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回来台湾一年,我已经回了俄罗斯两趟,并各住了一个月,后面又去了周庄及威尼斯各写生一个月。

回来后我找到了一间大画室以进行教学及创作。我不敢马上画大画,我在威尼斯及周庄的写生探索里找到了很多相似之处,现在我该在自己的土地上琢磨了,首站就选择了阿里山。

我已经记不太清楚有多少个学生跟我一起来参加写生,但记得很清楚的是,当天来台风了!当天大家陆续从台北、台南、高雄等地到阿里山上集合,出发时已有同学提到了有台风要来,但碍于大家都已经订了住宿,所以没有一个人缺席。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我课照上,一切都顺利,但在第三天有了变化。那天我找了两位邵族原住民来当我们的模特儿,让大家在登山小火车的月台上画外光人物肖像。在快要结束前,天气开始变得不稳定,有些同学提前结束下山回家,但仍有不少人选择继续留下来画画。

到了晚上,风雨逐渐增强,加上山上的水气,让留下来的人都感到胆颤心惊的。那要如何排遣呢?酒店柜台有一瓶老板娘早上插的百合花,我们就在大厅里画了起来;也有同学摆起了姿势,当上了大家的模特儿。就这样度过了一个疾风骤雨的夜晚。

第二天早上,风雨稍歇,看着山区的景象,虽无重灾,但也杂乱,山上居民开始清理家园。即使雨还下着,但我们没有因此而停止作画,所有人在窗户边对着山景,努力地画下风雨中的阿里山!我不知道别人的学生是如何,但是在我的画室,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次都上演着,我们因缘巧合聚在一起,靠着绘画,走了不少地方,大家用着自己有限的时间燃烧。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写生结束了,台风也走了,我叮嘱大家回家路上小心。

在回到家后不久,又有另一个台风袭来,这次山上的居民就没那么好运气了!泥石流淹埋了整个山上小学,山上的员工要坐着直升机下山逃难。

出了画室,在户外写生,离开了保护伞,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是非常的渺小,然而,身为艺术家,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豪气,将这天地万物,尽收眼底,并将其表现在画布上。生命的短暂停留,是靠着伟大艺术创作在联系的!

生活的态度带来了许多的养分,我们有没有真正地为自己活着?富足的精神才能带来富足的生活,我将之转为绘画,别人的批评打击不了我,因为这是我一点一滴累积的能量,至死方休!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我很喜欢没有太多人的垦丁,有种异国风情,冬天的台北又湿又冷,没人愿意跟着我去写生,此时,垦丁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方。每年的冬天,我都会带着学生去垦丁写生,犹记得第一次去垦丁的时候,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将近八十多人,开了近十八部车,从垦丁一路画到满州乡。

一般情况下,我都会早一天到垦丁,为的是避免不必要的时间被浪费。在寻找写生场景的同时,其实就已经在作画了,一边找景一边思索如何下笔,但人数实在太多,我一走错方向,其余的17部车就得跟着我回转,场面相当壮观,也不安全。于是,提早一天抵达,我可以规划路线,了解太阳的方位,明白在什么时候的光线下,有着最佳的色彩。

上次去阿里山写生时,大家可能开始意识到我是工作狂,因此这次他们做好了心理准备。我们从早上开始,一直画到下午5点,休息一下,5点半马上转移到龙磐公园画夜景。去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风非常大的断崖,也唯有在那里,没有光害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会在太阳下降到海平线的前15分钟集合好大家,让他们各自找到合适的位置,架好画架,挤上必要的颜料,并告知画画要点,因为,在我喊开始的时候,太阳已下山,环境暗沉,也就是说,他们是在看不清的情况下作画!此时,天空会呈现出一片靛蓝色,这是我认为最好看的两分钟,而大家就是要在这几分钟内完成这幅夜景。

画完之后,我们摸着黑收拾画具,而这张作品,得要回到了居室,才会知道它所呈现的效果。

所有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吃晚餐,白天大量画画,晚上大啖美食,努力工作,努力玩乐,除了画画,什么都不想,除了画画,什么都不做!

