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善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老子《道德经》的一处精华之要。
何为善?何为不争?何为上善若水?世俗的理解:善者,就是悲天悯人,心怀慈悲。善者,就是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善者,就是扫地怕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若仅以此意来理解上善若水之意那将是大错特错。老子在文章中已经有明确的解释与说明,为了诠释上善若水之意,后面分别又用了七个善字来说明了何为善,何为不争,何为上善若水。
这七个善分别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善地,就是善于选择,因地而制宜。心善渊,就是善于归隐,深藏而不露。与善仁,就是善于施舍,为人厚道。言善信,就是善于诚信,一言九鼎。政善治,善政者善治,善治者安泰。事善能,善于技能,专业精进。动善时,善于时机,待时而动。
上善者,高尚之善。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忧。这,就是上善若水的大道之意。
老子哲学观·善之道
《道德经》三章暗合一道,一道通达三章。道中有德,德中有道。以下三章的核心道义为:善之道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xīxī),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善行善为善之道
说文论道:从善如流,上善若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善者,高尚之善也。拥有清净高洁的品质,像水一样,润泽万物而不争名利。居处善地,心守善德。清风拂水,廉洁无私,不躁不乱,合时而动。清政爱民者,胸怀天下苍生,听闻民间声音,心思百姓疾苦。为百姓谋福利,为民族谋复兴,为天下谋太平,为世界谋大同。是为大善守正之道也。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清康熙初年,原在广西罗城任职县令的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全省唯一卓异,升任合州知州。离开罗城时,堂堂一位县令,竟然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当地百姓听到于成龙离开的消息,一片哭号,依依不舍,相送数十里。后来他出任堂堂两江总督,赴任途中只住旅馆不住公馆。在总督府每餐只吃青菜,时人戏称之“于青菜”。当他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老少,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康熙皇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称之为“天下第一廉吏”。
施舍放生,积福行善,行之小善。清正无私,廉洁爱民,大善之道也。
(李如有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