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领域,我们一直处在“追赶”的路上,甚至可以说,时不时还得喘口气停下脚步想一想:我们到底该怎么走?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在今年的一次访谈中,用一句经典的类比把这个问题说透了:“现在我们的技术栈就像解放前的军阀混战,打散了各自为政,很难对抗强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听着有点耳熟吧,没错,放到今天的芯片产业里,问题的核心依然是——我们得怎么团结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对抗强大的对手?

孙院士特别提到了华为,作为国内科技企业的领头羊,华为一直走的是封闭垂直整合的路线。说白了,华为就是想把整个产业链“从头吃到尾”:从底层硬件设计到操作系统,再到软件生态,华为想自己搞定一切。

这种模式听起来有点像“大包大揽”,但也确实符合我们过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这种做法效率高、利益大,把资源和技术集中在一个企业身上,让华为这样的巨头在科技领域有了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孙院士也指出,单靠这种模式并不够,尤其是在面对欧美等国家时。这些国家的科技公司,像英特尔、英伟达、德州仪器等,它们也搞自己的全栈自研,但问题是——它们背后有着完整的全球化供应链作为支撑。

反观我们呢,华为的“封闭式发展”一旦遇到供应链危机,比如美国的制裁,问题就来了:上下游被卡,华为再牛,也很难自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我们想到了2019年,华为遭遇美国封锁之后,消费者业务直接被“腰斩”,国外市场失去份额,国内市场虽然勉强维持,但靠的更多是品牌效应和爱国情怀,产品力的下滑却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其实,华为的通讯业务还能输血,但上下游的供应链企业呢?他们没华为这么强的“回血能力”,不少供应商就这么被拖垮了。这也是孙院士想提醒大家的:光靠一家企业打“封闭战”,不仅不能对抗国际巨头,还容易给自己挖坑。

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华为已经走在国内科技企业的最前沿了。它不仅有芯片设计能力,还在内存、存储等领域逐渐补齐短板,甚至与长江存储、长鑫等企业合作,共同发展国产半导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华为具备了挑战国外巨头的潜力,但问题是:这种“垂直化发展”模式,终究会遇到天花板。

全球市场上,高水平的芯片设计、操作系统、软件生态,早已被英特尔、微软、英伟达等美国企业垄断。你想在这些领域超车,就像孙院士说的,“光靠钱和人力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的是上下游的产业链联动,一个企业再强,也很难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市场格局。

那我们该怎么走?孙院士的观点很明确:我们不能只依赖华为这种“单打独斗”的模式,必须有一个开放的产业链模式。也就是说,不能光想着自己包揽所有环节,而是要跟其他企业合作,进行“单点突破”。

你可能会问,什么是单点突破?举个例子,我们的CPU设计、GPU设计、操作系统开发等技术环节,都是相对落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我们能联合国内企业,专注解决这些薄弱点,而不是靠华为一家去填补所有短板,或许更能快速取得进展。说白了,就是要“抱团取暖”,整合资源,才能形成对抗欧美科技巨头的竞争力。

就像华为的鸿蒙系统,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做出来的。从2012年立项,到2019年推出鸿蒙1.0系统,再到今天,鸿蒙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软件生态,但距离成熟还很远。关键问题在哪儿?——软件适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可以自主开发硬件和操作系统,但软件生态离不开第三方应用。你说,鸿蒙能不用微信吗?可以啊,可没有微信的手机系统,用户敢买吗?市场敢接受吗?

所以,华为得拉着腾讯等厂商一起,解决适配问题。再多的钱和人力,也换不来整个市场的配合。这就是开放合作的必要性——不是你一家能“闭门造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来说,孙院士的观点很清晰:中国芯片产业不能只靠封闭式的垂直整合,虽然这种模式效率高,但抗风险能力差,单一企业也扛不起整个产业的重任。我们需要更多的开放式合作,打破产业链的碎片化,联合更多企业进行单点突破。

中国的科技企业既需要华为这样的“强势选手”来带头,也需要更多上下游企业一起发力,协同发展。毕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单兵作战”,而是一整个“科技战队”。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中国的科技企业,能在全球竞争中找到一条自己的“团结之路”吗?还是会继续“封闭内战”呢?欢迎留言,咱们一起来聊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