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岁的宝宝,长了很多一粒粒、一块块大小不等,发硬的红色风疹团,痒得直哭。有些宝宝不停抓,把皮肤都抓烂了。大人心疼焦急,赶快带去治疗,被诊断为小儿荨麻疹。
小儿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小儿常见的皮肤病。风疹块出现得快,消失得也快,而且在小时候不留痕迹,但容易再次发作,一天中可能会出现数次。
疹子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当牵连至消化道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还可引起水肿、胸闷、支气管气喘、窒息等症状。让人欣慰的是,小儿急性荨麻疹很快就可以治愈。
比较麻烦的是小儿慢性荨麻疹。每周至少发作2次,超过6周的荨麻疹,就是慢性。少数患者会表现为间歇性发作。
在西医看来,小儿慢性荨麻疹产生的原因,是对特定抗原发生过敏反应。如天热天冷了,搔抓、灰尘、花粉、被套等对局部皮肤产生的刺激、情绪引起血管紧张等等。看似远离过敏原,换被套,换床垫,出门像装在套子里,等等等,就可以阻止复发。但为什么不少宝宝依然复发了呢?
在中医看来,邪气总是找正气闹事,是会生出过敏这个畸形儿的。所以归根结底,邪气所凑,其气必虚。小儿慢性荨麻疹,大多还是卫外功能低下,抗邪无力,则邪气乘虚而入,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所致。
浮萍麻黄汤,来自《验方集》,疏风清热,消疹散邪,全面调理机体功能。对于治疗小儿急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效果。
组成:浮萍5~10克麻黄1~4克白蒺藜3~10克蝉蜕2~5克僵蚕2~5克地肤子4~10克苦参4~10克薏苡仁4~10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此方用药,主要围绕着“疏风清热,消疹散邪”这个功效进行。
2
疏风清热要药:浮萍、麻黄。
浮萍,味辛而气清寒,生在水中,又善于漂浮,能发汗解毒,透疹,散皮肤之湿热,祛风止痒,利水消肿等。所以是一味既善清火,又导热下行之药,可将皮肤之湿热从皮肤发散出去。对于把着皮肤这个门当老赖的,还可以从二便扫地出门。
麻黄,辛辣又带点苦味儿,归肺、膀胱经。外可以疏风肌表,促使患者发汗,内可以化痰止咳,滋阴敛肺,并将水湿从二便运出。功效多多。
尤其由汉代名医张仲景创制的桂枝麻黄各半汤,更是治寒冷性荨麻疹的妙方。所以小儿急慢性荨麻疹采用它,大材依然大用。
麻黄能解表,浮萍也能解表,区别在于浮萍偏寒一些,能疏散风热;麻黄是偏温的,疏散风寒。二药以浮萍用量为多,故方子依然是清热为主,却又对风热风寒交杂之症给了一大棒,不让一个敌人漏网。
3
清疹散邪要药:白蒺藜、蝉蜕、僵蚕、地肤子、苦参。
白蒺藜,性味苦、辛,平,同样是辛味儿带苦味儿,发散与燥湿的功效不错,可将湿气像个烘干机样向皮肤外蒸发,避免湿气引起皮肤瘙痒。
又因其独归一经,肝经。肺主皮毛,肝解邪毒,对于引起荨麻疹的风寒邪气,甚至西医所说的过敏之邪气,统统解掉。
蝉蜕,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为清虚之品,能祛风而胜湿,涤热而解毒,透疹等。
李时珍大人曰:“蝉,主疗皆一切风热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
这是由于蝉蜕为蜕壳的皮肤,就算由取象比类的思维看来,也是善于治疗皮肤病如皮疹、疮疡、癍疹的。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归肝、肺、胃经。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吃的是桑叶,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祛风止痒。
这两味虫类药,均善于退热祛风,又均属肝经,与白蒺藜一样,可解邪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