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3年前,口腔溃疡开始困扰着我。
第一阶段:溃疡出现在嘴唇内侧,每次一个,小如芝麻,大如黄豆,疼起来很要命,通常一周自愈。
第二阶段:溃疡出现在舌头上,这种情况40岁后才有,但也是每次一个,一周自愈。
第三阶段:同时出现2个以上的溃疡,而且溃疡面积增大,自愈时间拉长。
第四阶段:溃疡接二连三出现,一个未愈,另一个又长出来,非常痛苦。
尤其痛苦的是,溃疡长在咽喉部位,吃饭的时候,简直生不如死。更痛苦的是,频率增加,从2个月一次,到一个月一次,最后,一个月2次。严重的时候,我每个月几乎有一半时间有口腔溃疡。
于是,我去医院看病,医生说,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局部机械性损伤、长期精神压力过大、饮食不健康和营养不良等。
对我来说,局部损伤不存在,精神压力过大,也不太可能。所以,最可能的就是我缺乏维生素,主要就是B2。
于是,医生就给我开了一瓶B2。
都说现在医院看病贵,其实未必都是这样,如今的医院看病,有时候是太便宜。比如说,那一次看病,挂号费19元。医生寒窗苦读几十年,毕业后还要从临床积累经验,等到能给病人看病,基本上都年过三十了,看一次病,居然比理发都便宜。
药费更便宜,才2元,对,你没看错,一瓶维生素B2,总共100片,居然才2元人民币,每片2分钱,便宜到让人怀疑疗效。
这个药虽然便宜,但服用方式比较麻烦,一天吃3次,每次1~2片。回家后,我就开始吃药,过了很久,症状依然没有减轻,现在回想起来,并不一定是药的疗效不好,而是服用不到位。
于是,我又去了一次医院,医生询问我的病情后,问我:「上次开的药你按时服用了吗?」
我犹豫了一下,说,是的。
然后,又有点心虚,补充道:「有时候会忘记吃,一天三次,难免忽视。」
医生说:「我建议你去买一种复合维生素,只要一天吃一次,人到中年,就算没口腔溃疡,也有必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你可以去网上买,很方便。就是价格有点高。」
我问:「多少钱?」
他说:「两三百一盒,每盒30包。」
我说:「没问题,只要有效果,这点钱不算什么。」
于是,我马上下单,隔天到货。
上一种B2是2分钱一片,这次,是9块钱一包,每天一包。
坦白说,上次的B2,我本来就不太相信药效,加上服用麻烦,我经常忘记,有时候一忘就是好几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不得不吐槽,虽然我们的经济水平比过去高了很多,但药品包装依然粗糙,我们的药瓶可能是全世界最简陋的。别说欧美日,就连泰国的药瓶都比我们精致。不过,话说回来,这么便宜的价格,又怎么可能给你精致的包装呢?
我查了一下,2元一瓶B2的生产企业,总部位于北方某县城,名气不大,规模也不大。从我一个老百姓的朴素视角看,无论是包装,还是品牌,这瓶简陋的B2,都让人不太放心。我甚至怀疑,万一药品质量出问题,这样的小公司可能人间蒸发。
相比之下,GNC的存在感就强多了,去美国旅游的朋友,应该看过GNC的实体店,是中国人扎堆买保健品的地方。我以前对GNC非常不屑,万万没想到,我也有买GNC的一天。
GNC就很会琢磨消费者心理,也懂得包装,「40+」显然就是针对40岁以上中年人,无形中制造一种焦虑感和紧迫感——再不保养,就来不及了。另外,美国的药似乎比较大颗粒,其实里面都是辅料,但外行人一看,就有「用料足、疗效好」的感觉。
这一次,价格贵了很多,我潜意识里,对药效更有信心,也更重视了。另外,这药最大的好处是包装,我现在记性也差了,有时候都不确定吃了没有,因为一天一包,于是就去看我家的垃圾桶,如果没有小药袋,就说明没吃。
所以,我每天都保证服用。一个月后,居然真的有疗效了。那一个月,我出现两次口腔溃疡,但都在嘴唇内壁,面积小,自愈时间短,痛苦程度很低。
因为有效果,我就再买了2盒,第二个月我只出现1次溃疡,面积更小,自愈时间更短,几乎没有痛感。
我吃了3个月后,口腔溃疡就消失了,截至今天写文章的时候,我已经40多天没有口腔溃疡了,对我来说,如同就是捡回半条命,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后来,我在医药行业的朋友说,这一类非专利保护的普通药品,原料药几乎全部中国产。这些国际大牌,从中国大量采购,成本极低,然后到了国外,加上一些辅料(也是中国产),经过分装后,印上牌子,然后返销中国,利润翻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按照他的逻辑,并不是国产便宜的B2没疗效,而是我不够重视,依从性不强,没有按时服用。
他建议我,以后买便宜的国产维生素就可以。国产货和进口货,除了差着色素,凝胶,白砂糖,淀粉等和疗效并没有什么关系的添加剂,有效成分几乎一样,但价格相差了几十倍。
