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谷趋势研判团队出品 | ID:zgtrend


当下有三个变化,正在影响你手里的房子,你子女的教育和职业前景,以及你周遭的生活环境,覆盖每一个人。

而看懂这一变化本质的人,恐怕极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正在经历什么?我从三个侧面来描绘一下。

第一个侧面,房产。

这是国内不同级别城市,近一年的房价走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已经是较为保守的数据,但也能体现一些趋势变化。

过去这一年,全国各地房价都在跌,而且一线城市的跌幅普遍大于二三四线

近二十年,北上广深房产都是国内最保值、最有确定性的的资产。

所以这一变化击碎很多人的信仰。

这是第一个侧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侧面,教育。

最近网传,“武大建筑学大一新生集体跑路,原本四五十名学生,转专业后只剩4个人,学院教授人数直接反超学生”。

虽然经过查证,消息的来源不明,很可能是假消息,但网友的讨论依然沸腾,主要的原因是——

现在高校的土建类专业,是真的崩了。

——C9高校西安交大,2025届本科毕业生预计5719人,其中建筑学只有24人,而土木工程专业仅有3人。 ——985的四川大学,2024年土木和建筑专业转专业人数,高达上百人。 ——拥有全国前十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湖南大学,2022年土木工程学院转出98人,无1人转入。 ——知名985山东大学,已经打算把土木工程专业直接取消了。

土建类专业遇冷,答案也很简单。

大基建和地产的不经济,将土建类专业的需求直接打到谷底。

地产前文已经说了,不用赘述,现在“铁公基”也越来越养不起。

前阵子六大部委联合印发《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指出:

政府投资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应当依法严格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落实资金来源,加强预算约束,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禁为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违法违规举债,不得增加隐性债务。

这意味着,地方上很多市政项目,包括地铁、有轨电车、城市道路等,都被划上红线。尤其是收益率覆盖不了债务本息的基建,可能通通要被砍掉。

除此之外,其他动作也紧锣密鼓:

1月,国务院直接“喊话”:12个高风险债务省份,需全面暂缓基建项目; 6月,财政部剑指”大维修“,给出144亿元以内的补贴,支持上海、杭州、成都等15座城市的城市更新; 7月31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将“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作为四大行动之一;

从大基建时代,进入大维修时代当下地方的主旋律是过紧日子,要全力化解债务,可持续发展

这是第二个侧面,从产业变化对个人教育和职业前景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侧面,户籍。

两个月前,《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印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文件没有引起媒体大范围议论,但实际上意味着,横亘几十年的户籍“高墙”,一朝轰然倒塌

五年之内,绝大多数城市的户籍制度将彻底消失,你小孩的学位,你的医疗资源,将与更多外来人口共享。

《计划》中有一句话,要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以前的措辞都是“试行”,这一次明确改为了“推行”,强度和力度不言而喻。

相信以后除了少数几个超级城市,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租房落户,享受本地市民待遇。

跟户籍制度密切相关的,是国内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长期以来,国内城镇化思路一直有两种路线之争:

一种是发展中小城市,让农民工朋友在县城里就实现就地城镇化。

另一种是发展大城市,人口从500万的变1000万,1000万的变2000万。

过去这两种路线一直维持微妙的平衡,因为各有其利弊。

集中发展小城市,会导致经济规模效益无法最大化;而集中发展大城市,则会造成人口全部挤在沿海产生各类城市病。

如今,试行变成推行,意味着零门槛落户必将席卷各地,小城市的人口加速流入大城市。

紧接着,本来跟户籍人口绑定财政资源、土地资源,现在转为跟常住人口挂钩,资源的流向从固定变流动。

这意味着大城市流入的人口越多,能拿到的资源也就越多,未来会钱随人走、地随人走,城市之间会剧烈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产、教育、户籍,每一个侧面单独拿出来,都牵一发动全身,如今集体发生转变,这背后反映的是什么?

