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丁
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个以月亮为“主角”的节日,不仅承载着炎黄子孙对团圆的渴望、对飞天的梦想,更蕴含着千百年以来的中华文化和民族记忆。
早在原始社会,先民就有对太阳、月亮和星辰的自然崇拜,在陕西姜寨、杨官寨、西安半坡等较多史前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彩陶器物上发现有代表日月星辰的鸟纹、蛙纹、鱼纹等纹饰。殷商时期人们通过祭日、祭月的活动祈求幸福,西周时期将这一活动制度化、礼仪化, 左丘明《国语·周语上》载“朝日、夕月”之礼。
彩陶上的月亮纹
至汉代,高祖刘邦很重视祭祀活动,在他得天下后的次年就下诏“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恢复对日、月、星辰等礼制的祭祀。元封元年,汉武帝率十八万骑兵,行程一万八千里封禅于泰山时,也没有忘记祭日、祭月之礼。既然祭月如此重要,当时的人们是怎样表达对月亮的喜欢?
蟾蜍和月亮联系紧密,据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民俗专家韩养民介绍,蟾蜍在秦汉之际就被视为月亮的象征,并称其为“月精”,这一象征意义在咸阳市塔儿坡战国秦墓出土的青铜蟾蜍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这种象征可追溯到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时期,在彩陶上就能看到普遍的蟾蜍纹饰。随着时间的推移,蟾蜍纹、蛙纹成为秦汉青铜器上、汉代的帛画、墓葬壁画和画像石上的常见纹饰,它们通常被刻画在圆环中,以象征月轮。
咸阳市塔儿坡战国秦墓M5出土的青铜蟾蜍
在古人的宇宙观中,月亮并非孤独地悬挂于夜空,而是被众多星辰和吉祥瑞兽神灵所环绕。1987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出土的西汉晚期墓壁画上的“天象图”,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绘制最完整的天象图。该图中不仅有栩栩如生的蟾蜍和玉兔形象,还有彩云、仙鹤、凤凰、星辰、四神、三足乌等多种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天象世界,不仅展现了汉代人们对天文的观察与理解,也体现了他们对宇宙和谐之美的追求。
西安交通大学出土的西汉晚期墓壁画上“二十八宿天象图”摹本全图
西安交通大学出土的西汉晚期墓壁画上“二十八宿天象图”局部的月轮
不止如此,人们对月亮的崇敬和神秘化理解,在汉代的建筑构件中也有体现,出土于西安市汉长安城汉武帝延寿宫遗址的汉代瓦当“玉兔蟾蜍”,是汉武帝御用祈福长寿的延寿宫建筑用瓦,当面的图案呈现出了玉兔奔跑、蟾蜍出水、桂树环绕的美轮美奂的月宫盛况。它与“金乌神鸟”“益延寿”三枚瓦当并称为“天人合一”。该瓦当直径22厘米,边轮为三角规矩形纹,当面左侧为一只玉兔,右侧一蟾蜍,外围布满桂树树枝,树枝外一周为连珠纹。
玉兔蟾蜍瓦当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内珍藏着来自东汉献帝时期的“月亮图”壁画,该幅壁画直径约34厘米,出土于旬邑县原底乡一座邠王墓,只见壁画中心为一轮黄色的圆月,圆月边缘镶嵌有红边,月中一只蟾蜍显得格外醒目,它的身躯肥硕,四肢强健有力,正奋力向上爬行,它的爪间三指分明,透露出一种生动的力量感。蟾蜍周身被紫色覆盖,其间点缀着黑色和红色的斑点,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高贵的气息。
旬邑东汉墓“月亮画”壁画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起源长安
到了唐代,礼制变革日臻完备,祭祀日月的活动,已正式纳入吉礼范畴。《唐会要·缘祀裁制》载“秋分,祀夕月于西郊”的记录。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兵部尚书、判太常卿王启奏请礼神九宝玉时,倡导以圭壁祀日、月、星。
不止皇家祭祀月,民间拜月习俗也比较流行,在唐代的铜镜中,就有不少带有嫦娥奔月、广寒宫、玉兔捣药等元素。韩养民表示,基于这种祭月的风俗,所以让中秋节在唐代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
盛唐是中秋节文化的摇篮,唐都长安是中秋节的形成之地,韩养民认为:“与定型于汉代的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相比,中秋节的形成晚了五六百年。它源于古人在秋天进行的‘夕月’祭祀之礼,到唐朝时精英人士确立了赏月风尚,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唐长安便自然而然成了中秋节的形成之地。”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当人们仰望天空看到明月时,自然会期盼与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故中秋又称“团圆节”。
韩养民介绍,根据文献资料,唐太宗贞观年间明确了群体性文化习俗意义上的“中秋节”一词。《渊鉴类函》引《唐太宗记》内有“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盛露囊”。表明贞观年间(627-649年)中秋节已有节日雏形,三公以下大臣近侍要向皇帝献礼,以示庆贺,这也使得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节的传说被定格在铜镜上。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内保存的一面“唐代双鸾月宫菱花镜”,就是一面有名的“月宫镜”,它是武则天到德宗时期的铜镜。该镜的正上方一轮明月高悬,月宫的轮廓在月光的照耀下若隐若现;月下有两只口衔绶带的神鸟,共同朝月宫飞翔。神鸟和月宫之下,一条蛟龙从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腾空而起,两侧的祥云似在为其引路;月宫内一株桂树挺拔而立,树下玉兔正悄无声息地捣着仙药,蟾蜍则在不远处跳跃,为月宫的宁静增添了几分生动。