一趟写生行程下来,大约要花费一周时间。示范讲解当然不能少,而学生的吸收能力也与日俱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找了满州整地的老农、指导冲浪的教练和他的拉布拉多犬、在阿里山上的邵族原住民来当我们的模特儿,不只画风景,也画外光下的人物,为了纯正的绘画写生做了一个最佳的练习。

第三天的早上,是我评画的时间,两天不到,所有学生的作品足足有近百张!包括我自己的,大家一起分享,一起讨论,为接下来的一天半的写生能够截长补短。

有人中暑了,大冬天的居然有人中暑!但他仍然坚持着作画的强烈欲望,这是作为一个画家最幸福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天,接到一通电话,是国泰世华艺术中心的经理打来的,她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展览。我很好奇,她是怎么知道我的,原来是冉茂芹老师推荐的!

我还没有参加过什么大型展览活动,也从来没有举办过个展,但这次是个五人联展,我的作品应该够吧?我特别去看了一下场地,至少要拿出二十张中型的作品才够。这部分,我是没问题的。

话说在邀展之前,我去了一趟法国,那也是我第一次去,对于这个艺术之都,我抱着尊敬且向往已久的心情去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毕竟现在的我,已是从俄国美术学院毕业的人了,基本功有,见识不同的画风,才是我此行的目的。

在去之前,一直有一个关于“理发”的主题想画,但又不想用古典的技法,已经卡住一段时间了,这个念头一直放在心里,亟待解决。而在此次的巴黎之行回台后,受到了时差的影响,半夜三点睡不着觉,决定去画室画画,试图解决一张想要画的创作——《巴黎咖啡馆》。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我其实没有任何的构图,纯粹是在巴黎花神咖啡馆喝咖啡时看到的几个有趣的画面,试图回台湾时表现看看,没速写,没构图,直接订了一张画布,凭印象上了炭笔稿就开始了。

我灵感不断,一路过关斩将到早上八点,这张画作顺利诞生。坐下来休息并且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时候,突然发现,先前一直没画的“理发”,似乎可以用同一种技法来执行!

我吃了早餐,又订了一张画布,一路画到下午三点多,我看着这两张作品,惊讶于自己能够做如此的处理,也衍生出一种不同于学院风的“类速写”技巧。

这两张作品连同其他的画作,后来都一并在国泰世华艺术中心展出了(《2009-0606-国泰世华第二次联展》)。

在展览期间,反映及回响是有的,这是我第一次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大众面前。老实说,坐下来在自己的作品面前检视自己的得失,其重要性远大过于别人的赞美或批评。而我对于所有人的回应,也让我坚定了自己对于绘画创作的态度。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有几位看起来很高贵的太太在开幕时表示想要学画,但被我拒绝了。跟我学画不太轻松,但也不是要真的拒绝,但她们却不再坚持询问,面子大过学习的欲望,这些人迟早也会走。

我不喜欢开幕活动,大家只是来和艺术家拍照,一点意义也没有,不如让他们自己看画,认真观赏,事后再做研讨还来得更有意义,不过,我还是去当了一下午的人形立牌。

有位观众打了通电话到我画室,说她很喜欢我的作品,没有说要买画,也没有说要学画,只是单纯地打电话来告诉我她很喜欢,这是我最感动的一件事。没有目的,没有利益,只有喜爱,并且有勇气告知,我爱这种热爱艺术的真性情!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展览期间,经理一直说服我卖几张画,因为在展出前,我就表达了有些画作不卖的意思,但还是有藏家在问,很遗憾,不卖就是不卖!不是我跩,办展览的教育意义大于买卖,画卖了,我的创作历程就多了一个缺口,它们是我将来创作的养分。

林林种种的因素使得我在商业艺术领域一直没有太多机会去表达自己,作品的好坏和市场的反应从来就不在我的考察范围,我是在野的,也不在这个产业链里,我甚至怀疑自己不在艺术圈内,坚持自己的理想是这样的孤独啊!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回到台湾后的日子过得很充实,但也很琐碎。基本上就是上课、创作,但也多了许多生活上的琐事。

我的第一次个展,竟同时在两间不同的画廊举行,开幕茶会在同一个星期六,所幸一间在內湖,而另一间则在大直,两家的距离不远,也早已协调过了,于是茶会座谈便错开举办,这对我来说倒是件挺新鲜的事,也正因为有足够的作品,才能够同时办两个个展。

