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49年,中华大地上的主题词,应当是“胜利”和“希望”——

一个个“美械兵团”灰飞烟灭;一座座城市迎来解放;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提上日程......一切都预示着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诞生。

然而,硝烟散尽并不意味着和平,在隐秘战线上,战斗可能刚刚开始......

今天,衔笔就来讲讲发生在72年前的一段往事。

看更多历史故事,请关注@

1949年9月初的一天——也就是兰州解放仅仅几天后——兰州市军管会的办公楼里,一场简单又隆重的宴会正在举行。

说它简单,是因为宾主双方加在一起也只有30多人;说它隆重,是因为出席这次宴会的,不仅有兰州市军管会主任张宗逊,还有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

彭老总对类似的场合一向没什么兴趣,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他今天之所以来参加这个宴会,是因为到场的嘉宾很特殊——他们是志愿参与抢修兰州铁桥的24名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兰州市军管会组织这场宴会,不仅仅是为了感谢这些人的辛勤付出,更展现出了一个重要的态度:新生的人民政权会以最大的热情,欢迎所有愿意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的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军向兰州铁桥发起进攻

正因如此,在宴会上的彭德怀心情很好,不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还频频举杯敬酒,引得会场气氛很是热烈。

然而,就在宾主尽欢的时刻,一起突如其来的事件,大大地搅了彭德怀的兴致——

宴会刚刚结束,军管会的一名参谋便急匆匆地走进会场,向张宗逊和彭德怀报告:一位中年男子闯进军管会办公室,声称有个解放军团政委从他手里骗走了5两黄金,还有香烟、名酒等贵重物品,要让军管会为他主持公道。

听完参谋的汇报,彭德怀的两条浓眉拧了起来:“怎么回事?详细说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画像

原来,这位中年男子姓马,在兰州城里开了一家清真饭馆,靠着诚信经营,生意还算红火。

虽然衣食不愁,但马老板还是有一块心病,就是自己的独生儿子马光业

这个马光业打小便调皮捣蛋,对读书学文毫无兴趣,寻衅滋事倒是无师自通,14、5岁便辍学在家,与一群地痞流氓厮混,成了人人见了头痛的小霸王。

儿子如此不成器,马老板自然是痛心疾首,便免不了三天两头地用“竹板炒肉”招呼马光业。

马老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但马光业可不这么想。抗战胜利后的一天,在挨了父亲一顿胖揍之后,马光业离家出走,跑到“马家军”里当了兵。

马光业这一走,马老板后悔不迭,老婆更是连哭带闹,搞得他整日里唉声叹气,只得祈求神明保佑,让儿子能在战场上保住一条命。

也许是马老板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一年多之后,马光业所在的部队被解放军歼灭,他只得狼狈地跑回了家。

儿子的归来,让马老板喜出望外。他不仅花钱抹平了儿子开小差的罪名,还给他在市府运输处谋了一份卡车司机的职业,盼着儿子能够改过自新,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 卡车司机绝对是个吃香的职业

然而,马老板的希望又一次落了空——当了一年多的兵,马光业别的没学会,却染上了酗酒的毛病,一喝醉便打架闹事,让马老板操碎了心。

马老板的纵容,使得马光业更加无法无天:兰州解放后的第二天,在朋友家喝酒的马光业又犯了浑,当场便打伤了两个人。

就在马光业发酒疯的当口,巡逻的解放军战士恰巧经过,直接将他送进了专门管束教育坏分子的集训队。

得知儿子被抓,马老板麻了爪,连忙四处托人说情,可得到的回应却相当一致:“如今是新社会,原来那一套都不灵啦!”

正当马老板六神无主时,有人给他介绍了一名解放军的“团政委”。据说这位政委名叫姜志清,红军时期便参加了革命,资格老、人脉广,如果他能出面说句话,马光业多半就能放出来。

听了这个消息,马老板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在饭店里设下好酒好菜,请这位“姜政委”赴宴。

当天晚上,穿着一身崭新军装的“姜政委”果然如约而至。酒足饭饱后,“姜政委”说道:“你儿子的事情我知道了,集训队的教导员原先是我的兵,我给他递个话还是很容易的......”

见“姜政委”愿意帮忙,马老板夫妇自然是千恩万谢,可话还没说完,“姜政委”又开了口:“不过呢,集训队毕竟不归我管,要让他们放人,上上下下,免不了要打点一下嘛!”

