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16日清晨,江苏邳县(今邳州市)张楼公社里,哀乐回荡、白幡飘舞,1000多名当地群众神情肃穆,围绕着一口简朴的灵柩,表达着他们的哀思。

躺在灵柩中的,是个23岁的年轻战士,名叫王杰。不久之后,他将被称为第二个“雷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杰

然而,这时王杰的形象却远不如后来那样高大——在同一天下午,王杰生前所在的解放军装甲兵某部工兵营召开了追悼会,悼词是这样写的:“......王杰身为班长、一级技术能手,酿成了不该发生的恶性事故,给部队建设和人民群众造成了损失......”

悼词一经公布,全场哗然:舍己救人的英雄王杰,怎么就成了事故肇事人?!

这一结论是如何产生的?谁又最终为王杰恢复了名誉?

今天,衔笔就来讲讲这段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往事。

看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1965年7月14日上午,解放军装甲兵某师政治部主任刘德一,接到了师党委下发的命令:邳县张楼公社发生爆炸事故,我师工兵营战士王杰牺牲,请速成立调查组,前去查明事故原因。

看到这一消息,刘德一心里猛地一坠——王杰这个名字,他是相当熟悉的。

1961年8月,来自山东省金乡县的19岁小伙王杰穿上了军装,成为了该师工兵营1连的一名战士。

自从入伍以来,王杰刻苦学习爆破技术,很快就在新兵中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整个工兵营里有名的技术骨干,刘德一就曾经两次经手过为他申请三等功的报告材料。

更可贵的是,王杰不仅专业技能突出,思想品质也相当过硬,关于他乐于助人、争干苦活累活的故事屡屡出现在宣传报道中,是个连续4年荣获“五好战士”的模范士兵。

这样一名战士的猝然牺牲,让刘德一的心情既痛惜又沉重。他马上组织起了调查小组,奔赴张楼公社调查事故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展爆破训练的工兵

在张楼公社的大院里,双眼通红的公社书记,向刘德一讲述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1965年6月,王杰所在的工兵营1连奉命来到张楼公社,准备开展游泳训练课目。

看着这些生龙活虎的解放军战士,公社人民武装部主任动了活心思:这两年民兵的训练质量一直上不去,这不正是现成的好教员?

在那个国际形势波谲云诡的时代,全民备战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之一。即便是民兵,平时也得真枪实弹地进行操练,容不得半点马虎,而支援地方人民武装建设,也正是解放军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是,当人武部主任说明来意后,1连很痛快地派出了两名技术骨干——5班长王杰和6班长陈学义——向张楼公社民兵连地雷班传授爆破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兵训练老照片

时间过得飞快,为期两个礼拜的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按照计划,7月14日上午将要进行最后的实爆训练。

这天清晨,心思缜密的王杰早早就爬了起来,提前来到训练场,重新检查了导火索、雷管,又再次确认了炸点设置之后,才彻底放下心来。

训练开始后,王杰一边熟练地捆扎炸药包、连接拉火管、导火索和雷管,一边向他们讲述着操作要领:“......连接好这些东西后,实爆的准备就完成了,下一步只要拉动拉火管,导火索就会点燃......”

然而,就在王杰话音未落的时候,导火索和拉火管的连接处突然爆出了一股火花,“滋滋”地直奔雷管而去!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吓傻了,王杰更是始料未及——已经进行过几百次同样操作的他,也从来没见过导火索会自动燃烧的情况。

然而,炸药包即将爆炸的现实容不得王杰多想,只听他大喊一声:“快闪开!”,便和身扑了上去,将炸药包紧紧地压在了身下。

一声巨响过后,惊魂未定的民兵们和人武干部环顾四周,除了一人伤势较重、还有几人受了轻伤之外,这12个人都活了下来,可扑在炸药包上的王杰,却是一动不动、生死未卜。

民兵们纷纷涌上前去,声泪俱下地呼喊着王杰的名字,然而,这个年轻的战士,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王杰救下的民兵和地方干部

听完公社书记的讲述,刘德一的眼眶也湿润了:多么好的战士啊,就这么突然牺牲,太令人痛心了!

为了调查清楚王杰牺牲的原因,调查组询问了参加训练的民兵和人武干部,但这些人一方面还沉浸在悲痛之中,一方面专业知识也不足,七嘴八舌地讲了半天,也没说清楚导火索是怎么引燃的。

见现场调查得不出结论,刘德一便带领着调查组来到了工兵营,连夜组织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专门讨论如何为这次事件定性的问题。

按照刘德一的本意,是要将王杰当作舍己救人的模范人物进行上报的,然而,会议的发展,却让他有些始料未及。

在会上,有的调查组成员提出了一个让人惊诧的猜想:导火索之所以会自燃,有没有可能是王杰自己动了手脚?

