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和教育是目前放之四海而皆难的话题,而且是唯二的没有稳定解决方案的问题,在数十年来在各种状态中不断折腾。之前经济有增量的时候尚可支撑,眼下甚至维持的成本都无法被忽视了,所以必然又会迎来改革。
我小时候住的是公房,几乎是那时候唯一的供给途径。大家解决居住问题,等着分房或者租公房,看似成本低但是房子长期短缺,很多年轻人、中年人带着孩子跟父母住在一块,同时漫长的排队等。有房子住的,人均面积也非常低。
交给市场供应就得考虑公平、兜底保障,交给公共福利则需要考虑总体成本分担、供应能否满足需求……除了房子,还有医疗和教育也是如此,但又不止于此。
无论是医生、病患、医保、药企、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大家都不满意,今天这篇我打算摘几个小角度分析,提前铺垫一句,是大多数人不习惯或者不太好接受的角度。我今天不会为任何一方辩护,而是直指大家的痛楚。
医疗、教育的共同点是既不能完全通过市场化、也不能完全通过福利保障来解决一切,包含了社会福利的一面要求公平、兜底,但投入产出又会要求效率。而且夹在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点——激励,才是真正的突破口。激励供应,需要市场化,但只有市场化则意味着民众无法负担。
人人都有权利享受医疗和教育,但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什么能激励优质的供应和保持合理的成本,角色不同给出的答案不同。人们作为接受服务的一方的时候,在医疗、教育方面是希望无所不用其极的,本能上绝不会乐意打折扣,但是作为公共福利覆盖的成本,投入该由谁来承担?
国家是个虚拟的调节机制,它本身不独立于所有人之外,也没有独立的责任和支付能力;福利自然是全民产出来承担,今天我们无意去讨论病房里花掉7000万的那种段位,我们只聚焦怎么让普通人去面对公共福利兜底。
公平的福利意味着平均支出不能太高,那么从业者怎么获得激励呢,缺乏激励的领域,一般供应不足。对的,教育和医疗不能只被当作商品,不能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不过想要超出平均值的服务,必须要支付溢价。
我们先说最好理解的医疗改革,从扩大私立医院到引入外资医院,这是增加供应的措施,背后是价格调节机制,这些供应是要涨价的。此时希望获得好的、充足的医疗的人,可能有一部分会开始强调医院怎么能天价看病呢,太黑了,有人则开始说笔者为医疗涨价摇旗呐喊,立场有问题,要是你这样想,就别往下看了,逻辑问题都梳理不清楚后面你看了更堵心。
我们可以想想小时候,看病不怎么花钱,我们也可以想想朝鲜,全民免费,代价是很多人看不了病,或者得不到充分诊疗。
另外一种则是私立医院,包括外资私立医院更大范围准入之后,自费医疗更好的服务、也意味着更贵的费用,同样是一种医疗供给解决方案。同时,公立、私立医院对医疗工作者聘用吸引力、医疗社保覆盖情况、方案和药物等的选择方面,会有更加差异化的供给结构。
摆桌面上的选择,有时候并不是大多数人希望的,大多数人希望的只是少花钱、多办事,对于个人支出和统筹缴费保障,人的体感是不一样的。
大家要首先抛下一个观念,千万不要寄希望于通过道德绑架来解决问题,任何服务提供者都是人,都有基本的私利。更不能通过人为压制市场要素中的某一方,来获得低于供需均衡价格的商品。
举个例子,药品集采砍价,好的一面是让药企保持利润维持生产的同时,把价格打下来,当初砍价视频被很多人拿来当作爽剧看。比较被动的一面,如何确认什么是合适的价格,会不会因为价格过低,造成挤出效应,让一部分药企不做了,实际上已经有企业这样选择了。然后出现要么便宜的供应消失了,要么能进医保的便宜药,和不能进医保的贵的药,效果上讳莫如深的变化;医生不太方便说,患者咂摸出点什么,跑到外面药店去买。
终端价格低,原研药的投入巨大,药企缺乏动力投入,而仿制药是化学结构一样了,但配料、辅料和制作工艺不能讲一模一样,效果和价格的取舍,无法求全责备。
还有种供给不足,是医疗从业者。