听了这番话,马老板不禁有些犯嘀咕:都说共产党不兴请客送礼,怎么也要来这一套?

见马老板迟疑,“姜政委”故作神秘地说道:“有件事不怕告诉你,为了维护治安,最近军管会要收拾一批民愤极大的坏分子。你儿子在‘马家军’当过兵,又一贯寻衅滋事,我看他怕是过不了这一关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家军士兵

“姜政委”的这一番话,把马老板两口子吓得不轻。他连忙找出根5两重的金条,又搬出一箱“西凤”、两条好烟和几盒高档点心,恳求“姜政委”务必要帮忙把儿子捞出来。

“姜政委”走后,马老板一直提心吊胆地等待着消息。可到了第3天,他却收到军管会公安处的通知,说马光业已经被转到看守所关押了。

这下马老板彻底慌了神,连忙派伙计去找“姜政委”询问情况。可找来找去,这个姜政委却彻底没了踪影。

直到这时,马老板才知道上了当,便直接来到了兰州市军管会喊冤告状。

听完案情,彭德怀猛地一拍桌子:“这还了得!张主任,这件事你说怎么办?!”

张宗逊沉吟片刻,说道:“说实话,我不太相信咱们的干部会做出这种事,但现在任何情况都有可能,我马上让公安处去调查!”

彭德怀点点头:“查!一查到底!要是我们的干部做出这种事来,必须严肃处理,枪毙都不为过!如果是有人冒充,务必把背景调查清楚!”

张宗逊站起身来:“老总你放心,这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在张宗逊的直接过问下,一个精干的5人调查组迅速成立起来了。调查组组长名叫劳胜焘,曾经在中央社会部、延安市公安局任职,与号称“红色福尔摩斯”陈泊并肩战斗过,侦查经验相当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色福尔摩斯”陈泊

经过一番比对,调查组确认,在第一野战军营以上干部中,就没有叫做姜志清的人。为确保不留死角,调查组兵分两路,一边继续在内部查找嫌疑人,一边则由劳胜焘带领,从马老板身上入手,追查“姜志清”和中间人的蛛丝马迹。

据马老板回忆,那位中间人自称姓林,40岁左右年纪,是店里面的一位顾客。他是在吃饭时,偶然听到了马老板夫妇商量搭救儿子的事情,便自告奋勇,为他们介绍了那个“姜政委”。

听完马老板说明情况,劳胜焘等人不禁有些失望:“这么说,这个中间人你并不认识?”

马老板也是一脸懊丧:“唉,我是病急乱投医啊!”

劳胜焘并不死心,追问道:“好好想一下,关于这个人,你还有什么其他印象?”

马老板冥思苦想了一阵,突然一拍大腿:“想起来了!那天店里还有几个老主顾,其中有个人和这个姓林的打过招呼。那个人姓燕,好像是个药材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药铺

有了这条线索,追查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劳胜焘等人分头走访了城里的几大药铺,很快就找到了这个药材商。据这位药材商供称,这个中间人根本不姓林,而是姓武,曾在兰州西门带子巷一带居住,两人经常在一家茶楼里遇见,就成了半个熟人。

调查组又赶到带子巷一带走访,得知此人名叫武高贵,曾经在带子巷开了一家武馆,只不过早就关了门,人也不知搬去了哪里。

好不容易得来的线索,就这样断掉了。调查组成员正在郁闷时,负责内部追查的两名侦查员回来了,当他们问清情况后,其中一名曾长期潜伏在兰州市警察局里的侦查员乐了:“武高贵啊!我认识这个人,是个地痞,解放前还给警察局当过眼线,就住在宝德巷!”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劳胜焘连忙带人赶往宝德巷。经过秘密走访,他们得知武高贵的确住在这里,但已经好几天没有回来了。

虽然没有找到武高贵,但调查组成员们仍然松了一口气。他们认为,案情已经非常清楚,肯定是武高贵伙同他人骗取了马老板的钱财,然后畏罪潜逃了。如今最重要的是通缉武高贵,至于调查工作,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了。

然而劳胜焘却不这么想,他分析道:“5两黄金虽然不是小数,可也不是什么巨款。如果武高贵的目的是求财,费了这么大工夫,只弄到这么一笔钱就逃跑,这合理吗?”