其中一间原本对我的作品并不看好,认为这类型的绘画风格已经落伍,却没想到卖得还可以。在此,我先声明,卖得好不好,我一点也不在乎,我只是借着展览来审视自己的作品,如果卖掉了,这张作品和藏家有缘分,但如果没卖掉,就是我创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块。一直到今天,台湾和我有缘的藏家不多,这表示,这些作品都是我创作生涯中重要的拼图。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尔后陆续地,在不同的画廊及展场都展示过自己的作品,而第一次参加艺博会对我来说则是一个新奇的体验。

那是一个可以以个人名义来参加的艺术博览会,我租下了一块“幂”字形的展场,尺寸为三公尺乘九公尺乘三公尺,在2/3处又立了一块三公尺的板子。为什么要租那么大的场地?我单纯地只想要分享自己的历程,对于卖画,我是兴趣缺缺。

直接在第一线看到观众欣赏画作的眼神以及跟观众畅谈交流是我的主要目的,这也可以让我借此来观察台湾的艺术生态。大家的共同问题几乎都是:“这是几个画家的作品?”在我给出了答案及解释原因之后,他们似乎也认同了我的观点。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有天我收到了信息,我的美院院长叶列梅耶夫要在上海举办90岁个展!他是在我进入美院前就想跟随学习的教授,其画风刚劲有力,画面内容亦透露了自己对家人、生活及国家浓浓的情感。后来虽然没有进到他的工作室,却一直有关注。

此次展览,是由台湾的一间画廊及藏家与上海美术馆合作举办,在此之前,我与学生只有在台湾写生的经验。出远门?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够担起责任。但机会难得,一经号召,居然有4、5O人要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上海浦东机场,我们一行人乘坐地铁前往酒店。酒店位于市中心人民广场附近,离福州路美术用品店很近。有些同学早一天到,已经在开始画画了!

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餐,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上海美术馆欣赏画作,今天已是展览倒数第二天了,我们把握最后的机会仔细欣赏、研究,并且做足了笔记,我则在一旁讲解构图。

会场内另有不少的当地艺术爱好者前来共襄盛举,其中有一些社会人士,他们极有兴趣地和我们的队伍并行,一起听着我的解释。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们也在和一位上海的老师学画画,但令他们惊讶的是,我们居然从那么远的地方来,人数有如此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天一大早,这群上海朋友就出现在我们的下榻酒店,她们希望能够跟着我们在上海的行程,寸步不离地剖析我们的疯狂行径。我们去外滩写生,朱家角画画,福州路买画册及用品……我们的每一个行程都有他们的陪伴,感觉好像已经熟悉好长一段时间了。

在我们要回台湾的前一晚,她们终于提出了这三天以来的想法及愿望——希望我能到上海来授课!这大概是我听过最热情、最不可思议的邀约了!我在台湾已经有台北、台南、高雄的课程,现在又有上海的邀请,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否驾驭得了,毕竟除了教学,我还要兼顾创作。

我仔细地思考了一个晚上,并且开立了一些条件,就这样,我成了每个月要开车下南部以及每个月都要飞一趟上海上课的空中飞人。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自从去了上海上课后,就彻底地改变了我和学生的写生领域。在这之后的第一次长途写生之旅就选择了安徽宏村和黄山。似乎写生人数动辄20人以上已是习以为常的事了。

我早一天先住在上海,第二天我和上海的同学一起坐着大型游览车,载着大家订的部分材料到机场迎接从台湾来的写生队伍,我们为期两周的写生旅程即将展开序幕。

行车过程中,台北、台南、高雄、上海的画室同学兴奋不已,相互认识。我们先在宏村停驻,抵达之后,已是晚上九点多了。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民宿是新盖的,两层楼的别馆,还提供餐食。第二天一大早,大伙吃了早餐,便揣上自己的工具,一路沿着小径步行至宏村景区入口。买了门票,我们便各自寻找心目中的理想写生地。

