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学已经三周多,但是部分同学在真正接触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后才发现并不喜欢,从而郁郁寡欢。

读到不适合、不喜欢的专业究竟有多难?听听“过来人”的亲身经历或许就会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不喜欢的专业是一种什么体验?

读不喜欢的专业是一种什么体验?

小Y第一次高考考上了北大计算机系,所有人都在为他以后光明前途庆祝的时候,只有小Y才知道自己每天对着电脑有多迷茫。
小Y当初挑选专业的时候没思考过自己喜欢的专业是什么,一是因为高三全身心扑在学习上,二是家里人也不懂大学专业那些门道。所以分数一出来,小Y和家里人一起填了当时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上了大学真学起来,小Y却发现自己对于一些逻辑并不理解,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于是小Y对所学的专业产生不了兴趣,爱不了,也没法爱。找不到学习状态的小Y甚至为此长期郁郁寡欢,产生了抑郁状态。他说:“读不感兴趣、不擅长的专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小Y同学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读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到底有多难。

豆瓣上一篇文章用最平常的生活口吻来比喻读了不喜欢的专业之后的感受,“选择不爱的专业,就像嫁给了不爱的男人”,引起巨大共鸣,成为了“传世经典”。无数拥有同样经历的人每每在深夜因为专业“破防”的时候就会来看这篇文章。

来源 豆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豆瓣

转专业也有高门槛

转专业也有高门槛

如何跳脱出不喜欢专业的“桎梏”,转向自己的“白月光专业”,很多同学寄希望于转专业,认为依赖大学的转专业政策就可以“改命”。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孙同学一开始的心仪专业是新闻,可惜的是大学被调剂到了其他专业,被录取到一个天坑专业,他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周围人劝他抓住211的机会,先上大学再转专业。这次转专业孙同学也这么做了,但是他的“新闻梦”因一门专业成绩未达标而破碎,尽管他在转专业笔试中取得第一名。那一年,孙同学所在专业的要求是已修科目的绩点不低于2.7/4.0,而孙同学因为平时需要兼顾两个专业不同的课程忙得团团转,本专业的专业课偶尔也会兼顾不到,因此有一门课程未能达到2.7。

高校一般会在两个关口“卡”人:一是转出原专业时,会有成绩或其他表现上的要求,比如专业成绩排名前10%;二是获得转专业资格后,拟转入院系通常会组织考试筛选。

尽管当前不少高校都表示转专业实行宽松政策,但在现实中,“转专业宽松政策”的实施仍是“拆门不拆槛”——转出不受限,但转入仍需考核。

例如,上海财经大学就要求转专业学生成绩绩点(GPA)应达到3.4/4.0及其以上,高等数学或英语成绩不低于80分。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想要转专业,则是要核心课程GPA排名需要达到专业的15%。

而且即使是费了老大劲儿名列前茅也不一定能够转专业成功,毕竟很多热门专业还需要“差额录取”。

一项研究针对38所985高校的调查显示,有36.8%的高校转专业包含学生申报、院系遴选、学校审批三个流程,也就是说,热门的专业可能还要从中优中选优,经过另一轮遴选 。像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会综合高考成绩、在校成绩、面试成绩等多维度评分,有一处做得不够好就会落选 。

所以真实的实际情况是:成功转专业的人并不多。

据博雅数据库统计,2023年公开转专业信息的学校里,9成的高校转专业人数占年级比例低于10%。比如中国人民大学2023级有近3000名新生,但一共仅68名同学通过了转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转专业情况

图源 博雅数据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 博雅数据库

越珍贵的机会,往往越难抓住。为了转专业而学好这门专业,这就形成了转专业的悖论:想放弃某个专业就得把这个专业学好。

跨考也有厚壁垒

跨考也有厚壁垒

为了逃离当前的专业,学生们绞尽脑汁,既然转专业卷不动了,那就去“跨考”。可是跨考同样有着厚厚的壁垒。

1、跨考专业限制

不要天真地认为“跨考”一切皆能跨。不少专业会在考研要求里对考生的本科专业进行“硬性”专业限制。比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3年修订版)》要求“报考2024年教育硕士人员前置专业应与所报考专业领域(方向)密切相关”。

2、专业课基础薄弱

对于跨专业考研来说,最难的部分要属专业课学习。

跨专业考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个全新的学科知识体系,而且还要和本专业考生竞争同一个名额。所以跨考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另外,还得兼顾公共课的学习,这些繁重的学习任务是非常现实的阻碍。

3、学科思维转换困难

跨专业考研时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学科,有的甚至是理科与文科之间的转换,这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学科的转换,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很多理工类专业要求实操专业技术过硬,强调理科知识理论,往往会给学生留下强烈的思维烙印。如果跨考文艺学、哲学以及翻译等强调抽象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专业,本科专业思维很难转换,容易形成思维禁锢,对于跨考学科来说学习掌握起来会非常吃力。

高考不失为一种捷径

高考不失为一种捷径

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寄希望于未来几年之后的不确定性结果,他们在一开始就拒绝将就,在当下做自己的主人,选择复读再次参加高考,为自己拼搏出一个心仪的专业。

小A去年因为数学学科时间把握不科学导致高考整体成绩大失误。拿着508分的成绩,他还是期望能录取到一个差不多的院校和专业,如果能录取到自己喜欢的法学再好不过了。万万没想到,他被一所农学院调剂到动物科学专业。
“看到动物科学专业,我以为可能与兽医相关,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纠结了几天,我还是下定决心:不行,我不喜欢这个专业,我还是想再拼一次,为我的法学再争取一次!”
他复读了,今年,他的高考位次进步了13000多名,终于如愿学到了法学专业。

相较于几年之后应对复杂又艰难的转专业和跨考,现在只要抓住高考就能抓住选择,大概率就能与满意的专业相伴四年。毕竟高考不同于转专业和跨考,它目标明确,只需要专注于高中知识,再花费一年的时间,成绩提升基本是必然。

所以,今年的高考生们,如果你与心仪专业失之交臂,未来又不想陷入转专业或跨考的旋涡,重来一次抓住高考或许是最佳选择!

部分内容源自 央视网、博雅数据库、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