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兵法上讲:“善于防守的人,能隐匿于极深之处。”

在抗战的武汉会战那会儿,宋希濂带着三万多人,前面有大江挡着,东西北三面都被日军给围住了,形势很不利,可他却惊险地带着所有人都跑出来了。一枪没放,一个人没损失,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诠释得那叫一个到位。

1938 年 10 月 24 日下午,在大别山沙窝、小界岭一线指挥打仗的 71 军军长宋希濂,猛地接到了第 2 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打来的电话,让他马上放弃阵地,从花园、云梦、京山那一路往钟祥以西的地方转移。

对于这次撤退,宋希濂早就想到了。

就在孙连仲打电话过来的两小时之前,宋希濂就已经获知了消息,驻守在信阳、罗山一带的胡宗南部,没经过批准,就私自把信阳给放弃了。

熟悉战情的宋希濂心里明白得很,在这次武汉会战的江北战场上,信阳那可是关键所在。日军要是想攻打武汉,就得先把胡宗南部给解决掉,然后才能往西去。但胡宗南私自放弃阵地造成的后果很严重,这就表示在信阳东北地区正在阻挡日军的 71 军和 30 军会被日军给包围。所以,撤退是迟早的事儿。

作为黄埔一期的老同学,宋希濂对胡宗南还算了解,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在乎自己手里那点家当。都是嫡系部队,胡宗南带的部队不管是兵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是顶尖的,可打仗就得有损失,胡宗南肯定是看到自己部队伤亡大就不敢打了。但他擅自放弃信阳,自己的部队是保住了,那其他部队咋办?武汉会战的输赢又咋办?

当宋希濂正在琢磨的时候,跟 71 军一块儿守在沙窝、小界岭的第 30 军军长田镇南冲了进来,跟宋希濂讲了另外一件事:胡宗南把信阳丢了以后,往西去的日军已经往南到了安陆、云梦、孝感和汉川那一片,胡宗南带着部队跑到南阳去了。

尽管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胡宗南擅自放弃信阳会有很糟糕的后果,可宋希濂还是被胡宗南逃到南阳这事给惊到了。

在宋希濂的想法里,胡宗南待在信阳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拼死作战不后退,最终全军都完蛋;另一个是主动撤离,接着守住平靖关、桐柏那一线,凭借那儿的地理优势接应 71 军和 30 军慢慢往南撤或者往西撤。只要主力部队还在,就能依靠大别山、桐柏山的地理优势跟日军拉扯,武汉会战谁胜谁负还不好说呢。但胡宗南没守平靖关,直接撤到南阳去了,这就表明他根本不管友军的死活和武汉会战的输赢,心里就只有自己那点东西,这可真是犯了军队里的大忌讳。不晓得蒋校长往后会咋处理?

田镇南走了以后,宋希濂马上安排撤退,71 军经过多次苦战剩下的大概 2 万人,趁着夜色开始撤。就在这个时候,宋希濂接到了配属 71 军打仗的 61 师师长钟松的电话,钟松请求 61 师跟 71 军一块儿撤,宋希濂答应了,还把 61 师在撤退时的行军顺序排在了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夜行军之后,部队总算抵达了黄安到花园的公路,这时天开始亮了。然而就在这时,宋希濂竟突然下了个让大伙都感到意外的命令,不许部队休息,要排成四列纵队接着行军。

宋希濂做这个决定风险可大了。因为天亮后日军飞机肯定会来轰炸,黄安到花园公路两边是平原,没地儿躲。要是日军飞机来了轰炸,部队损失肯定特别大。但宋希濂觉得,这会儿最大的事儿是赶紧摆脱日军追击,只有加快行军速度才能出其不意跳出日军包围圈,要是前怕狼后怕虎,行军速度慢了,一旦被日军追上,造成的伤亡可比被日军飞机轰炸大多了。

让宋希濂和全体将士都觉得奇怪的是,到了天亮,日军的飞机的确来了,但是对这三万多人的大军根本不理睬,既不扫射,也不轰炸,接着往前飞了。

“这事儿一反常,肯定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