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放前边:未来五个月,从竞争洛杉矶奥运会的角度,没什么重要比赛。
换个角度说,一般奥运会之后半年左右,奥运冠军们要参加很多事务性活动,加上自己也需要调整休息,状态不会非常好。
而且总体来说,奥运冠军们已经完成了一个周期,表现上很难有很强的延续性。
如果你关注的奥运冠军在赛场上的结果相比半年前有些偏差,不用太过担心。
除非结果非常离谱,不然这小半年的结果对下个周期的竞争没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时间点上说,下一个有前瞻性的比赛是2025年的团体世锦赛。
在那之前,或许赛场上的结果,都未必有樊振东马龙陈梦怎么决定更重要。
但这不意味着未来这小半年的比赛没有看点。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看年轻选手。
男队而言,你可以把这几个月当成一个后马龙樊振东时代的前瞻。
看看这几个月的比赛中,有谁能连续战胜主要对手(即便主要对手的状态可能也不太好)。
内战的结果不是很主要,但是如果有年轻选手站出来,这是中国队很乐于看到的,哪怕比赛不那么重要。
回头看起来,2002年的埃及,荷兰公开赛是非常重要的节点——当时王皓开始连续战胜塞弗,萨姆索诺夫等等主要选手。
这些都不是什么重要比赛,但是很适合年轻选手一步一步积攒信心,积累下一个周期的资本。
这当然也就是林诗栋澳门站做到的事情。
如果说现在还有技术先进这回事,其实林诗栋就是一个体现了。
相比于樊振东梁靖崑这些前辈,林诗栋确实有一些独到的技术特点。
其中最主要的,是林诗栋能用更小的动作,发大力量。
虽然总体而言,尤其是反手位,击球动作都是一代比一代更小的,但是林诗栋出手的速度确实比之前更快,突然性更强,板也更冷。
更有看点的是,林诗栋的小动作发大力,在中台依然有不小的杀伤力。
但话说回来,这一点虽然先进(动作小,就给了一些之前不能发力的球发力的空间),具体能带来多大优势很难讲。
相比于樊振东这个批次,很难说这是未来方向,还更多的是个人特色。
而且稍微整体一点的看的话,林诗栋这个技术特点,其实还没能完全融入体系。
动作小质量大,更适合节奏快凶狠,压力大的风格。
具体到林诗栋,他的风格尚且不属于节奏很快,非常凶狠的。
现在而言,他技术上的特点很多时候体现在反击对手的进攻——未必不是一条路子,但是也需要观察。
这次林诗栋决赛战胜邱党,四分之一战胜林昀儒,八分之一战胜张本智和,正好就是中国队需要看到的表现。如果之后中国站和亚锦赛林诗栋能保持延续性,对他个人来说显然很个很好的开始;而对于中国队,战略上也有更好的斡旋余地。
这三连是个很不错的资本
林诗栋半决赛战胜王楚钦,这里也顺便提一下。
我个人的看法是,王楚钦如果想在大赛关键节点成绩更进一步,主要需要考虑这么几个问题。
正反手的均衡。
现在他整体的偏好特别倾向于正手,在很多时候很希望能正手一板过。
而我们都知道,正因为现在正手很难一击致命,专注于正手的直板打法都非常困难。
所以在很多时候,用反手站住位置,注意连续,在相持中找机会或许是个更正确的选择(很多专业解说也提到过这个观点,包括北京队的队友闫安)
整体实力的厚度。
王楚钦是个攻强守弱的选手(几乎所有左手都是),而任何选手,不管多高水平,都有起码45%左右的时间是在挨打的。
在自己打别人不奏效的时候(参考上一条),有某种扛得住的手段,就显得比较重要。
对比赛的阅读能力。
能力很强的年轻选手通常会有的问题,就是喜欢较劲:觉得对手好的地方,我一定要比他更好。对于对手实际的长处和弱点,有时候缺乏客观的判断。在比赛困难的时候,做出实际性的调整,而不是一味的和对手死磕,是一种成熟。
这几条其实都不是什么新鲜的问题。第一点说白了,就是忍住了别发力,同样的问题张继科经历过一模一样的过程(具体方式稍有区别)。整体而言,这是一个了解自己和了解对手的问题。年轻会带来某种无所不能的感觉,但是切实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对手的能力,是成熟很关键的一部分。客观的考虑,自己的爆发力,进攻质量,正手能力是什么情况;自己的特长在哪里,对手的特长是什么。
说到底,虽然不新鲜,这些也不容易,不然“认识你自己”也不会被刻在阿波罗神庙上了。
除了不定期推送独家原创文章,我们还不定期奉送独家比赛信息和八卦信息哦:
在公众号下回复微信表情图乒乓球拍,或者关键词乒乓,可获得一条独家信息!
在公众号下回复关键字“八卦”可获得一条独家八卦信息!(多发送几次关键字“八卦”有时候会有多条八卦可看呢!)
八卦和信息从不群发,从不预告,随时可能有新内容,旧内容不会滚动推送,只有发送关键字的朋友才会看到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