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未来一段时间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把握“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的关系。只有将“内循环”和“外循环”辩证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在新发展格局的框架下,重点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主导作用,注重内循环驱动、外循环助推,实现双循环互促共进,才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循环具备良好基础
在“十四五”时期,为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和引领作用,以及投资的关键和支撑作用。应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开辟投资新空间,增强市场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市场”。
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起主导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经济内循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新动能不仅包括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包括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科技创新能够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内循环的高效运转。例如,通过引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
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推动中国经济从粗放式的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向集约式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这一转变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即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内循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居民,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能力。通过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数据、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数据、信息、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优化配置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培训,促进更高质量、更充分地就业。同时,要健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城乡统一、更高水平的养老保障制度,推广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改革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降低居民债务负担。加快消费信贷健康发展,加大对新型消费、升级消费的金融支持。
二是建立适应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多元化供给体系。推动产业深度融合,通过跨界融合发展,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创新可以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大力发展既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改善需求,又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服务消费。进一步放宽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准入限制,支持社会力量增加有效供给。同时,促进商品消费升级换代,加快构建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流通体系,促进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智能家电等消费。优化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生态,扩大线上消费规模,促进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相互转化和带动。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创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支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品牌质押融资模式。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系统化和智能化建设。以消费升级、产业转型需求为导向,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投资模式,加快布局和建设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带动下游应用市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升级。同时,融合部署交通、能源、市政等设施建设。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建设方面强化防疫设施设备配套。服务业也要创新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线上线下互动,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实现产业升级。
四是营造宽松开放、激励有效的发展环境。继续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活力。加大对企业有效投资的激励,扩大企业享受亏损结转年限延长的政策覆盖面,将职工教育经费纳入税前加计扣除范围。
五是加快建设竞争有序的统一大市场。加强对行政垄断的规制,强化市场规则、监管执法的统一性,清除歧视性市场准入限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高审查约束力和透明度。
六是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的接轨程度。发挥国内需求的牵引作用,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特别是拓展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的要素价格机制,促进城乡、区域、行业间要素自由流动。通过国内市场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协同上下游,提高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水平,促进国内大循环。
七是完善市场治理的基础性制度。通过完善物权、合同、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学者李松龄认为有效的产权机制指的是能够维护要素所有权的完整性和排他性的机制。为了畅通国民经济生产环节,必须形成和完善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即建立和完善要素所有权完整性和排他性的制度安排。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应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牵头制定满足市场需要的标准,并加大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引用标准的力度。同时,全面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应用。
“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内循环已经具备良好的物质基础。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具有规模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多样。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我国具有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生产体系,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可以说,我国纵深广阔的国内大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依靠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依靠内循环驱动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具备良好的现实基础。
外循环呈现新态势
新质生产力带动的国际产能合作,有助于提升世界各国对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的认可度,改善和重塑我国出口商品的整体形象。同时,这种合作能够拓展中国的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应用场景,逐步形成与国内产业链紧密相连的跨境研发、生产和经营网络,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的全球影响力。这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内循环,也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外循环。全球生产网络变得异常复杂,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外循环。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兴起,全球生产网络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转变为消费者手中的最终产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全球生产网络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刻画,分别为价值链的分拆、增加值的地理分布以及跨国公司所主导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全球生产网络虽然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也有一定的脆弱性。在不确定性的外部冲击下,这种脆弱性可能会被放大。只有依托技术突破和生产要素创新配置,才能更好占据产业结构和全球价值链的顶端。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反全球化思潮涌动,让全球生产网络所面临的冲击从强度、范围以及持续性等方面堪称前所未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后,外循环中的全球生产网络所呈现出的新态势更加明显。经济全球化的历史经验表明,全球经济出现新态势时,会有更多要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构和重塑,这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国际生产网络重塑进程中实现引领,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创新分工,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以往依赖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一些缺陷,包括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外资依存度过高、经济安全风险大、关键核心技术受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巨大、内需亟待开拓等。这就要求经济体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须从外向型经济转向内需增长型经济,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挖掘内需潜力,中国才能最终迈向高收入国家。
首先,借助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表,现有研究对贸易增加值的分析表明,价值链通常是区域性而非全球性的。价值链的区域性特征在东亚和北美进一步凸显。价值链分拆程度以及增加值地理分布取决于生产网络是全球性的还是区域性的。其次,新工业革命关键技术发展将会进一步改变“微笑曲线”的形状。机器人、人工智能、供应链数字化以及增材制造(即3D打印)是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强调了无形资产在价值链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上游的研发和创新以及下游的市场营销和信息资讯等,使附加值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转移。最后,重构国际生产网络的速度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政策环境。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经济合作中碎片化发展势头等,都给国际生产网络带来了额外压力。虽然数字化手段具有包容性,允许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但是数字化也会拉大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增加值差距,使价值链升级和赶超更具挑战性。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通过引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许多产业已经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和产业体系。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总之,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逄锦华,宏观经济研究员。中经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企业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委员会会员。
注:文章表述论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投稿邮箱:cfsdzzs@yeah.net
编辑部热线:028-61068999
杂志展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