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命运早在暗中就已经安排好,有些拥有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有些平平淡淡过完此生,但想要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中存活下来,就必须拥有一份好的工作,或者被大众认可的事,高考也成了决定许多人命运的时刻。梁从诫曾经在高考上只差两分就考上清华,他的母亲林徽因不甘心,选择重查试卷,卷子上写着的11个字让林徽因幡然醒悟,也让梁从诫如愿以偿的选择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一、伟大的母亲——林徽因
林徽因在我们的认知中一直是一个要强的女性,尽管如此,她也曾为了儿子写下“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经典句子,这一句表达的意思过于唯美,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林徽因在描述她的爱情,其实这是她写给儿子梁从诫的作品。除了在文学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以外,林徽因同时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建筑师。
由于她的身体并不健壮,而她本人又非常热爱工作,所以在怀上梁从诫这段时期,对于林徽因而言是一段受折磨的经历。毕竟在那个时期,林徽因和她的丈夫梁思成是建筑界领头人物,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行,待梁从诫出生后,林徽因整个人都憔悴了一圈。其他孕妇可能在这个时期会胖一些,林徽因却是个反例。虽然这些事是梁从诫长大后从别人嘴里听说的,但他也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而自豪,哪怕有一天再起战争,日本人打进来了,林徽因也会因为自己的傲气和国家做好共存亡的决心。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梁从诫的童年时期即使国家动荡,他经历了四处飘零的坎坷,也并未感觉到深刻恐惧,林徽因的坚强让她像高大的树木,给梁从诫支起了一片绿荫。所以对于梁从诫来说,母亲林徽因是一个非常特殊且美好的存在,一旦林徽因做了什么决定,梁从诫都很少去质疑,大多时候,林徽因的话都充满了智慧,梁从诫只需要去遵从母亲的决定就可以了。
二、梁从诫的志向
对于梁从诫这样的人来说,考大学并非一件难事,再加上他从小成绩优异,在同龄人当中也是数一数二,才华更是到了清华北大随便选的地步,唯一能阻碍他的,就是填哪所学校和以后想要从事的事业。由于梁从诫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但母亲林徽因却认为,梁从诫应该和他们一样去学习建筑,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还能继承自己的衣钵。这样的想法虽然很好,但她却忽略了梁从诫自身的感受,她一直认为儿子也应该跟他们一样对建筑学感兴趣,所以根本没有考虑到梁从诫会喜欢历史。
梁从诫面对母亲的期待,也不忍心拒绝,即使到了考试前夕,梁从诫都选择了妥协,告诉母亲想要填报清华的建筑专业,林徽因听完后,从原本的担忧转变为如释重负。但隐隐之中,她又觉得梁从诫于哪里不对,果然,林徽因的预感成真,成绩优异的梁从诫,在高考的时候马失前蹄,只差了两分就无缘于清华。这样的结果在外人看来已经非常好了,但林徽因却不相信,于是她选择叫上梁从诫,一起去申请重查试卷。
面对母亲的请求,梁从诫对林徽因说“如果不相信这个分数,可以自己去查,我就不去了”,于是林徽因就自己一个人去查了儿子的试卷。在看到错误的地方时,林徽因一眼就看出来是儿子故意写错,并非他不会,尤其是看到一些简单的题目,儿子还刻意漏写,试卷上也有许多空白的地方,算得相当精准,让最终成绩正好卡在差两分的阶段。
在翻看梁从诫的试卷时,最后的一行小字让林徽因幡然醒悟,这是梁从诫写下的“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也就是说梁从诫早就预料到自己高考失常发挥后,林徽因会去复查他的试卷,所以才在试卷上这样写了。
结语
这短短的11个字,让林徽因想起了她曾经的经历,以前她也做过反抗者,却没想到她最后成了自己儿子的压迫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林徽因终于明白,于是,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斗争”中,梁从诫赢了,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到北大历史系学习,和林徽因的母子关系也恢复到从前温厚时期。
参考资料: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