在他眼里,我吃的进口品牌简直就是智商税。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他说的没错,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但从感性的角度思考,我虽然不是有钱人,但一天花几块钱吃药,还是吃得起。对我来说,省这点钱,完全没有意义。如今一个中产家庭,最大宗的开销就是房、车和子女教培,其它方面的开销,占比极小。吃药的开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别的不说了,就冲着GNC的包装,我就愿意买单。类似的包装,国内药企,貌似没有。
我这个医药行业的朋友,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科直男。而给我看病的主任医师,不仅是一个口腔科医生,还是一个心理医生。
让我再举一个例子。
2024年7月,家里老人再得新冠,医生说有辉瑞的特效药,但价格很贵,不能报销,我毫不犹豫就去网上下单,至少买个安心。区区几片药,就要1790元。
从这个细节上,也可以看出美国制药厂的高额利润,不仅有GNC这一类,依靠品牌赚钱的公司,还有辉瑞这种,依靠研发赚钱的公司。一方面,咱可以说,美国又在收割全世界,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高额利润,支撑着美国的医药研发。
无论如何,药企研发的前提就是有利润。根据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PharmExec)发布的2023年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排名前10的企业分别是:辉瑞、艾伯维、诺华、强生、罗氏、百时美施贵宝、默沙东、赛诺、阿斯利康,等……前十名美国一共有6家,其余分别属于瑞士、法国、英国。排名最高的中国公司是中国生物制药,位列第39位。
总的来说,美国占全球医药研发开支的50%以上,中国和日本、英国差不多,只占了一个零头。
2023年全球畅销药物排名前100名,居然没有一个来自中国。“全球药王”的桂冠,被默沙东的Keytruda拿下,全年销售额高达250亿美元,同比增长19.5%。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艾伯维的Humira,分别为212亿美元、144亿美元销售额,排名第二、第三。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咱最便宜的一瓶药,只要2块钱,比一瓶饮料都便宜。我们有些医药产品的价格低,主要是国家出面干预,举个例子,经过国家集采后,心脏支架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平均降幅93%。
其实,如今大数据这么发达,可以把事情做得更细腻一点,对于部分低收入患者,甚至可以免费,但对于大多数中产以上的患者,装个心脏支架,比买一双鞋都便宜,这样便宜真的好吗?有些人不明真相,误以为便宜没好货,你让他多花点钱,反而有心理暗示作用。
凡事「生一利必有一弊」,对于患者的眼前利益来说,低价当然是好事。但对于整个国家的医疗产业来说,未必就是好事。
美国的医疗费用可能全世界最贵,乍一看,的确烂透了,但贵也有贵的好处,在高昂的医疗费用中,相当一部分,流入制药厂和医疗设备公司的口袋。
这些公司有了钱,就可以雇用最好的人才从事研发,一方面,不断改进产品,另一方面,总能发明新药和新设备。
在全球化时代,人才是全世界流动的,谁有钱,就能雇用最好的人才。像钱学森这样的圣人,当然是楷模,但你不能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凡人。绝大部分人的一辈子,也就为了那几两碎银奔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谁给的钱多,就给谁打工,这是天经地义,哪怕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也不例外。
廉价永远都是双面刃,把药品价格打下去固然是好事,但怎么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研发资金,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蛋糕就这么大,不可能两全其美。如何做好平衡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于美国的制造业,我也写过很多文章,总的来说,美国的常规制造业的确不行,无论是重工业,钢铁、造船、汽车,还是轻工业,电子产品,几乎全部外包。
但美国在某些高端制造业的实力,依然非常强劲,医药业只是冰山一角,很多细分领域,值得我们学习和追赶。
还是那句话,你可以敌视美国,但千万不要轻视美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