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利用28名同学的身份,网贷130万赌球,最后输的一分不剩,被催款公司逼得跳楼。
2016年3月9日,在一个寂静的深夜,21岁的大学生郑德幸,给父母发了一条诀别信后,从一家旅馆的八楼纵身一跃,带着悔恨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人生才刚刚起步,为何要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呢?
郑德幸生前就读于郑州某大学,是同学眼中的好班长,父母心中的骄傲,不仅成绩优异,还知道坚持帮家里减轻负担。
平日里他喜欢钻研历史和足球比赛,家中随处可见的历史名著以及球衣,不过他悄然的离世,让父母一度陷入悲伤之中。
父母每当谈起优秀的儿子,始终难以平复心情,郑德幸的父母都是农民,每年靠着微薄的收入生活,为了供孩子读完大学,他们经常还会去工地干活。
懂事的郑德幸也知道父母的不易,从高中时就开始打零工,一直以来生活独立,几乎不向父母索要生活费,如此懂事的郑德幸会走上不归路,还要从他热爱的足球讲起。
2015年十月,他在网上偶然接触了一次赌球,没想到投入的200元,两个小时就翻了十倍,这让他有了赚大钱的想法,才逐渐陷入了校园贷的套路。
农村出身的郑德幸非常自卑,赌球来钱快,让他的虚荣心发作,在一次赌球中中了7千元的大奖。
他开始肆无忌惮的消费换手机,请朋友吃饭,显得十分阔绰。
这也让他在众多同学面前找到了优越感,为了赢更多的钱,郑德幸如同着了魔一样,个人的贷款额度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需求。
于是他利用同学对他的信任,向28人借了身份证和学生证,并私自在14家网贷平台贷款了60万元。
而他把这些钱全部用于赌球,还坚信稳赚不赔,赌球靠的是运气,基本上是十赌九输。
万万没想到的是,郑德幸一下子赔光了,而此时那些网络贷款平台开始疯狂的催债,甚至把威胁信息发家里,另外28名同学也跟着受牵连。
为了还债,郑德幸的父母拿出了家中仅有的6万元积蓄,这些钱远远不够,根本填不上那个大窟窿。
原本借的60万本金,利滚利涨到了130万。
直到2016年1月,学校才干预了这件事情,并且让郑德幸当众写下欠条,表明是个人原因造成的。
尽管学校已经出面,但是催债的电话依旧没有停止,原本和这次事件无关的同学,被迫进厂打工赚钱,每天干12个小时,只为还清突如其来的债务。
郑德幸做错了事,无颜回家见父母,也不敢回学校见同学,直到3月9日,绝望的他选择逃避责任,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而其他同学依旧被债务缠身,每天都能收到威胁的信息,迫于无奈他们才想起报警解决,最终通过集体诉讼解除了借贷合同,重归正常生活。
校园贷本就是一个无底洞,借钱容易还钱难。
福建某大学的大一新生小梦,看着同学开网店收入不菲,于是他利用裸贷的方式借了5千元的本金,原本打算将网店的货卖出去之后就及时还钱,由于经验不足,手中的货根本卖不出去。
眼看着还款日就要到了,只好去其他平台贷款,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共计贷款了200多笔,金额高达57万元。
一个个催款电话把小梦逼的走投无路,她的父母也收到了催款信息,甚至是Luo照,父母十分气愤,把女孩骂了一顿。
这让小梦感到很无助,后来贷款平台要钱的方式更加猖狂,甚至把小梦的Luo照公之于众,最终无法忍受羞辱的小梦走上了自杀这条路。
随着校园贷乱象的情况频发,国家也开始严厉的打击,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校园贷很善于伪装。
2017年5月发生在广州的一起校园贷案件,被骗学生有400多人,涉案金额高达400多万。
这类隐藏的校园贷公司以宣传就业,创业等培训为主,甚至还提供500强的就业岗位。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学生一旦心动,就很容易落入圈套之中。
对方有一套洗脑的话术,专攻学生的痛点,并告诉他如何去改变,正因为如此,许多学生才放下了戒备心。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校园贷被伪装成了培训贷,目的是满足无力支付培训费的学生,而且前期还承诺提供兼职,可以一边赚钱一边培训。
如此周全的培训计划,让学生无理由拒绝,可实际上签约后才会发现一切都是假话。
之前承诺的工作,不是保洁就是发传单,无论学生参不参与培训课,每月的培训费都必须支付,随之产生的利息也需要定期偿还。
如果不及时偿还,个人征信就会受到影响,好在最后由警方介入,才避免了更严重的损失。
因为校园贷走入绝境的学生,的确让人感到很惋惜,惨痛的教训告诫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能贪图一时快活,走上这条不归路。
当然遇到困难也应该沉着冷静,不能用自杀的方式结束性命,只要好好活着,一切都会有希望改变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