劳胜焘有理有据的一番话,引得侦查员们纷纷点头称是:“这么说,可能还有人受骗上当?”

劳胜焘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这可不好说,但我总觉得,这件事恐怕还没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5两金条

果然不出劳胜焘所料,几天后,马老板又找到了调查组,声称有一个记者找到了他,要采访这起诈骗案。

这个突发情况,让调查组成员有点摸不着头脑:武高贵还没找到,怎么又跑出个记者来?

据马老板讲,前一天晚上,有一位自称名叫汪滠[shè]的年轻记者找上门来,向他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要写篇文章登在报纸上。

这名记者走后,马老板越想越不踏实,便跑到调查组来汇报情况了。

送走马老板后,劳胜焘向军管会宣传处询问了情况,很快便得到了结果:这个叫汪滠的年轻人的确是个记者,曾在一份名为《西北生活报》的花边小报供职,只不过在兰州解放前夕,这份小报已经停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花边小报

这下问题就有些复杂了——一个无业记者,为什么会关注这件事呢?即便写出来又能登在什么地方呢?

劳胜焘还没有来得及理清头绪,宝德巷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武高贵回家了!

这个消息让调查组成员都兴奋了起来,劳胜焘马上派了3名侦查员前往宝德巷,准备将武高贵捉拿归案。

然而,当侦查员们进入武家时,见势不好的武高贵仗着一身武艺,猛地撞开侦查员,几下子便攀上了房檐,想要越房逃跑。

为了阻止武高贵,一名侦查员顾不上思考,掏出枪来,瞄准了武高贵的小腿便开了枪。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侦查员开枪的瞬间,武高贵抓住的一块瓦片松脱了,他整个人随之往下掉落,这发子弹不偏不倚地打中了他的背心,当场便一命呜呼了。

发生了这种意外情况,劳胜焘又急又气——不仅是因为好不容易接上的线索又断掉了,更重要的是,武高贵被击毙的消息一旦传开,必然会惊动他的同伙,追查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思索了片刻,劳胜焘当机立断,一面派人在宝德巷一带贴出布告,宣布了武高贵在兰州解放前的种种劣迹,却刻意隐去了他骗取马老板钱财的事情,以此稳住他的同伙;一面派人盯住汪滠,务必要搞清楚这两件事之间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安老照片

两天后,派去盯梢的侦查员兴冲冲地跑了回来,将一个大信封和一个蓝布包裹递给劳胜焘:“有重大情况!”

原来,这天上午,窝在家里的汪滠出了门。蹲守在他家附近的侦查员立即跟了上去,一直跟到了一家大车店。

见汪滠进了店,侦查员便在对面的一个茶摊坐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大车店的门口。

让他没想到的是,过了没多久,一名解放军干部打扮的人也进了大车店。片刻之后,这名“解放军干部”就和汪滠一起走出了店门,两人简单说了几句话,便分开了。

这下侦查员犯了难,他飞快地琢磨了片刻,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汪滠,改盯这个“解放军干部”!

这名“解放军干部”离开大车店之后,来到了兰州城里的一家印刷社,将一个信封交给老板后,便径直走进了印刷社附近的一个废弃院落里。

侦查员在院外等了半晌,见这人迟迟不出来,心知不妙,便大着胆子冲了进去——屋里除了一地的碎砖破瓦,哪里还有人影?

侦查员懊丧地在屋里转了一圈,居然在碎砖瓦下面搜出了一个蓝布包裹,打开一看,正是那名“解放军干部”所穿的军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车店

又冒出一个“假解放军”!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侦查员连忙回到印刷店,向老板出示证件后,收缴了那个信封,便急匆匆地赶回了调查组。

劳胜焘打开信封,里面放着的正是汪滠所写的“报道”。读着读着,劳胜焘的眉头便拱起了一个“川”字——文章完完整整地描述了马老板被骗的过程,但全篇始终没有提到“姜志清”身份可疑的问题,而是一直称呼他为“解放军某团政委”。

劳胜焘清楚地意识到,如果这篇文章流传开去,无疑会对解放军的形象造成严重的损害。这篇所谓的“新闻报道”,实际上就是一份不折不扣的反革命传单!

