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在加速奔跑。
沪苏湖高铁近日迎来关键性的进展——随着首趟检测列车从上海虹桥站缓缓驶出,标志着沪苏湖高铁正式进入了联调联试阶段,向着年底通车的目标稳步迈进。
无独有偶,江苏近日宣布,将积极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等项目的建设,力求尽早实现开工。
沪苏湖高铁与盐宜铁路,这两条承载着长三角地区交通与发展重任的铁路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决心,共同绘制着区域交通的新蓝图。
打通江苏南北,连接长三角核心
盐宜铁路,作为江苏省内重要铁路干线,建设意义不言而喻。该铁路北起盐城,南至宜兴,途经泰州、无锡、常州等地,全线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建成后将极大地缩短江苏南北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人文交流。
“盐宜铁路的建设,还将进一步打通江苏与长三角核心区域的交通联系。”财经评论员徐浩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通过盐宜铁路,盐城等江苏北部城市将能更加便捷地接入长三角的高铁网络,从而享受到区域一体化带来的种种红利。同时,盐宜铁路的南延线——宜湖铁路的规划建设,亦将为盐城至宜兴乃至湖州方向的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吴永宏明确表示,将确保盐宜铁路年内开工。这一承诺,不仅体现了江苏对铁路建设的重视与决心,也为盐宜铁路的早日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盐宜铁路相呼应,沪苏湖高铁的建设同样备受瞩目。这条由上海虹桥站引出,途经江苏省苏州市,最终抵达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的高铁线路,全长约163公里,设计时速同样为350公里。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盐宜铁路被称为长三角的“中轴线”,沪苏湖高铁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有效缓解沪宁、沪杭铁路通道的运输压力,这两条线在长三角铁路网中具有联网、补网、强链的重要地位,明显是对上海铁路枢纽布局的优化。
“对江苏来说,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热点在苏南,重点在跨江,难点在苏北。”何建华进一步分析称,盐宜铁路从中线跨江,将苏中苏北与苏南一线牵,将促进江苏全域协同发展提升整体实力。而沪苏湖高铁把黄浦江与南太湖连成一体,一条全新的南太湖发展轴呼之欲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为长三角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再添新亮色。
在徐浩平看来,沪苏湖高铁的建设,不仅是上海、苏州、湖州三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更是长三角高铁联网、补网、强链的重点项目。它的建成,将实现上海与苏州、湖州等城市的快速互通,极大地提升长三角地区的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
湖州深度接轨上海,融入一体化
“盐宜铁路与沪苏湖高铁在规划阶段就考虑了互联互通的需求。”徐浩平分析称,盐宜铁路南接既有的宁杭高铁,而宁杭高铁在湖州站可接入沪苏湖高铁,从而形成盐宜铁路—宁杭高铁—沪苏湖高铁的互联互通网络。
随着这条长三角横向“大动脉”建成通车,最直接的受益者,非湖州莫属。届时,湖州与上海的时空距离将由现在的2小时大幅缩短至30分钟,将彻底打破湖州“偏居太湖西南”的尴尬,一举打通上海西向拓展的大通道。
湖州,作为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城市,长期受制于交通不便,导致其在经济发展上相较于经济总量已破万亿的苏锡常等地略显滞后,发展步伐“慢了半拍”。然而,沪苏湖高铁的即将通车,将为湖州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湖州市民王先生谈及沪苏湖高铁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去上海,高铁需绕道杭州,耗时至少2小时。现在,高铁直达,仅需30分钟!”