其实,这里也是某些学校的写生基地,如同俄罗斯一样,学生在特定的时间,住在这里,吃在这里,有教师从旁指导学生的进度。

到了晚餐时间,大家都饿坏了!回到民宿,赶紧吩咐老板弄吃的,洗了手,回到一楼,已是一桌的佳肴。不过十来分钟,就全部一扫而空,老板见状,又炒了好几道菜。

吃饱喝足之后,有些同学满足地上楼休息,又见到有些同学拿了画具下楼来。原来是在回来的路上,瞥见民宿门口有一贩售烧烤的小摊,她们居然还要再去画小摊贩!而且还是边画边吃!!!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学生,不分年龄,不分昼夜,只是为了画出自己的生活,以及对艺术的呐喊!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第二天,很多同学都在天还没有亮之前就出门去找景了,有些学生看到我出门,就一起跟着,想要看我画画。

我们走到村庄的外围画了宏村的日出时刻,之后便回到民宿用早餐。这次我们学聪明了,多拿了一些馒头和鸡蛋,在中午时如果饿了,又不想中断写生的节奏,可以暂时裹腹。

徽派建筑主要的特色是黑瓦白墙,但在墙壁的侧面会多了一片呈现垂直的高墙,复杂的程度提高,但也有更多的元素可供参考选择。

我在宏村的入口处看到了一幅绝美的景致,早晨的阳光明媚,物体呈现着背光的效果,不多做犹豫,画架架开便开始打轮廓。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我每一张的写生都习惯计时,务必要求自己不要做多余的处理。铺完第一遍的大色块通常不会超过十分钟,而这个时候只会有简单的色块关系,一般人看不懂,也不会太好看。此时,一辆私家轿车从旁慢慢地驶过,副驾驶座的车窗摇下,一个女人在里面往我的画面看,喊了一句:“丑死了……”好多人在我旁边站着,我相信每个人都听到了,只是大家故作镇定,没人敢做任何反应。很好!我的教学训练起了作用!

我耐着性子,将大色块后的作法一一完成,最后的结果我是满意的。在画作签上了名,我刻意放慢收拾的动作,就是要等到那位女士,让她看看完成之后的样子!等了好久都没看到车子经过,才发现原来那是单行道……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村庄内常常会有一些艺术爱好者来此取景拍照或是写生,因而衍生出了一些当地居民赚外快的点子,比如在自家楼房的天台开放给这些创作人士,在一楼收费,索费不高,5元人民币,可以占一整天。有些学生发现了这样的一个宝地,登高望远,是人类的天性,但是,艺术家的眼光和观光客不同,看起来好看的景还要有能画的元素才行,这几位同学便吃足了苦头,她们在这户人家的顶楼挣扎许久,就是不知道要怎么解决。

她们看到我从楼下经过像是看到了救星,我请求主人可否先让我上去看看。嗯,的确不好处理,从楼上看下去,地面上的建筑、树木、人、车,对于在高处的人而言几乎等距,失去了高低差,也失去了远近。我答应她们第二天来示范讲解。

第三天,约好时间,付了"门票"钱,我们便在顶楼示范讲解了一张鸟瞰图。其实,后来再看看自己的作品,由上而下的画面构图的确是非常少,古人所说的平远、高远、深远其实表现手段比西画的单一透视要来得更加的广泛及深刻,也因此,写实绘画其实无法解决很多绘画上的问题,知识必须要从生活实践中得来,纸上谈兵和一家之言只会扼杀了绘画知识的广度及深度。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有些人腻了,想要看看不同的地方,我同意了,但就在车子刚刚开出去没多久,我瞄到景区外的数棵柳树,我赶忙请司机停车,一路跑回刚才看到的位置,一边在脑海里组织方才惊鸿一瞥的画面。那是一片白墙,哦,不是,原来是一片脏脏的灰墙,整齐的篱笆,间隔一样的柳树,没意思!和我刚才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但是,大部分的元素都是好的,所以我仍然决定要在这里完成一张画,既然定位看到的景我不喜欢,便以自己认定的方式来表达。为了突显柳树,后方的灰墙我甚至留下了画布的白。最后,这张和另一张《宏村小弄》是我这趟旅程中自己最为满意的两张。

好几天的宏村写生旅程给大家带来了写生的乐趣及新观感。接着的黄山行更是大家引颈期盼的行程。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未干的油画是每个人在写生后都头痛的问题,退房前晚,还有人赶着画夜景,因为她们知道,下次要再回来画的机率极度渺茫。

