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是第36个“全国爱牙日”,今年“全国爱牙日”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在迎接新生命的期待中,准妈妈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健康环节——口腔健康。事实上,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孕妇的舒适和健康,更与宝宝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

孕期体内激素水平改变使得孕妈妈们牙龈不适的问题更加突出了。孕早期牙齿又酸又软,孕中晚期牙齿松动、刷牙容易出血......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准妈妈如何在孕期做好口腔护理。

孕期饮食如何影响口腔健康?

怀孕前三个月是胎宝宝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乳牙胚也是这个时候发育形成。这个时期应摄取优质蛋白质、足够的钙、磷和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宝宝出生后乳牙的抵抗龋病的能力。

孕中期的胎宝宝乳牙牙胚开始钙化,这个时期应加强对钙、磷无机物和维生素A、D等的摄入。

人体95%以上的钙都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孕妈妈平时应多吃豆制品、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品,强壮牙齿和骨骼。

做些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有利于钙的吸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准妈妈在孕期如何预防蛀牙?

孕期,由于妊娠反应、身体不适或行动不便等原因,一些准妈妈常常放弃刷牙或减少刷牙的次数和时间,这可能会导致原有的口腔疾病加重。要做到以下几点防止蛀牙的产生。

1.坚持每日早晚正确刷牙,加强口腔卫生。

2.选择合理的牙刷,刷头要小,牙刷毛软而平齐。建议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应时常更换。

3.刷牙的重点应该放在牙龈附近的牙面和挨着牙缝的牙面,注意牙齿的内侧面和尾牙的后面。

4.视炎症情况,在相对稳定的怀孕中期可到医院进行简单的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准妈妈在孕期如何预防牙齿酸软松动?

孕吐使口腔呈酸性,容易使牙齿表面脱矿,是易患龋齿的原因。

孕期由于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升高,影响到牙周组织的稳定性,牙齿容易松动。

这些方法有利于预防牙齿酸软松动:

1刷牙时要轻,避免损伤牙龈。餐后漱口或使用牙线/牙缝刷清洁牙缝。通过良好的口腔卫生措施,清除酸的生产者(牙菌斑)。

2.孕吐后,可以使用小苏打水漱口,碱性的小苏打水可以中和进击的“酸性外援”——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进食后,可以嚼木糖醇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提高口腔环境中的pH值。

4.要注意选用含氟牙膏,以及含小苏打的牙膏,呈弱碱性的小苏打可以有效中和有害的酸,帮助清除斑块,坚固牙齿釉质,起到美白效果。

每晚还可以使用无酒精含氟漱口液漱口,帮助牙齿“增强体魄”。

5.刷牙后不需要立刻漱口,轻轻吐出牙膏即可。另选时间使用漱口水,因为刷牙后立即漱口会冲洗掉牙膏和其中的氟化物。

6.松脆的食物就像牙刷一样,比如苹果、胡萝卜等,有助于清除牙齿污渍。

平时还可多食用含有钙、维生素D和欧米伽3的食物,能够强健牙齿和牙龈,如绿叶蔬菜、柑橘类水果、奶制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减少高糖食品。例如糖果、饼干、蛋糕、果汁、奶茶、碳酸饮料摄入。在保证合理的营养摄入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餐间零食和甜食的次数,可以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率。

如果孕期馋了想吃甜食了,可以考虑选用无糖食品

8.养成常喝水的习惯。多喝白开水,少喝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尤其进食后,饮水可以帮助口腔环境迅速升高pH值,扑灭“酸”的攻势。

9.拒绝烟草、酒精。

坐月子的时候是否可以刷牙?

坐月子期间是必须要刷牙的。有不少产妇盲目信奉"老规矩”——坐月子里不能刷牙,结果"坐”一次“月子”毁了一口牙,也影响了身体的恢复。

生产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并未完全恢复正常,加上怀孕期间营养充分,运动减少,口腔易充血,如果不清洁,更易发生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月子正是需要补身子的时候,口腔疾病还会影响全身健康的恢复。

很多医院待产包会建议包括漱口水,方便一些顺产后一周,剖腹产,产后大出血,不能下床的妈妈。需要注意的是,漱口水不能代替刷牙,且一些有消炎成分的漱口水不宜长期频繁使用。

使用牙刷刷牙仍是目前最有效的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月子期刷牙时可以使用温水。

怀孕期间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也有助于维持口腔健康哦。

希望准妈妈们都能重视孕期口腔健康,拥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孕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