断定自己大军一到,契丹人就会投降,到时候就是大功一件,于是加紧进军。
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等人带着开进到黄獐谷(东硖石谷)一带时,契丹人为了麻痹武周军,派出一些老弱病残投降,然后故意在道路上丢弃一些老牛瘦马。
武周军的指挥官们见状,彻底认为契丹人真的不堪一击,只要大军一到,他们就会立刻投降。
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等人为了尽快赶去受降,立下大功,所以让步兵在后面继续前进,他们率领骑兵先行赶去打契丹人一顿。
因此,武周军遂分为前军和后军两个部分。
结果,曹师仁等率领的前军刚进入黄獐谷内不久后,道路两侧突然伏兵四起,武周军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
契丹军士气大涨,随即对山谷内的周军展开了致命性打击,没过多久,武周前军便全军覆没。
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还有更刺激的!
契丹人俘虏了武周军的不少将军,还有他们身上的将印,于是伪造了一份文书。
文书上说,武周前军已经攻破契丹军队,正往营州开进,所以后军必须加紧前进,如果不按期抵达营州,所有军官全部治罪,士兵不给勋级。
写好文书时,契丹人把搜出来的武周将领的印信盖好章之后,逼着武周将领张玄遇等人在上面签字。
好了,现在一份伪造的文书已经和真实的文书没啥两样了,上面盖的章是真的,将领签名也是真的。
于是,契丹人拿着文书冒充武周军的使者,赶往武周后军中传达军令。
后军的行军总管燕匪石、宗怀昌等人见到文书时,信以为真,当即率军加速跑步前进,然而前面等着他们的,是一张天罗地网。
当后军日夜兼程,连睡觉都顾不上地赶路后,士卒、战马在这种高强度的急行军下,已经疲惫不堪。
谁知走到半路上,突然四面八方涌出大量的伏兵,瞬间将后军包围,后军在疲惫不堪的情况下,激战不久便全军覆没。
不久之后,朝堂之上,突然有信使来报:我朝大军的前军全军覆没,后军全军覆没,全军团灭!
武则天听完,气得直发抖!
不过生气归生气,发怒归发怒,这场叛乱还得平定,还是要重新组织军队平乱。
这时,武则天又一次想起了王孝杰。
几天后,王孝杰被启用,武则天封他为清边道行军总管,苏宏晖为副,统兵十八万讨伐契丹。
然而,这一战将是王孝杰人生最后一战,也是最悲壮的一战!
东硖石谷一带(今河北唐山附近)是军事要道,中间有一段山谷地形,上一战中,武周军就是在此全军覆没。
而王孝杰的大军正是在这里与契丹军迎头相撞。
这个地方,前面有很长一段狭长的山谷地形,契丹人已经抢先占据险要,尽管王孝杰有18万大军,但山谷狭小的道路,18万大军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进入。
人数再多,也得一个一个过去才行,所以王孝杰很快制定了军事打击策略。
在山谷内决战的话,武周军即便凭借人数众多,以人海战术强攻,也会损失惨重。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敌军赶出山谷,进入到平原地带时,武周军队的人数优势和阵法优势就会显现出来,到时候可一举击败叛军。
王孝杰因此决定,由自己亲率一支精锐的前锋部队进入谷中,一边打一边前进,把契丹人逼出山谷。
这个过程中,武周军的后续部队及时跟进,并随时提供支援,只要一出谷口,进入平原地带,大军立刻展开,对敌军实施致命打击。
随后,王孝杰便亲率一军进入谷中,留下副总管苏宏晖带着后续部队跟进,并提供增援。
可以理解为,王孝杰亲自带着前锋精锐,给后续大军清扫障碍,避免大军一拥而入进而被全歼的危险。
但是后续部队必须紧紧跟在后面,不能掉队,否则一旦前锋需要支援时,如果后军不能及时增援的话,前锋势必覆没于此。
王孝杰带着大军进入山谷后,很快和契丹军队交上手,由于主帅亲自带头厮杀,周军战意旺盛,契丹军逐渐开始不支。
在交战中,契丹军队在王孝杰的打击下,不断后退,已经能看到山谷的谷口,快要把敌军赶出山谷时,契丹援兵赶到,杀了个回马枪。
此时王孝杰的前锋部队,已经厮杀了很长时间,开始出现体力不支,士卒疲惫的情况,正是需要增援的时候。
然而,统率后军的苏宏晖看到契丹军队人数众多,当场跑路,王孝杰瞬间陷入孤军奋战的危险局面。
王孝杰和敌军拼死厮杀很久之后,一直不见援兵到来,只得身先士卒,拼死血战,最终在乱军中坠谷而死。
原本,按照王孝杰的思路,当时已经快要把敌军赶出谷口了,如果援兵能及时赶到的话,必能将契丹军彻底赶出谷口。
到时候,前锋和后军在谷口外的平原地带汇合,并迅速展开,依靠人数和阵法优势,可一举歼灭契丹主力。
然而,一代名将,却遇到了猪队友,坑害自己,最终悲壮地战死沙场,令人不剩惋惜!
战后,武则天经过查实,知道是由于苏宏晖临阵脱逃导致王孝杰全军覆没,所以派使者前去斩了苏宏晖。
但是当使者到达苏宏晖驻地时,他已经戴罪立功,考虑到苏宏晖还掌握着军队主力,万一弄出兵变就不好了,所以武则天又赦免了他。
至于苏宏晖到底立了什么功,我在史书中没找到,具体就不知道了。
后记
王孝杰作为武周时代唯一的名将,生平唯一的败绩就是败在吐蕃第一名将论钦陵之手。
而东硖石谷败于契丹,全军覆没,实在是被猪队友坑害所致,非王孝杰之过。
如果不是遇到这样一个猪队友,王孝杰定能凭借此战登临大唐历史上不世出的军事统帅之列,实在可惜。
王孝杰研习兵法的那段时间,正是大唐名将裴行俭的用兵巅峰期,而裴行俭作为苏定方唯一的传人,能文能武,是个不世出的将才。
如果裴行俭当时和王孝杰有密切的交集,将所学苏定方之兵法授予王孝杰,论钦陵估计都不是王孝杰的对手。
但事实上,两人虽曾经同属一个时代,但没有产生交集,王孝杰的兵法全凭自学成才。
最后遇到猪队友,实在是不幸,而苏宏晖坑害一代名将,致使全军覆没,却得以免罪,令人唏嘘。
这样的人,就应该押送长安,择日斩首,才对得起那些战死的将士。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