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山东现代节庆咨询中心在济南珍珠泉宾馆举办儒学研修班,邀请山东财经大学教授王蔚作儒学报告讲《论语》,山东现代节庆咨询中心党支部、理事会、秘书处、战略决策委员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战略合作单位负责人等80余人参加研修班。
省政协原副主席齐乃贵,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尹忠显,省人大原常委、财政经济委员会原主任马金忠,省委原副秘书长、省委农工办原主任王泽厚,省政府办公厅原巡视员、原副秘书长高洪波,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傅汝仁,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刘同理,省政协原巡视员、原副秘书长袁庆宏,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巡视员、原副主任孙国伟,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原一级巡视员梁文跃,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巡视员、原副主席王兆山,滕州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子华,济南海事局原副局长吴绍虞,联合日报社总监郭晨曦等领导,专家,企业家参加
王蔚教授,山东财经大学儒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山东财经大学论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特聘专家,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特聘专家,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任德科国学研究院院长。省人大特聘专家,省政协特聘专家。自2004年开始在山东财经大学开设论语选读课,目前已经有19年,选课学生6000人。另外出版有《四言论语》《论语注译及人物类编》《论语注译及主题类编》《论语四十字诀》等书。王蔚教授结合山东现代节庆咨询中心参加儒学研讨班的实际情况,作了《论语的核心思想与精神》为题的儒学报告。主要讲了六学论当中的三学。论语是修身之学、论语是处世之学,论语是为政之学。
第一、关于修身之学。第一个论语是修身之学。孔子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君子和小人这两个概念在《论语》当中反复出现,尤其是君子这个概念,在论语中出现过106次。孔子在《论语》中讲,“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从孔子的角度来看,君子何也?君子者,仁者也。仁者有三个最重要的特点,仁者爱人,仁者利仁,仁者达人。孔子从事教育活动的中心和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君子。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在《论语》当中反复强调了成为君子的步骤,即“学、思、省、改、约”。通过学习、思考、反省、改过和约束的不断循环,最终人有可能成为君子。特别强调的是,孔子的“君子”和“小人”既是指两类人,也是指人身上的两个面,而且后者最重要。也就是说,人身上既有君子的成分,也有小人的基因。孔子对人性的把握是深刻的,他认为可以通过修身把自己身上的小人成分压缩,把自己的身上的君子成分放大。通过学、思、省、改、约的不断循环,最后人就可以成为君子啊!这是孔子的一个观点。学思省改约在《论语》当中反复出现。比方说,这个“学”字在《论语》当中出现了65次,《论语》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叫“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什么《论语》当中把这个学字作为开篇的第一个字?是因为孔子讲过一段话,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认为好学是他身上的最重要的标志。把这65个学字分类,可以归纳成小六学。即乐学、好学、博学、会学、学以致用。这是《论语》当中的这个“学”字。另外学要与思结合起来才行,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和思考结合起来。如果光学不思,学不深,学不透。所以,孔子把这两点学与思完美地结合起来。第三个字叫省,就是反省。孔子是反省的典范,曾子是反省的典范。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君子,或者要想成为君子,反省自己是非常重要。孟子讲过一段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就是如果你觉得这个事情不对头,怎么也不对,你要从自身上去找原因,很可能你认为的这个不对头,原因在你身上。第四,成为君子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改正自己的错误。孔子在《论语》当中反复强调这个改正自己的错误。比如说孔子讲“过则勿惮改”,讲以约失之者鲜矣,讲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的学生子夏也说过一句话,小人之过也必文。孔子讲,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也可以弗衅矣夫。约束除了自约,还要靠外约,还要靠他约。孔子认为,通过这个学思省改约的不断循环,人才可能成为君子。
第二,论语是处世之学。第二个方面,“孝悌忠信义,仁恕礼惠乐”讲的是《论语》当中的处世之道。把修身搞好了,把自己搞好了,还要把人际关系搞好。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反复讨论了人际关系处理的具体原则和人际关系处理的一般原则,具体原则是孝悌忠信义,一般原则是仁恕礼惠乐。什么叫具体原则?就是在具体关系中所遵循的原则。什么叫一般原则,就是你和任何人相处时都管用的原则。具体原则是孝悌忠信义,比如说在父子之间要讲父慈而子孝,在兄弟之间要讲兄友而弟恭,在君臣之间,也就是在上下级之间要讲君礼而臣忠,在朋友之间要讲信而久敬,在社会成员之间讲见义勇为,孔子在《论语》当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第三,论语是为政之学。“德政智勇立,宽庄敏慎讷。见闻明达远,虐暴贼吝绝”讲的是为政之道。大家都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北宋宰相赵普讲的,但是很少有人研究过半部《论语》何以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之所以成立,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研究了为政之道,就是作为领导干部最基本的素质和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研究了为政之术,就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他应当把握的领导技巧。第三,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研究了领导修养,即领导水平如何提高。领导不是天生的,领导也是锻炼出来的,也是在活动中成长起来的。领导者要做好领导,要研究领导水平提高的途径。第四,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研究了领导忌讳。所谓领导忌讳就是领导的高压线。高压线碰了以后,轻者做不成领导,重者可能进监狱,甚至有杀头之祸。这种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总而言之,孔子与他的弟子在《论语》当中提出了为政之道、为政之术、为政修养和为政忌讳。第一句叫为政之道,也就是做领导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操守。有五个字:德正智勇立。做领导者要有德,做领导者要正派,做领导者要有智慧,做领导要有勇气,做领导要有立人达人的胸怀。第二句叫做领导之术。术就是领导技巧和领导艺术。总结了五个字,叫宽、庄、敏、慎、讷。做领导首先要宽,心胸要宽,要大度,要大气,不能小肚鸡肠,不能睚眦必报,不能总想着去打击报复别人。做领导最怕的就是心胸不宽,如果没有宽阔的胸怀,做领导一定不合格。第二个字叫庄。庄,庄重的庄。领导者庄重很重要,言行举止,各个方面都要庄重,不能太随便。孔子讲过一句话,“临之以庄则敬。”你在下属面前庄重了,下属才能尊敬你。第三个是敏。敏就是勤奋。做领导人是个好事情,尤其是做一把手。但是做什么事情,离开这个勤奋和勤勉,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尤其是一把手,除了操心以外,还要谋划。而这个勤勉,这是非常重要的。第四个字是勇。因为领导者要做决策,而决策有时是最大的生产力,也有时是最大的破坏力,所以在决策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慎重。第五个字叫讷,“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领导者要把少说话勤做事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来坚持。不能随随便便的去表扬别人,更不能随随便便的去批评别人。第三句话,“见闻明达远”是领导水平提高的途径。做领导者要多见,要多闻、要明事理,要达观,还要深谋远虑。做领导者要多到下面跑跑,多到下面看看。要多闻,要多听听这个人怎么讲,那个人怎么讲,正面的意见是什么?反面的意见是什么?旁边的人怎么看,专家又是怎么看。《论语》中,孔子做了一个比喻,说有的人说话就像水那样让人舒服,有的人说话就像火烧皮肤那样让人难受。作为领导者好话要听,难听的话也要听。远,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深谋远虑,思维紧密,适合做领导。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清津,玫德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郭雷,山东乐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肖逢,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石匣村党支部书记景华,山东东方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伟,平阴县孝直镇付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亓明轩参加儒学研修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