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大数据时代,“算法逻辑”和“底层逻辑”特别受到关注。逻辑驱动行为,行为受控目的,看清数字背后的真相,人们才不会被捆绑裹挟。
站在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不论是怎样的逻辑,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讲究客观事实,把一切问题建立真实的基础上。
很遗憾,现在舆论场有一种逻辑,就叫“抛开事实不谈”。其目的很简单,就是刻意制造焦虑,来做流量生意,对普通人割韭菜。
最近被热炒的“745万骑手收入800亿”事件,就是打着算法旗号乱带节奏、贩卖焦虑的典型。
这件事最大恶果,就是制造“劳资对立”的舆论思潮,损害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公正,给市场经济制造发展困境。
这是值得警惕的现象。因为当前,不论是社会心理还是就业市场,都经不起这种非理性行为的裹挟了。
“745万骑手收入800亿”这个数字关系,本身是有前提背景的。问题是,有些人在做相关分析的时候,就统统给掐去了。
这些人具体做法是——傲娇地掏出计算器,只把这两个总数字输进去,然而,按下个一个“除”号。
于是,他们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人合计1万多元”“人均每月不到900块,年薪刚过万”。
接下来,依然按照思路,就展开关于骑手的“悲情叙事”——骑手真苦,小哥真穷,外卖行业真危险。
这就是典型的“非蠢即坏”!
“蠢”,体现在算法逻辑混乱,看不到客观市场规律,不顾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事实;
“坏”,是以“流量算法”刻意屏蔽和歪曲平台算法,通过强盗逻辑来制造虚假结论,制造焦虑,贩卖悲情。
蠢和坏的结果,就是让很多人陷入不理性思维,陷入“劳资对立”的情绪中,甚至带来行为失当。
不妨回到基本常识,回到客观事实,看看“745万骑手收入800亿”的事实真相。
根据美团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数据和分析,“2023年有过接单收入的745万骑手中,近一半骑手接单天数不足30天,呈现出较强的过渡性就业特征。”
更为具体的细节是——745万有接单收入骑手中,全年接单在260天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1%,大约81.95万人;约48%的有接单收入骑手,全年接单不足30天。
更加准确的收入数据是——如果一个骑手全年跑单超过260天,日均接单时长在6小时以上,其收入在当地具有一定竞争力。以2024年6月为例,如果骑手在一线城市跑单,月收入可达7354元以上,如果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月收入可达5556元以上。
这三组数据,才是客观事实。它揭示的真相是,全年745万骑手,近一半的骑手,一年中接单时间还不足一月。
原因很简单,这个行业就是典型“过渡性就业”,大量骑手们都是在边骑边找,是在把做骑手当成向上生长的一个台阶。
此前有学者调查也发现,一年内站点骑手的流转率达到七成以上,“一边干外卖一边看看别的机会”,就是外卖行业的常态。
某省会城市主管部门公开材料也显示,众包骑手每月流动率在20%左右,平均在职时间不足1年。
请注意,以上数据和分析,分别来自官方部门、社会调查与平台。这样的综合信息分析,才是全面的,客观的,才能构成事实真相的闭环。
所以,由“745万骑手收入800亿”,推论出“人均每月不到900块,年薪刚过万”,完全就是虚假结论。
然而,“骑手叙事”就这样被卷入了“抛开事实不谈”的怪圈。
这种行为,真是蠢得可怜,坏得可恨。
当然,很多传播这类观点的人,很清楚其中的逻辑真相。只不过,他们太清楚了,“骑手悲情叙事”,就是一门“显学”,是基于“底层逻辑”的一门极好的流量生意。
最近,多家媒体报道过,一些所谓的传媒公司,在专门打造 “骑手”人设。北京一家公司工作人员这样说:“女生送外卖,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人设”。
对于这种账号的分析定位,该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假人设”的账号也可以做。“你可以用自己的人设,我们也可以给你策划一个人设。”
事实也证明,“悲情骑手”这个人设,确实容易吸引流量。
今年4月份,江苏省泰州警方破获一起冒充外卖骑手虚假摆拍引流案件。作案者没有跑过一天外卖,却天天晒“外卖员真实工资收入”,以及各种奇葩扣款。
这个作案者赚到了流量和打赏,却给当地外卖平台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这种情况并不是孤例。之前媒体报道过一名“外卖小哥”自拍在大雨中崩溃大哭的视频,声称“三单全白跑,还摔了两跤”,这个短视频播放量超过千万,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然而,经公安机构查证,拍摄该视频的张某摆拍造假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带货变现。最终,此人也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
这不是骑手的苦情,而是骗子的报应。