唐代双鸾月宫纹菱花镜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在西安博物院的展墙上,“唐代月宫婵娟镜”也在诉说着月的神话。镜中嫦娥轻舞水袖,玉兔在旁捣药,蟾蜍在侧静静守望,三者的位置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充满童趣的画面。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唐代嫦娥玉兔铜镜”则呈现了另一番景象,嫦娥依旧翩翩起舞,玉兔依旧勤于捣药,但两者左右位置互换了。两镜虽异,却同样流露出唐代工艺的精湛与对月宫神话的无限遐想,它们是千年前的“爆款”流行符号,是古人对月亮的崇拜与向往的见证。
唐月宫婵娟镜 西安博物院藏
此外,玄宗游月的传说也跟长安有关,在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明代画家周臣的“明皇游月宫图”、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保存的“唐王游月宫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康熙青花“唐明皇游月宫图”观音瓶等文物,都展现了玄宗皇帝游月的情景。
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每当人们仰望月亮,不禁会想起那些数千年以来的崇月、拜月场景,以及今天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探月、登月场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华夏民族不仅在心灵上爱月数千年,在现实中也实现了登月的梦想,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中国的探月之旅,每一步都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智慧与汗水,诸多航天器的成功发射,也让华夏民族得以近距离了解月亮,感受那份来自宇宙的神秘与壮丽。
我国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以月亮女神“嫦娥”命名,体现了我国对月球探索的浪漫情怀和文化自信。“玉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月亮的伴侣,也象征着月亮,随嫦娥三号探测器一起登陆月球的月球车便以“玉兔”命名。“玉兔”捣药千年,它从汉画像石中“走来”,如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的陕北绥德县汉画像石,生动刻画了玉兔的勤劳形象;“玉兔”从唐人桌上的滑石兔“跃起”,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保存的唐代滑石兔,以其“兔鼠标”的别称展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
西周片雕玉兔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唐代滑石兔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汉代东王公拜会西王母图画像石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含有玉兔等形象的杨孟元墓画像石局部 绥德博物馆藏
我国发射的一颗月球中继通信卫星,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鹊桥”命名,象征着连接和沟通,其作用是为月球背面的通信提供中继服务。它让我们相信,无论梦想多么遥远,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保存的唐代双鹊衔绶月宫镜中除了镜顶正中月内有忙着捣药的玉兔、安静陪伴在侧的桂树和蟾蜍之外,两只衔绶的喜鹊尤为引人注目。
唐代双鹊衔绶月宫镜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北斗,作为北半球星空中的重要星象,也是古今国人熟悉的星辰名字。北斗七星信仰和月亮崇拜一样,也是大家最早认识的星宿群之一,它连接着星空与人间,“居阴布阳,故称北斗”,寓意着光明和方向,被用于分辨四季、标定时刻。从陕西靖边县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中出土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具有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四宫28星宿天文星象图,到含有“渭水贯都,以象天汉”天文思想的秦咸阳城,以及拥有“北斗”星象布局建筑的汉长安城,再到新建成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主馆区的7座建筑也呈现各自相对独立排列成北斗七星状,无不体现着古今文化一脉相承。
靖边渠树壕东汉墓星象图
靖边渠树壕东汉墓星象图 陕西考古博物馆展览现场
汉长安城“斗城”示意图
汉长安城平面图
除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取材的元素之外,更多还有来自陕西文物的元素。“望舒”即古人对月亮的雅称,也作明舒、素舒、圆舒等,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它是“月御”,为月亮驾车的神仙。在载人月球车设计方案中,中国科研团队巧妙地从秦始皇帝陵出土的铜车马为灵感,将古代的“辇”与现代航天器相结合,创造出了名为“望舒之辇”的月球车。
无论是北斗,还是玉兔、鸿雁、嫦娥……航天器的这些浪漫名字与中秋节一样,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既古老又现代,承载着中国人对团圆的渴望、对感恩的表达和对传承的尊重。
本文首发 文物陕西
作者:卜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