又是好几个小时的车程,到的时候也是晚上了,我们先用餐再去民宿。非常感谢上海的学生,她们热心地帮忙订车、订房、订餐、订画具,让我们在大陆写生时毫无后顾之忧。

这是一间古色古香的民宿,古床、古筝、窗花,和我们在台湾所感受到的闽式建筑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一时兴起,拨弄了古筝琴弦,还有人以为是CD播放呢!乱弹也能唬人。

我们并没有计划住在黄山上,这的确很可惜,但是经济及时间实在有限。据说我们到的前一天,山上还下雪,等我们到时,天气却非常好。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大家都是坐索道上山,一路上惊呼不已,赞叹连连!

山上的风景美到不用找,难的是不知道要选哪里!由于天气很好,因此缺了云海,否则那黄山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姿卓绝的面貌肯定会有另一番风情。

为了赶在天黑前回到山脚,我们一行便要收拾画具准备下山了。我想要用走的,大部分同学也想要一起走走看看,于是有同学帮忙拿了几位长者的画具先行乘坐缆车下山,其余的人便跟着我从后山出发。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沿途发现了许多不太一样的面貌,整体说来,较为平静,弯来折去的路径,更是有着神秘面纱。石阶的宽度只有半个脚掌宽,而路径的宽度更是只能容许两个人小心谨慎地过。

下坡并不轻松,尤其是无止境的下坡。正当大家开始觉得有点疲惫时,目光所及的不远处,有个男人挑着扁担上来,他一步一步,稳稳地走着,的确,他必须把握着每一步都实实在在地踩在阶梯上,不可以有任何闪失。他停了下来,用另一根扁担撑着肩膀上的那根挑物用的,这时,我们才看到他挑的是什么,那是两个非常大的塑料箱,里面装满了水,泡着白嫩的豆腐。天啊!即使在平地提这些也会很吃力,但他却从山下扛了上来!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他问我们来做什么?我回:“来山上画画的。”他沉思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画画赚钱啊!赚很多钱啊!”我们说:“不,这不是要卖的。”他似乎没有听进去,想着自己得挑着这两个沉重的箱子到山上去卖掉,才能换得温饱,而这些豆腐全部卖光也只能换来数百元台币!我们只能替他加油,目送他继续上山的背影。

这下我们没有人抱怨喊累了,有一位同学,她的脚比起一般人大上许多,走起来更加吃力,她只能用脚的侧边一拐一拐地走。所有人都坚持下来了,不坐当地挑夫的轿子。

下山的路足足有七公里,说实话,我实在也不敢再让大家跟着我做这种事了,太多冲击、辛劳,却又让人深深着迷,着迷在这世上的同一时间,在不同地点,有着如此多样的人事,这种魅力简直无与伦比!

写生,请不要只是带着画具走出室内画画,其实更多的是感受人的相同及相异,唯有在这种时候,人才之所以为人,才能学会珍惜尊重自然,尊重他人。

钟敦浩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敦浩作品

黄山的写生约莫40乘50公分,这幅画带回台湾后还有后续。

我常去装框的店有天打电话来问有没有需要几个大型内框,尺寸是200公分乘230公分,原本有位画家订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不要了,框店很头痛,不知道怎么处理。我也没有画过这么大的尺寸,但还是买下来了。

某日下午,重新看了这次的宏村及黄山的写生,发现黄山的这张唯一的作品似乎可以画上大画,构图略作了调整,并且放上了此次没看到的云海,目的就是要将心中的画面展现在画布上,让人知道我的感受。

于是乎,这些大型画布框便有了它展现的篇幅,时值年末,我先画了写生构图的那张,但心中对于黄山的印象深刻,想要说的话,这一张肯定不够,索性把其他大画框一起给绷了起来。检视自己的构图,山形的延伸还是不太够,至少需要再两张同尺寸的画布才够,我赶在过年前请框店帮我再钉两个。

我从年三十下午开始作画,大年初一到初五的每日下午,连续工作六天,终于完成了这幅大作品,尺寸有200*1380。

而此幅作品也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与学生办的一场大型展览中展出。

(未完待续)

作者:钟敦浩

转载:Art of Tun-Hao Chung

编辑: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