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9月,上海交响音乐厅的舞台上,涌现出了不少95后、00后青年音乐家的身影。
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在跟他们的对话中,你又时而感觉到恍惚,他们在音乐上很有想法,不慌不忙,敢于挑战高难度曲目,好像早已千锤百炼过,甚至有一些,已经开始独挑大梁了。于是,乐迷、网友更喜欢叫他们——“小孩哥”,来表达这种又青涩又老练的神奇现象。
当然,关于演奏效果,观众对他们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年轻,他们正在潜心精进的路上。
19岁青年对话283岁“哥德堡”
刚刚过去的周末,19岁的青年钢琴家吕沅翰就在上海交响音乐厅演艺厅,与283岁的《哥德堡变奏曲》展开了一场隔空对话。
作为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弘的变奏曲,这一作品对演奏家的技巧和悟性都有着巨大考验。全曲共分32段,包含主题、30段变奏和主题重现。巴赫在作品中极尽巴洛克音乐技巧,构筑起一座精致而又恢弘的“珠穆朗玛”,引得后世无数钢琴家争相攀登。
10岁时,吕沅翰第一次接触巴赫的作品。“我能感受到一股巨大的能量在撞击我的心灵,就好像一个多维的音乐世界在等着我去探索。”吕沅翰走进了巴赫的音乐森林,绚丽的景致让他着迷。在川音附中就读期间,他开始真正研习巴赫的音乐,并常用羽管键琴、大提琴等不同乐器来表达自己内心对巴赫的喜爱。
“我会从不同角度去探寻巴赫是如何作曲的,从他早期的康塔塔到平均律,再到赋格艺术,尝试着去揣摩他不同时期心境的变化,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蕴涵的理解和把握。”吕沅翰几乎把巴赫所有的作品翻了个遍。来到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大学求学后,德奥音乐高地的丰富宝藏,给了他更多研究巴赫的契机。
关于当天晚上的演绎,乐迷也实话实说:“小孩哥属于慢热型,刚开始几个变奏低声部听得不太清晰,变奏8有点赶,不知道是踏板的问题还是座位位置的问题。但是后面进入状态就好多了,尤其喜欢变奏23和30,如听仙乐耳暂明啊。”
反正年轻,吕沅翰没有指望自己一定要弹出多么老成的技巧,或者收获多么可观的票房,更多是报以学习的态度去靠近,去触摸。
他去参加国际比赛,包括莱比锡巴赫国际音乐大赛和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各大艺术节上,他也总会主动去和不同学派的教授交流。“每位教授的想法不尽相同。我认真去倾听、去理解他们不同的理论,并互相论证,但同时也保留自己的想法,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只要有时间,吕沅翰常常会去听自己喜欢的钢琴家的现场,如藤田真央、丹尼尔·特里福诺夫,看一看别人是如何演奏的。
前不久,吕沅翰入选韦尔比耶音乐节独奏家项目,并荣获瑞士韦尔比耶泰博基金会学院奖。对于下一个阶段的规划,吕沅翰表示目前对勃拉姆斯的作品很感兴趣,也特别想弹一次莫扎特奏鸣曲全集马拉松。“我的音乐世界不止哥德堡,希望能够呈现更多的作品,去打开广阔深邃的音乐天地,分享给更多的听众。”吕沅翰说。
“普三”首秀,此招虽险,胜算却大
同一天,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主厅,还有一位00后选手贠思齐,与瑞典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一起,完成了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以及德沃夏克的作品。
其中,普罗科菲耶夫的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在业内常以其钢琴技巧的难度令人瞠目。此招虽险,演奏好了,效果却惊人,因而也被称为“吃力但讨好的作品”。
这一作品也同样吸引着2001年出生的贠思齐,演出之前,他给乐队列出了一个心愿清单,其中就有这首“普三”,“我特别喜欢普三这个曲子,一直很想弹。”于是,贠思齐把人生第一次演奏“普三”的舞台留在了上海。
当晚的观众也都知道是23岁的小伙子在担任钢琴演奏,大多给出了包容又中肯的评价。
“虽然开篇有些力量不足,不过琴声里有些削瘦古怪、又有些透亮妖冶,后来和乐队的配合,犹如给壮美的山河注入棱角分明的奔流,收尾也利落爽脆很漂亮。”
“贠小哥的技术也是没的说,触键力度并不保守,非常精准。当然你说跟阿格里奇的版本比,那又何必。琴声出来的时候,还是非常亮眼的,23岁,未来可期。”
出生在国外,后来回到国内就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又去了茱莉亚音乐学院,贠思齐的音乐学习和生活背景都同时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影响。“从音乐角度说,我特别高兴小的时候能在中国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本功。我的老师张晋对声音的研究也特别多,比如触键的方式、发音的方式等。去了茱莉亚音乐学院以后,我吸收了更多小时候因为年纪的限制而不能理解的有深度的音乐性内容。”
从学生身份变身为职业演奏家时间不久,贠思齐还是坚持以一个学生的心态,永远保持汲取和进步,时常反思自己如何可以弹得更好。“我一直觉得作为演奏家,过于自信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而关于未来,我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我最想的就是一直跟大家分享音乐,未来也会继续这样做下去。”
临危受命已成习惯?95后已经开始独当一面
时间再往前追溯一点,95后钢琴家刘晓禹担子显得更重一些。9月6日和9月8日,上海交响乐团接连迎来两场音乐会,一个为纪念建团145年,一个是新乐季的开幕演出,每一场都意义非凡。
然而,7月底,原定出席这两场演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希拉里·哈恩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则消息,宣告由于双侧神经受压而不得不取消8月至9月的所有演出计划。(此前报道)
时间紧任务重,华裔青年钢琴家刘晓禹临危受命,被紧急召唤到了上海,补上了9月初的这两场重要演出。而有趣的是,这甚至不是他第一次救场希拉里,此前希拉里还因故缺席过与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的演出,当时的救场独奏音乐家就是刘晓禹。“上一次更惊险,我接到通知就只剩一天的时间了。我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二天就要飞旧金山。”
其实算下来,那次刘晓禹更是没什么时间准备曲目的,他倒是很淡定:“也没细想,既然接了,就没想会弹不下来,有多少时间就直接练就好了。”不愧是24岁就拿下肖赛冠军的钢琴家。
这次上海的救场演出,刘晓禹演绎的就是自己擅长的肖邦。尤其《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肖邦20岁时的创作,这场演奏就变成了青年音乐家跨越时空的对话。“同样的作品在人生不同时期去演奏,心境与表达都是不一样的。作曲家也一样,年轻时候和晚期的作品风格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刘晓禹的眼里,不断演奏肖邦的作品,并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他也不担忧观众“审美疲劳”。
事实上,刘晓禹的自信也不无道理。不少当晚的观众都在演出结束后不吝赞美,连连称赞其“满分救场”。本来对演出临时换人有点担心的观众,最后倒欣然接受了。
其实,在古典音乐界,倒也有不少音乐家是通过救场收获机会、走到观众面前的。近年来在国内人气爆棚的钢琴家王羽佳,就是当年接连救场钢琴家拉杜·鲁普和玛塔·阿格里奇后一战成名,走上职业道路的。
如今,年轻的95后、00后们也正在各自的职业道路上摸索自己的风格,等待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或许不出几年,他们当中还会诞生更多实力和人气俱佳的新星。谁知道,下一个郎朗或者王羽佳,是不是已经在路上了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