这30分钟的缩短,对于个人而言或许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但对于湖州这座城市来说,却预示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朱承烈表示,沪苏湖高铁的开通,将彻底打破湖州发展的交通瓶颈,使其能够深度融入上海的“一小时经济圈”。这一变化将使得湖州能更好地承接上海的产业、人才和资本等资源的溢出效应,从而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今年的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沪苏湖高铁被三次提及,明确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强与沪苏杭等地的对接合作,谋划建设南太湖沪浙合作发展区,奋力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今年6月,湖州还专门研究制定《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机遇 全面接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行动方案(2024—2026年)》,首次提出“全市域、全领域接轨上海”。在外界看来,行动方案可以看作是湖州的“宣言”,展示的是湖州从长三角地理中心向发展高地转变的雄心。
按照规划,湖州将以沪苏湖高铁通车为契机,以沪苏湖绿色产业廊道为空间依托,打通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向西拓展的战略通道,主动承接上海虹桥等区域的创新型企业、科创载体及高端人群,推动湖州深度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徐浩平看来,盐宜铁路与沪苏湖高铁的协同推进,无疑为长三角地区的铁路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两条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的铁路网络布局,提升区域交通的便捷性和通达性。同时,它们还将促进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人文交流,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盐宜铁路与沪苏湖高铁的建设,也是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徐浩平说,通过这两条铁路的建设,国家旨在加强长三角地区内部的经济联系与交通往来,促进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与繁荣。
“盐宜铁路与沪苏湖高铁连接的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版图中均具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也具有物流节点城市的优势特征。”何建华说,两条铁路绕行太湖南与太湖西并实现交汇,将极大增强“轨道上的长三角”发展动能。
“环太湖拥有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五大城市,总体上呈现出北发达南发展、北较强南偏弱、北高调南低调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应当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实现再平衡。”何建华表示,“比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中唯一苏北地区城市的盐城,具有交通物流枢纽、产业创新平台、生态环境天堂等优势,便捷连通苏南定会增添发展动能。沪苏湖高铁的开通运行,将会成为南太湖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互联互通,高铁“中轴线”形成
盐宜铁路不仅是江苏的中轴线,未来有望成为长三角中轴线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江浙沪的高铁网络主要由沪杭、沪宁、宁杭三条干线构成,连接着沪宁杭三大中心城市,而地级、县级城市间,尤其是跨省市县的连通则相对薄弱。这导致了许多相邻城市间的火车通行需要绕行三大干线,耗时较长。
然而,随着沪苏湖高铁的即将开通运营,这一状况正在发生显著改变。沪苏湖高铁横穿长三角,将沪宁杭大三角从中间切分,实现了苏州与湖州这两个相邻城市的半小时直达。在此之前,从湖州到苏州需要绕行多条干线,耗时两小时以上。
在纵向上,通苏嘉甬高铁作为首条绕开沪宁杭三大中心城市、直接穿越长三角核心区的铁路,正在加快建设。而盐宜高铁,则是又一条纵贯长三角核心区的线路,其延伸辐射范围更广,向北可连接青盐铁路通达鲁东南,向南则能贯通浙江全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条铁路的走向和位置也极具特色。沪苏湖高铁紧贴太湖南岸,通苏嘉甬高铁则串联起太湖以东的城市,而盐宜高铁及其延伸线,将填补太湖以西城市间的联系空白。根据规划,盐宜铁路未来还将进一步南延至湖州(即宜湖铁路),与湖杭—杭温这条浙江的高铁“中轴线”相连,从而形成第一条真正贯通浙南、浙中、浙北、苏南、苏中、苏北的长三角高铁“中轴线”。
这一高铁“中轴线”的形成,将彻底打通浙江与江苏中北部的直线通道,对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根据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到2025年,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何建华指出,两条铁路的互联互通,使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对外运输大通道、城际交通主骨架、都市圈通勤网高效联通,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铁路密度达到 507公里/万平方公里,省际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密度达到 500 公里/万平方公里。
“同时,一体化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至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传统公共交通、城际客运与个性化、定制化客运服务有效衔接,运输结构持续优化,铁路和水路货运量年均增长率不低于 5%,现代化多式联运与城乡物流配送效率明显提升。”何建华说。
“按照这一目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长三角高铁联网、补网、强链是主攻方向。”何建华分析,作为重点项目,盐宜铁路与沪苏湖高铁自规划之初就承载着促进区域互联互通、优化交通布局的重要使命,在长三角铁路网中具有打通中线、连通南北的协同作用。一旦建成投入运营,不仅极大地便利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记者 潘洁
编辑 潘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