听了这句话,1连连长和指导员当即提出了反对意见,以他们对王杰平日里的了解,他绝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然而,这些调查组成员所提出的问题,却又让在场的所有人无法回答——

其一,在事件发生的当天清早,王杰独自去了训练场,虽然他事先说过要去检查装备,但毕竟无人见证;

其二,王杰生前曾12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但都未获通过,在失望之下,他有可能会做出这种不理智的选择,想要制造一起“英勇救人”的事件,只不过由于操作失误,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这样一来,会场便僵持了起来。王杰的领导和战友坚持他是舍己为人的英雄,却又解释不了导火索自燃的问题;调查组提出的说法虽然基于猜测,却又有鼻子有眼,让人不得不产生怀疑。

作为会议的主持人,刘德一更是左右为难:说王杰是英雄,很多问题无法解答,但要说王杰是蓄意制造事件,别说查无实据,在情感上他也接受不了。

经过一番权衡,会议终于得出了结论,将这起事故定性为“由于违反操作规定而导致的责任亡人事故”。

这一结论虽然否定了王杰蓄意制造事件的可能,但“违反操作规定”的说法,却将王杰直接当成了事故的首要责任人,从技术骨干一下子成为了反面典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杰

在向师党委进行汇报时,刘德一的心里十分沉重。他隐隐地预感到,这个结论将会引起一场风波。

刘德一的预感很快变成了现实:当这一结论公布后,王杰的战友们都感到不可思议,信件如同雪片般飞进了师政治处,全都是反映王杰平时的优秀表现,为其打抱不平的。

更让刘德一感到震撼的,是张楼公社乡亲们的声音——12名被王杰救下的民兵和人武干部联名上书:“王杰教员是为我们而死的,不能冤枉他呀!”

而张楼公社书记更是冒着“犯错误”的风险,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请求将王杰同志安葬在我们公社,不管结论是什么,我们都会将他当成英雄下葬!”

战士和乡亲们的呼声,让刘德一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情绪中。他不断地反问自己:“我是不是办了一件错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毅将军

就在这时,刘德一偶然间遇到了济南军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崔毅,便将这一事件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听了王杰的事迹,崔毅也大为震撼。他说道:“这件事不应该用常规的眼光来看,要说是事故,那雷锋同志的牺牲不也是事故?”

刘德一为难地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但结论已经上报到军区司令部了......”

崔毅摆摆手,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觉得不要有顾虑,错误的结论可以改正嘛。我建议你们还是要重新调查这件事,如果王杰同志确实是英雄,我们就应该为他正名!”

在崔毅的支持下,刘德一向师党委提出了重新调查要求,并专门请来了工兵专家,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全面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展重新调查时的现场照片

经过几十天的全面调查,专家的分析结果终于出炉了——通过分析现场遗留的爆炸残留物质,可以确定,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拉火管过期,作为保险装置的拉火栓失效导致的。

更重要的是,王杰在发现导火索意外引燃时,完全可以就地后仰、或者转身卧倒,就能够有效避开致命杀伤,但他却选择了用血肉之躯来保护身后的民兵,这完全是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

至于王杰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刘德一在王杰留下了20多册日记本里找到了答案——

在思考理想、前途和幸福时,王杰这样说:“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

在谈及军人使命时,王杰这样说:“是共产党员哪能不视死如归,做革命军人岂能管个人安危。”

在立下个人志向时,王杰这样说:“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

读完王杰的日记,刘德一再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带着调查报告和这些日记,向师党委勇敢地说出了他一直想说的话:“对于王杰同志的结论,一定是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当为他恢复名誉!”

刘德一的调查结果,得到了师党委的高度重视。随后,一份新的报告便寄送到了崔毅的手中,崔毅又将报告转给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李耀文,建议大力宣传王杰的先进事迹。

崔毅的报告很快得到了批准,王杰也随即被确认为革命烈士,并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1965年9月6日,王杰同志的追悼大会重新在江苏徐州召开,上至解放军总部机关、下至当地人民代表共7000余人参加了追悼会。

在追悼会现场,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政委黄志勇送来的挽联高高飘扬:

“毫不利己实一心服务人民,临危不惧真人民英雄本色”

随后,王杰的故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传扬开来,不仅传遍了千家万户,更传进了中南海里的菊香书屋。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会议中高度赞扬了王杰舍己救人的精神,并说道:“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杰烈士之墓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从这时起,王杰的精神,就和这句简单明了的口号一起,永远留在了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在66年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然而,当我们怀念英雄王杰时,我们也应该记得,刘德一、崔毅、还有许许多多的战士和百姓,为了英雄的身后名,曾经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让我们相信——为人民付出一切的人,人民永远记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