我在许多专家、主任医师那里,每每见到规培的医学生,跟着门诊、病房忙碌或者值班。在你能看的上的医院里规培的,都还是佼佼者。没才能,读不了医学,没财力,撑不到三十岁还在读医学。学医是个后期发力的领域,医疗行业跟医药行业一样,长投入需要靠产出来激励。这种激励的源头只能是统筹和个人付费两个。
这时候统筹的公平性就尤为重要!医保待遇保障的多轨制,是挑战基本利益的,基本保障如果只能覆盖基本医疗条件,那么就不该有特例,要么就尽可能创造医保收入,增加全民的医疗条件。当然残酷的是,人的生命并不可能平等,尤其是在病床上,总有额外的、更好的医疗方案,可以靠自己多花钱来弥补,但不该由大家一块交钱,但是区别太大的待遇,或者在医保缴费阶段就二元化差异过大。
是交的多报销待遇多,但是凭什么交的多,关键是区别跨度那么大,谁来解释一下?医保统筹的池子里资金使用人的差异太大的话,总不能你爷爷一住院,我爷爷就吃不起药吧。
再说教育。有一句很炸裂的话要送给大家:不要过多期望学校,而是自己成为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无论是子女上学,还是自身学习提升。尤其是公立教育,教育资源根本不可能充沛的覆盖到每个学生,甚至大部分学生都不太可能。
有学上和老师能操心管你家孩子,是两码事,家长想要的、学生需要的那种关注、教导、针对性关心,是老师无法持续提供的。基本的教学和育人,学校、老师可以提供,但是大家都明白,我们期望通过上学获得的结果,远不是学校和老师能解决的。让孩子或者自己出人头地,或者起码考学顺利,在如今竞争、内卷的环境下,都需要挺大的资源持续投入,无论是课外辅导、兴趣特长比赛拿奖、各种评比,分析抉择(张雪峰老师那种),更不要说心理情况、综合成长、寻找机会这些更复杂的内容。
除了兜底的教育之外,其他只能由家长来提供给孩子,家长面临两个选择:持续加大投入或者降低预期。还要评估,自己家能不能一路为孩子保驾护航到底,要是不能,中间砸钱、找关系搞到一半,搞不定了,之前多年的投入打水漂,这个沉没成本怎么算?
要公立还是要私立,不是互斥的,而是互为补充,校外辅导就是一种自费的补充,跟医疗类似。
这种案例不在少数,学习辅导一年花几万,课外评比各种途径评优评奖更是天价,学区房不说了,无论如何搞定了中考,高考搞不定,孩子心态被多年压力搞得漠然,家长自己心态崩了。更不用说到了学专业、就业这个环节了,很多人开始反思,这十来年损失了多少快乐时光,多少本可以用来一家人享受的钱的投入,换来了什么。问题是大家也都不肯放弃任何可能,再来一遍也不敢在内卷中松手,俗称想不开,我们就没有身处一个令人豁达的环境。
认清大环境,咬牙鸡娃的心态能松弛不少。家长该给孩子的教育,是让他们慢慢认识到如何用自己期望的方式过一生,选择和外因在这一生中是不确定的,也是持续互动的。
成年人总是慨叹当初自己小时候也没觉得那么难,父母也没怎么管过自己,也许那时候生存的上限低,也可能是那时候的竞争门槛发生在更前置的环节——比如城乡二元化在当年比如今要大得多。
社会上资源有限,能左右资源的人更有限,作为普通人,我们难免会意图做梦,放大医生、教师的道德标准,从道德高地上审视,因为资源不足、不均衡而期望他人做出牺牲来补足一点点。普通人的确也挺为难,教育、医疗可以靠钱解决大部分问题,但大部分人真负担不起那个钱,而且误以为有一个虚幻的责任承担者,比如社会、比如医保,其实社会和医保就是参与者共同构成的。
微观上才是真相,任何个体的决策,都遵循趋利避害的本能。你不可能把一个角色套到某个人身上,就让他大公无私。一个医生的孩子上学,他希望老师最关注他孩子,一个老师去看医生,他最希望医院相关的资源都集中在自己这里,其他人也是一样。
再就是不会因为人少需求就小,总需求是虽人口缩减的,比如教育上学,但是对好的教育资源的渴求追逐,一定是供不应求。
今天说的这些,别指望时代和宏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资源之间的不平等,时代宏观往后退几步,两手一摊,成为背景。
联络v:saltsolution
课程学习、知识分享、内部直播圈、专业垂直领域咨询,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盐会员群,解锁更多知识点和好朋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