以“骑手叙事”来骗取流量的丑行,并不是孤例。一些贩卖焦虑的炒作行为,经常游走在灰色地带,甚至触碰到法律的底线。
2023年8月,一则“外卖骑手深夜送餐却被盗车”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引发网友热议。
视频中,一名身穿外卖服、戴着头盔的女子,倚靠在街边电线杆上大哭,随后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地哭喊起来。
后经湖南怀化市公安局鹤城分局网安大队核实,该视频信息为谣言,系由网民周某某、杨某某、李某某三人策划拍摄的虚构事实。
原来,这些人通过发布“摩的司机为争抢客人当街拉扯打架”之类的虚假视频,恶意散布谣言,吸引流量赚取经济利益。
随后,三人因涉嫌编造发布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2023年11月,美团外卖也对四名冒充骑手进行虚假摆拍、恶意造谣的网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向外卖员群体道歉并赔偿损失。其中,就包括摆拍“女骑手深夜被盗车后大哭”的网红。
把“骑手叙事”变成骗取流量的生意,这是一种人性和道德的双重沦陷,是违背起码商业伦理的丑行。
遗憾的是,现在却有一些人总是“抛开事实不谈”,只是一味地在“骑手叙事”中随意杂糅底层困苦、资本噬血、就业艰难、经济低迷,试图引得更多共情来博取流量。
这种做法,本质是在破坏健康的市场环境,是在制造焦虑来形成更多的社会负面心理。
显然,认清“骑手叙事”这种灰色流量生意的真相,既需要公众认识觉醒,也需要商家、平台和相关部门形成合力。
不可否认,骑手这样等新就业群体在劳动保障等方面需要不断改善。事实上,不论是平台还是政府部门,也都不断在推出相关激励举措。
比如,比“骑手悲情叙事”更值得关注的真相是——外卖配送费由平台、用户与商户共同承担,配送费全部给到了骑手。
特别提醒的是,像美团和饿了么,现在依然在给骑手补贴配送费。比如,从广告和佣金中转移一部分收入,来补贴外卖骑手收入。
根据企业财报披露的公开数字,2024年上半年,配送收入 441亿,而用于给骑手的配送支出是480亿,相当于企业半年就从广告费收入中补贴了39亿元给骑手的费用。
今天,看待“资本”这个概念,也同样需要理性。
因为它和“科技”“权力”一样,都是中性词,都既需要监督,也需要激励,因为它们都可以提供向善的价值和功能。
但,有些人罔顾市场逻辑,轻易就把市场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由此制造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对立关系,最终,导致员工和企业两败俱伤,让那些吃带血馒头的人躺在暗处狂笑。
如果不能理性认知“骑手困在系统里”“平台变相减少骑手收入”“建议提高外卖单价”这些说法的逻辑悖论,就很容易进一步恶化“劳资关系”,破坏新业态健康发展,最终还是让普通劳动者扛下所有。
从之前的“杭州55岁外卖员猝死”等事件,到最近“745万骑手收入800亿”制造的“算法剥夺”观点,识破“苦情渲染”的真相,认清”平台压榨、系统剥削“的荒谬,现在应该成为共识了。
不必讳言,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卷,当前经济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很多劳动者仍然面临着就业压力,这就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基本面。对此,不必夸大,也不应回避。
越是在这种环境下,越是需要沉着冷静地共度时艰。“过渡性就业”,就是一种理性的公共选择。
对普通人来说,如果只知道抱怨,如果一味地贩卖焦虑,如果只是选择躺平,内心总在滋长种种对立情绪,就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尴尬和被动之中。
很多事,不必上升到“历史的垃圾时间”这种宏大叙事,也不必过度切入到政治语境下来看待,而是回到个体人生选择,回到市场客观规律,这样,才更具普适价值。
其实,无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下,人都是要面对各种困难的,都需要熬过低谷时光。既要顺应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大趋势,又不轻易被社会非理性情绪裹挟,人才能行稳致远。
求真务实,这4个字,在今天,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要重要。
同情骑手、为骑手争权,这个诉求本身没有错。但,请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劳动力供需的真实场景。
动辄挑动“劳资对立”情绪,动辄上升到政治高度,给平台施加压,很可能破坏这个行业自主性、灵活性和低保障性等特点。
由此,就很可能导致这个行业失去为普通人提供就业“蓄水池”和“稳定器”的功能,让他们失去这个难能可贵的过渡机会。
是时候遏止“骑手苦情叙事”这个流量骗局了。如此“抛开事实不谈”,以“流量算法”制造“劳资对立”,批量制造的“卖惨”生意,最终伤害最深的,还是外卖骑手群体,以及更多积极向上普通的人群。
让普通人在前行的路上,不必停下脚步,而是且行且珍惜,蓄力攀高峰,这才是大善。
PS:全文完。共3538字,感谢阅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