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一天,毛主席在家中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面对这位客人,主席不仅一改往日的严肃,还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

得知老班长拒绝中央给其安排的职位后,毛主席一脸凝重道:“听说你之所以不想留在部队,是想回去‘还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班长默默点了点头。

这位老班长和毛主席究竟有什么关系?主席所说的“还债”又是什么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红军初相识

毛主席口中的这位老班长名叫李开文,是安徽金寨人,比毛主席大六岁。

李开文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中,由于教育落后,他并未像其他革命人士一样,从小就怀揣革命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老百姓们深受地主阶级压迫,大部分像李开文这样的穷苦人民,只看重一件事,就是吃饱饭,活下去。

而那些远大的梦想,他们是没时间,也没精力思考的。

因此,在李开文的前半生中,他一直为生活而奔波着,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干苦工,养活弟弟妹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自己娶妻生子了,他又开始独自撑起家庭的重担,每天没日没夜地干活。

太过劳累的时候,他也会埋怨老天爷,为什么会给他这样的出身?

他并未发现自己身处于一个病态的社会,只将眼前的困境归结于自己命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外面所发生的一切巨大的变革,他也一概不知。他不知道清政府为何会倒台,也不知道皇帝为何会退位。

更让他疑惑不解的是,那些人口中的“革命”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只能默默祈祷着,下一个“领导”能对老百姓好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村中就来了一群穿着军装的军人。他们的帽子上衣服上都绣着红色的五角星,从别人的口中李开文得知,这支部队叫红军。

李开文见过的军队不少,有地主的保卫团,还有国民党的军队,不过这些军队每次到村里来不是抢就是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开文以为红军也是这样的,于是他们一进村子,李开文就急忙领着妻子和孩子躲进了家中,并将门和窗户关得紧紧的。

然而,李开文与家人在家中躲了许久,也没听见外面有什么动静。

于是他们将门打开了一条缝,查看外面的情况。

只见红军战士们正在外面修路,打扫街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渐地,包括李开文在内的所有村民都感觉到,这支部队和以前的部队不一样。大家纷纷放下了戒备,走出了家门。

红军的一个领导见村民们逐渐接纳他们了,于是特意在村中召开了一次会议,感谢村民们让部队在这里驻扎。

红军战士们既礼貌又热情,谁会不欢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后来的日子里,红军不仅帮老百姓们赶走了地主和恶霸,还给乡亲们分了地。

李开文大为震撼,他见过为地主工作的部队,也见过为国民政府工作的部队,还真没见过为老百姓工作的队伍,而且他们还不要任何报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李开文为了感谢帮助他们的红军,特别挑了地里的两个西瓜送到了营地中。

战士们体谅他搬过来太辛苦,于是就塞给了他两个银元,表示要买下来。

李开文哪会要,这本来就是他的一点心意。

见李开文不要钱,战士们死活不愿意将西瓜收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为了让战士们吃上西瓜,李开文才无奈收下那两枚银元。

看着红军战士们对百姓们无私奉献的样子,李开文心中涌出一股热流,他不禁想,也许这就是他们所谓的“革命”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红军在一起的日子,是乡亲们最幸福的日子。

但好景不长,战火很快就蔓延到了这个小山村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的决心

此时,乡亲们已经与部队有了紧密的联系,他们自主成立后勤部门,为前线的战士们传送物资,救治伤员。

李开文也忙前忙后,为战士们送粮食、做饭,保障他们能完成战斗任务。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我军的战斗力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敌军很快就又调集重兵朝我军攻来,最后我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

得知红军要走,乡亲们纷纷流露出不舍的表情。

与战士们相处的这些日子里,乡亲们早就将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兄弟。这一别,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拿出家里的粮食,要送给红军,但战士们却依旧没收。

红军离开后,李开文却发现,村中还留下了几个重病的伤员。

原来是伤员太多,抬担架的战士不够,为了提高行军速度,部队才不得已将他们留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伤员却也没打算久留,因为他们知道敌人很快就追过来,他们留下只会拖累百姓。

于是他们不顾乡亲们的劝阻,坚持要离开。

就在这时,李开文带着几个人站出来道:“既然部队人不够,那我们几个就当担架员,抬着他们回到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李开文与村里几个壮汉就充当起了担架员的角色,抬着几名伤员就离开了村子。

李开文走时,他的儿子在后面拼命地喊爸爸,可他一眼也没往后看。他知道,他这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了,他怕他回头就会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妻子心有不舍,但却很支持他的选择,他们都是受到红军恩惠的人,应该为红军做点事的。

