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誓词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1e3f2742j00skalq7000yd000u000a1m.jpg)
文丨旧故麻袋
2002年,一名普通的山区教师,立下了这样的誓言:“我想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山里的女孩们读书,让她们走出大山……”
2008年,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终于建成,这位山区教师为了建起这所学校,四处奔走,不顾他人的误解和白眼,“像乞丐一样”筹集经费。
12年间,她帮1800多名女孩圆梦大学。教会了大山里的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教育事业,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付出一生。
她就是张桂梅,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高校长。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a0074396j00skalq7001cd000p000e5m.jpg)
2020年,中宣部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
终日的劳苦奔波使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肿瘤、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20余种疾病缠身,这些病经常以不同的方式折磨着她。
张桂梅曾说:“我的学生可以考到厦大、川大、武汉大学!我们是用命换来的。”
之后张桂梅先后被授予“七一勋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她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都捐献给了教育事业。
她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家庭,乃至生命。她的事迹被多方媒体报道,互联网处处都传颂着张老师的伟大,再后来,她的事迹被改编成了电影《我本是高山》。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以张桂梅真实事迹为蓝本的电影,可尽管这部电影原本备受期待,但在点映期间却遭到了停播下架的命运。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808411a1j00skalq7000nd000u000g6m.jpg)
由于篡改真实剧情、迎合流量、忽视女性主体性、缺乏社会分析和煽情夸张等原因,让电影失去了真实感,反而使其显得敷衍和浮夸。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ceca1682j00skalq7000kd000il008ym.jpg)
所以当《山花烂漫时》(又名《大山里的女校》)开播时,我内心满是不安,去年电影改编失败的惨状还历历在目,这次不会又是一次依托答辩吧。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44ebb3e8j00skalq8004md000u001hdm.jpg)
怀着好奇、忐忑的心情,查阅几集,发现这一次的改编,终于对味了。
这不是一部一上来就开始歌功颂德的电视,而是脚踏实地的铺垫了前戏。
故事从2007年张桂梅创办女校前夕讲起。
讲述她是如何挽回一个即将失学女学生的命运;讲述落后乡村里普及教育是如何困难的;讲述教育对于乡村的存在的意义。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ccc6dfadj00skalq80048d000om01xem.jpg)
这样的铺陈,给整部电视打下了一个基础,那就是“为什么张桂梅想办一所免费女子学校”,因为她看到了、感受到了,教育对于一个农村的女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1b33bdb6j00skalq7000pd000jn00d6m.jpg)
同时,编剧很好的将镜头对准了不同的阵营,让大家看到了剧中不仅有主角张桂梅,还有其他付出努力的老师,和政府人员对教育事业的支持,甚至包括商摊小贩。
这是一部群像剧,所以弱化了个人英雄主义,想要建成一所免费女高,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诚然,张桂梅作为主心骨,像是一个“传教士”,将“免费办女校”的需求和理念传达给了每一个人。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1447d0f0j00skalq7000id000jn00bbm.jpg)
然后将有共同理想的人聚集到一起,同心协力朝着目标前进,最后才有了女高的建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困难的、复杂的,但遇到问题就一个个解决,遇到困难就一个个击破,有了这群无名英雄,才有了后来的女高。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4312e73cj00skalq70029d000u000omm.jpg)
当然建成女高只是困难的第一步,之后的资金、舆论、师资、生源,到处是难关。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c241de8cj00skalq7000ud000js00chm.jpg)
如何让家长把女孩子们送进学校,即便是免费的,但村里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加上经济上的窘迫,村里的家长更希望女孩子早早嫁人生娃,都觉得读书无用。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22a04616j00skalq7001md000lg00gtm.jpg)
甚至连孩子自己都觉得上学是无用的,会质疑道:“上高中有什么用?我走了家里的活儿谁干?”、“我走了我妈咋办?”、“上高中能挣钱吗?”
这样的思想通过一代代的传承无法用简单的嘴皮子就能说动,软的不行,只能靠硬抢。
抢下生源,也只是困难的一小步,还有老师班底的搭建,更加困难,老师们不仅要教书,还要身兼数职,负责安保、后勤、保洁、会计、出纳……加上女高的条件太差,很多新来的老师都选择了离开。
直到后来,一个又一个有着和张桂梅同样人生理想的老师们的到来,才有了女高后来的成绩。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f50f86c0j00skalq7001pd000u000grm.jpg)
学生们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走出大山的信念,让她们敢于和时间赛跑,别的学校有资源,我们拼时间。
通过教育,张桂梅送出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她们之中,有些人成了医生、有些人成了警察、有些人成了老师,有些人回来了,要跟随张桂梅的脚步一起改变更多女孩子的命运,有些人通过学习,有了更美好的未来。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她们一起在大山里努力着,温柔且坚定,当然虽说这是一部女性群像剧,但很多男性角色也不容忽视,他们虽然一开始不理解张桂梅的坚持和执拗,但在一次次与张桂梅的交流中感受到了真诚的力量,最后不管如何困难,都要支持女高。
除了人,我们在剧中还能看到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偏远地区教育的不公平现象等等。
教育是打开无知的钥匙,是通往美好的高架,普通的事情坚持做,那便不再普通,张桂梅是普通人,她不是英雄,有特异功能,她只有双腿和双手,但她有与别人不一样的人性光辉,她的坚持铸就了她的教育传奇。
《山花烂漫时》各种情绪都拿捏的恰如其分,并未过度煽情,也没有刻意表现个人主义,而是让观众们了解了这一事迹的始末和教育对于下一代的重要性。
它不是纪录片,也不是科教片,更不是传记,但它传递出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带给观众的感受是震撼的。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4/e170df58j00skalq7003hd000u0015ym.jpg)
让这样的改编剧多来一些吧,记住他们,用光影的永恒记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