到了这一步,案件的性质终于搞清楚了。劳胜焘当即下令,严密监控大车店,并迅速逮捕汪滠和那名“解放军干部”。

经过一番搜捕,汪滠顺利归案,而那名“解放军干部”却仿佛得到了什么消息,跑得无影无踪了。

对汪滠的审讯,是劳胜焘亲自进行的。然而,劳胜焘没想到的是,面对这些证据,汪滠反倒喊起了冤枉,说这篇文章,是“解放军领导”安排他写的。

劳胜焘目光犀利地盯着汪滠,问道:“什么解放军领导?说清楚!”

据汪滠交代,自从《西北生活报》停业后,他就一直赋闲在家。前两天,他偶然遇到了两名“第一野战军宣传部的领导”,听到他们在商量办报纸的事情,他便上前毛遂自荐,想要报名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的解放日报

这两位“领导”简单了解了他的履历,表示比较满意,但还要对他进行考核,而考核的内容,就是让他去采访马老板,并特别强调,必须“客观真实”!

按照这两名“领导”的要求,汪滠前去采访了马老板。而侦查员所目击的情况,正是汪滠将稿件交给其中一位“解放军领导”的全部过程。

听完汪滠的供述,劳胜焘追问道:“你是在哪里遇到这两名‘解放军’的?”

汪滠回答道:“就在那个大车店。我很早就认识店里的老板娘,她还劝我要抓住机会呢!”

劳胜焘点点头,转头向调查员们下达了命令:“立即把大车店控制起来!”

很快,大车店的老板李福清、老板娘张大娟就被带到了调查组。

面对调查组的讯问,这对夫妇不是装傻充愣、就是闭口不言,一口咬定这一事件与自己无关。

见审不出口供来,劳胜焘便带着调查组,对大车店进行了全面搜查。在搜查过程中,一个细微的线索,引起了劳胜焘的注意——

在大车店近几天的账目上,除了住宿人员和正常的食品进出账之外,还有一笔数额极小的支出,旁边注明:晚去鸿祥旅店车费。

劳胜焘立刻派人到鸿祥旅店进行了盘查,据当晚坐班的伙计回忆,前两天晚上,的确有个外貌特征与张大娟一致的女人来到旅店,与一个陌生男子在房间里待了几十分钟后,两人便匆匆离开了。

根据这一情况,劳胜焘判断,张大娟之所以去鸿祥旅店,肯定不是男女之间偷鸡摸狗那点事,否则也不会将这笔支出写在账本上。换言之,这很有可能就是攻破它的关键所在。

果然,当劳胜焘抛出鸿祥旅店这个名字时,张大娟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

原来,这貌似忠厚的两口子,真实身份是国民党保密局兰州第14情报组组长和副组长,这个大车店本身便是个秘密交通站。

兰州解放后,两人接到上峰的秘密指令,让他们迅速在兰州实施“暗杀、爆炸、纵火、投毒以及扰乱民心在内的破坏行动”。

接到这份指令后,两口子犯了难:整个第14情报组,实际上只有他们两个人,想要搞暗杀爆炸,简直是痴人说梦。

两人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也就能干点制造、散布谣言,破坏解放军形象的事情。

正巧在这时,他们听说了马老板的儿子被抓的事情,便决定在这上面做文章——他们通过武高贵,找到了一个名叫洪曦的前马家军军官,由他出面伪装成“团政委姜志清”,从马老板手里骗取了财物。

当他们得知马老板去军管会告状后,心里暗暗得意,张大娟便按照规定,来到鸿祥旅店接头,向上峰汇报了情况。

他们没想到的是,上峰对这一事件并不完全满意,要求他们要进一步扩大影响,必须要闹到人尽皆知的地步。

两人又绞尽脑汁地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利用汪滠撰写反革命传单的主意。他们再次找到洪曦,又找来一个名为俞文彪的地痞,穿上偷来的解放军军服,给汪滠演了一出戏,再加上张大娟在一旁煽风点火,汪滠很顺利地便上了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抓捕特务

张大娟全盘交代后,调查组顺藤摸瓜,除了早已潜逃的俞文彪之外,扮演团政委的洪曦,以及他们的上峰、代号“洛水”的国民党保密局兰州工作站主任季易仿全部落网,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来自于人民的严惩。

至于被骗去财物的马老板,他的儿子在经过人民政府的一番教育后,被释放回家,老实本分了不少。

这一案件破获之后,劳胜焘代表调查组向彭德怀做了汇报。听完报告之后,彭德怀一贯严肃的脸上露出了笑意:“查清楚了就好,向办案的同志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