虽然她已经泪流满面,却依旧紧紧捂住儿子的嘴,只为了让丈夫安心离去。

就这样,李开文在他三十二岁时,离开了生活大半辈子的家乡,正式开启了他的从军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开文等人赶上部队后,就正式加入红军,成为了一名战士。

由于李开文没有战斗经验,只会做饭,于是组织便安排他进了炊事班,让他负责给部队做饭。

部队里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孩子,和李开文的儿子一样大的年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开文便将这些战士当成自己的孩子,细心地照顾着。

为了给他们补充营养,李开文特意在部队中养了一只羊,隔一天就会给他们送羊奶喝。

长征开始后,李开文也一直跟在队伍的身后,专门帮助那些走不动的,或者因重伤落伍的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管着部队的粮草,本来是最不缺吃的那个,但这一路下来,他却成了最虚弱的那个。

原来每次找到粮食,他都会先分给其他战士,而他自己则是能忍就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甚至三天三夜都吃不到一点东西。一次行军途中,他突然昏倒了,战士们用水冲了一碗小米灌给他,他才缓缓醒过来。

李开文的事情感动了所有战士,久而久之,不管职位多高的领导,都会尊称他一声“老班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毛主席的革命友谊

长征队伍顺利到达延安后,李开文就被调到了中央红军,担任中央组织部的炊事班班长。

从那时起,李开文便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当起了炊事员,而且一当就是十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第一次来中央时,李开文是有些紧张的,他知道毛主席是湖南人,爱吃辣,所以每次做饭时都会特意给主席做道辣菜。

但当时根据地被敌人包围,辣椒也是珍贵的粮食,毛主席得知李开文的举动后,便立即制止了他的这种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时起李开文便知道了,毛主席一直将自己放在与人民相同的位置,从来不搞特殊。

后来他给主席做的饭也就和其他人一样了,其他战士吃什么,主席就吃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主席日理万机,有时忙起来根本顾不上吃饭。李开文怕主席饿着,因此每次见不到警卫员过来拿饭,他就经常亲自给主席送去。

有年冬天下大雪,饭菜做好了,主席身边的人迟迟不过来。李开文怕饭菜变冷,于是又一次将饭送到了主席的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主席正埋头工作,他一抬头,就看见了冒着大雪给自己送饭的李开文。

他连忙起身将李开文迎进来:“老班长,天这么冷,您怎么又亲自来了呢?”

李开文被冻得瑟瑟发抖:“我不来,这饭都要凉了,主席,您再忙也要注意身体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着李开文半带抱怨的关怀,主席不但没生气,反而感到了一阵温暖。他见李开文穿得的太单薄,于是拿了一件自己的外套送给他。

李开文不愿收,毛主席便道:“老班长,您就别跟我客气了,你若是生病了,我可就再也吃不到你做的红烧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毛主席这么认可自己的手艺,李开文又欣喜又感动,最后在毛主席劝说下,他收下了那件衣服。

后来敌人对延安实行经济封锁,毛主席带着大家搞起了大生产。李开文也加入到劳动中,为大家编了上千只草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做的草鞋,不仅毛主席穿过,其他领导和战士也穿过。后来毛主席还亲自给他写了一张奖状以示嘉奖。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为李开文安排了天津糖厂副厂长的职位,然而,李开文却拒绝了。

他向中央表示,自己想回到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得知后,在家中亲自接待了李开文:“老班长,听说你不愿意留下,是想回家‘还债’?”

李开文点点头道:“是啊,我当初离开家乡一走就是十几年,不知道家人现在过得好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多年,我亏欠他们太多了,现在好不容易仗打完了,我现在只想回去,和他们团聚。”

毛主席点点头道:“我理解你,既然你不愿意留下,那我也就不勉强了。你回去以后,可千万别忘了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李开文的离开,毛主席是不舍的。李开文陪伴了主席这么多年,主席早就将他当作了家人。

李开文也红了眼眶:“主席,您放心,以后我会经常回来看望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李开文便回到了安徽老家。只是他多年杳无音信,妻子以为他已经牺牲了,所以早就带着孩子改嫁了。

李开文得知后虽然心里难受,却并未再打扰他们。之后他便来到向山寺粮站担任了站长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他工作勤恳,粮站越办越好。1956年,李开文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来到北京接受表彰。

在这里,他与毛主席终于相逢。主席一见到便热情地迎了上去:“我们的老班长回来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着熟悉的称呼,李开文流出了两行热泪,他紧紧地握着毛主席的手道:“主席,我回来了,我真想念您!”

在革命年代,还有很多像李开文这样默默无闻的战士,与亲人分隔几十年,为军队付出了一生甚至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正是感受到了毛主席这样的好领导的关心与爱重,才能坚持这么多年,无怨无悔。

战士们与主席的情谊是无价的,也是令人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