这实际上是40年一遇的大拐点、决策思维的大拐点在各方面的投射。

这个拐点是什么呢?是当下核心圈层目标的变化,核心KPI的变化。

7月末那场重要会议,我通读2万多字的文稿,观察出一个最重要的转变。

之前的 40 年,最核心的目标是 GDP,是经济发展。日后的规划和方案,基本上所有的事都围绕这个来,比如翻两番,比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而增长最重要的抓手,就是房地产。包括上游的钢筋水泥砖头,下游的家电厨卫、教育商超消费,以及始终围绕整个产业链的银行贷款。

那一块块砖头,是几十万亿资金流的载体,是社会经济的血液。

所以那个时段,不管口头上再怎么喊调控,行动上,比如土地啊金融啊,都是围着房地产在转,前面提到的教育和择业、户籍和城镇化策略,也都是核心KPI的结果。

但这已经是过去式。这几年我们感觉到宏观模式有了巨大变化,本质上是核心 KPI 变了。

工业化和制造业变成新核心,房地产必然要被边缘化,我称之为第二次工业化。

核心目标,从GDP转向第二次工业化,影响极为深远。

第一次工业化,是靠工农剪刀差,农业的资源向工业领域倾斜,才能在一穷二白的状态下建立工业体系,是依靠举国体制。

第二次工业化,要想快速建立,依然在用类似的举国体制,集中资源到制造业。所以我们看到金融、人才、产业资源等,都在密集地往这个领域投。其他领域的发展要为这个核心 KPI 服务和让路。

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时代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个人怎么办?

第一,不要all in,要有更多的配置意识和分散意识。

很多策略其实是可以去规避和对冲风险。

比如说日本,都知道日本有迷失的30年,但是它能够保持比较高的生活质量,比较富裕的状态,一个原因是确实老底比较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日本实际上是一个全球投资非常成熟的国家,它本身经济不增长,但是它参与到中国,欧洲,美国,去收获其他国家的红利。

如果你看日本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实际上是不行的;但是看GNP,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只要是日本人获得的收益都算,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这个数据是很好的。

这就是视野放到更广阔的地方,所带来的改变。

第二,对新趋势要有认知。

很多朋友说现在很迷茫,不知道投资什么东西,楼市现在肯定是没有机会,股市的波动也很大。

那投资什么呢?这个就需要认知层面上的升级,不是过去那样躺着就可以挣钱。

对趋势要有前瞻,更新自己的认知。

比如,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制造业正在向东南亚、南亚迁移,这意味着全球产业链格局的重组,利益的重组,发展机会的重组。东南亚进而获得了双重对冲的优势(中国经济好,东南亚享受红利;中国经济不好,东南亚承接更多转移出来的产业)。

这些认知,能给你带来更广阔投资的空间。

第三,押注永恒不变的东西。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说过一段话,很多人去问十年后什么会变,却很少有人去问十年后什么还不会变。

亚马逊恰恰就是去找不变的东西。比如人们对于低价、高质量、快速送达、品类丰富……这些东西的追求永远不会变的,那么我们尽量去满足,企业就会很有价值。

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启发的一个思维,去找不变的东西,找确定的东西。

比如我们看好一个房产,其实抛开各种各样的上层建筑的因素,最根本的就是人口因素,有没有人口持续流入。有时候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有力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踩在一个周期更替的节点上,踩在重大变化的关键点上,

国内的政策周期、全球的美元周期、大选的地缘周期,三个周期的转换都在这几个月内发生,变动会影响所有重要的资产,房产、股市、汇率、债券等等。

看清方向比什么都重要,它关系着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我和我团队的研究员,一直在持续跟踪,并且用极简的语言,汇总当下的重要变化,以及对我们财富的影响。

目的是节省时间,将精力用在刀刃上。

涵盖的话题,相信有一定资产量的朋友,都十分关心。

简单看一下信息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爆炸时代,你缺的不是文章和视频,而是有质量的观点和判断。

欢迎订阅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收获一次对世界资讯的认知与独到判断,智谷三十多位研究员辅助大家,去理解资讯背后的趋势和本质变化。

船遇冰山时,助你站在头等舱,看清趋势,及时调整决策。

限50个名额,减免100元(原价2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