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源于远古新石器时代的“玉文化”,犹如一条璀璨的文化长河,独树一帜地贯穿于中国文化的浩瀚星空,成为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璀璨明珠。中国人视玉为天地灵气之凝华,赋予其超越物质本身的深远象征——它是“宁为玉碎”的坚贞不屈,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和谐愿景,是“润泽以温”的无私大爱,更是“瑕不掩瑜”的高洁风范,每一面都映照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的黄土尘封之下,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墓的惊世发现,让756件玉器重见天日,其中多数源自遥远的新疆和田,尤其是那三件羊脂玉雕,细腻温润,犹如历史的低语,诉说着“取玉于昆仑”的古老传说。甲骨文中的只言片语,更是确凿无疑地证明了早在商代,西域美玉已跨越千山万水,融入中原文明的血脉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悠久的史前篇章中,原始社会的玉图腾时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先民的精神世界。彼时,玉石不仅是自然界的瑰宝,更是被赋予了神秘力量的圣物,被尊为沟通天地的媒介,其温润的质感与纯净的色彩,既是视觉的盛宴,也是心灵的慰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民们以非凡的智慧与巧手,将玉石雕琢成栩栩如生的鸟兽图腾,以玉雕为信物,凝聚族群,图腾崇拜中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玉,不仅是装饰品,更是权力的象征、信仰的寄托,围绕它展开的巫术礼仪,是远古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生动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田玉”,这源自昆仑之巅的瑰宝,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孕育于海拔3300-46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昆仑山下的先民便以非凡的勇气与智慧,开采利用这些宝玉,并沿“玉石之路”将其文明之光播撒至东方大地。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这两条流淌着玉石传说的河流,至今仍诉说着和田玉与中原文化不解之缘的古老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代晚期,殷墟文化的辉煌让玉器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妇好墓中出土的玉器,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静默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与精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龙盘旋,玉凤展翅,每一刀一琢皆透露出匠人的虔诚与技艺的精湛,它们不仅是礼制的象征,更是艺术与信仰的完美融合。琢玉业在此时期已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殷王室更是引领风尚,将琢玉技艺推向了巅峰,展现出中华先民对美的极致追求与创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自新疆的玉石在中原开花结果,这是我国古代西域和中原地区物质和文化交流的有力证明。这不仅是物质交流的见证,更是文化融合的象征,展现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伟大胸怀。无论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坚韧,还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都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品格。(王建安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