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拉图(Plato,Πλατώ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数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苏格拉底。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在他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正确性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堪称三个里程碑著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学习即回忆”

柏拉图认为从感性的个别的事物中不能得到真知识,只有通过感性事物引起思维,认识共相,才能达到对真理的把握。他说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认识就是回忆,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它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二)《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1.教育目的

柏拉图对教育目的进行了分层,包括教育的普遍目的和教育的终极目的两类。

理想国中教育的普遍目的是培养国家的统治人才,即哲学王和军人,同时他也主张通过教育使自由民和手工业者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实际就是看问题的立脚点和世界观的转变。教育要培养人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看到真理、本质理念,认识最高的理念——善。

2.教育作用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理想国的建立和维持主要通过教育来实施。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执政者、军人、工农商。教育应该由国家来集中管理,取消私人办学,全体公民实施强迫教育。

他的教育观点有两个特点:①以英才教育为中心,是一种领袖教育,以培养国家领袖为目的;②实施考核,层层淘汰,保证少数体、智、德各方面的优秀者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3.教育内容

柏拉图提出了广泛的教育内容,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智者的“三艺”合称为“七艺”。另外他还提出了各门学科的作用。

4.教育体制

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柏拉图较早提出了理智、情感、心灵、意志等心理的概念范畴,确立了后人的思考范围,同时他重视身心和谐发展。把哲学王的培养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论学前教育

主张教育由国家控制。国家应创办幼儿教育机构,实行儿童公养公育。理想国中重视早期教育,认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成为第二天性。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对公民身份的男女儿童的教育从音乐和故事开始,内容要健康。然后经过2~3年的体育训练,锻炼吃苦、耐劳、勇敢的品格。

(2)论普通教育(7~18岁)

普通教育以情感教育为主,重视音乐和体育。6岁以后,男女儿童分别进入国家所办的初等学校,如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主要以读写算、唱歌、音乐为主。柏拉图对于体操和音乐尤其重视。

(3)论高等教育(18~50岁)

①意志教育阶段(18~20岁)。以军事训练及“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为主。20岁以后,绝大多数贵族青年结束教育,去担任保卫国家的重任。少数才智出众的贵族子弟,继续受教育。

②发展智慧阶段(20~30岁)。除“四艺”外,重点学习辩证法。年满30岁后,这部分青年中绝大多数人就去担任国家的高级官吏。极少数聪慧而好学,并在哲学研究上有特殊才能的人,则继续学习。

③继续学习(30~35岁)。继续研究哲学,成为国家的重要官吏。

④哲学王(50岁左右)。个别人需要再经过15年的锻炼,大约到了50岁,经过指挥战争等各种考验,在学识方面,尤其在哲学方面有高深造诣的人,可以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4)男女平等的教育

柏拉图认为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

5.教育特点

理性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结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这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到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他继承并发展了斯巴达的依据年龄特征划分教学阶段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则更多地总结与采用了雅典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性发展在教学中的意义。他主张的通过回忆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学过程,反映了其对掌握知识理解中的唯心主义倾向。特别是他把理性绝对化、孤立化,使感觉和理性之间对立起来的思想,以致成了中世纪经院派教条主义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他有一句名言: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柏拉图的教学故事

柏拉图本人经常和学生散步,讨论一些知识难题。对此,保留下来的文献有所记载。阿莱克西斯(Alexis)在文章中提到,一位拜访过他的人对朋友说:你来得太及时了,我正陷入困境。虽然我也像柏拉图那样散步,两条腿都走酸了,也没有像柏拉图那样发现聪明的办法。阿姆菲斯(Amphis)在《德西德米德斯》(Dexidemides)中说:柏拉图,你所能做的就是皱眉头,抬抬眉毛都困难,就像贝类一样。

其中一首诗名为《星星》。有一天,他看到他的一个学生在研究天空,便为他写了一首短诗:我凝视着,那满天星辰的苍穹中,那颗属于我的灵魂之星,我嫉妒上苍,他注视着你,用他数不清的眼睛。后来这个学生死了。柏拉图又写了一首短诗:活着时,你是一颗晨星,金色的星光撒在人间,现在,你故去了,宛如夜空中的长庚星,光芒在逝者的天堂闪现。另外,柏拉图曾因帮助狄奥卢西奥斯和狄翁(Dion)而使自己在西西里遭遇了许多危险。这也证明了他对学生的感情。

在柏拉图眼中,教师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理智和才能,而不是发展他自己的理论。因此,从教育目的来审视,一个周密系统的讲授纲要也许是错误的。因为它只适合教师自己的智力,而不是全体学生的智力。

关注名师桥订阅号

我们想为你做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