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男孩在深圳遇袭在网上引发了对仇恨的讨论。

恐惧与恨,一直是互联网流量的法门。在网上,爱与同情,都要被转化为恨意。因为只有恨才能吸引人,激发转发,带来流量。所以网上就会有人迎合老百姓的观念,放大误解,煽动他们的恐慌与愤怒,激发转发行为,聚集流量获得收益。

比如,宗庆后去世后,社会各界自发悼念。但对网上追求流量的人来说,哀思是不够的,要愤怒、要仇恨才有力量、才能聚集流量。于是,几件陈年小事,再加上几个无中生有,对宗庆后的悼念就被转换成恨他曾经的竞争对手钟睒睒,在舆论场掀起巨大的风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现在网上普遍对骑手的同情,背后实际上是对平台的愤怒,愤怒才推动了持续的对骑手的同情。再比如,喜欢华为,就要把小米当作愤怒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毋庸讳言,日本人学校一直是恐惧和愤怒的典型。围绕日本人学校,网上的谣言非常多。有人说,日本学校不让中国人进,一定有阴谋。有人说,日本人学校在教仇视中国的内容,所以才不让中国人进。还有人说,这些日本人长大了要混入中国社会,危害中国。还有人悲愤地问:为什么中国的土地会有日本人的学校。

这些毫无常识的短视频,激发了大量的仇视与恐惧。

中国对外开放的成果,就是中国有大量的外资企业。很多外国孩子跟爸妈到了中国,读书就成了一个问题。 且不说语言问题,国与国之间教育内容也不一样,简单地说,学了中国课程,怎么回日本高考?

所以,1993年,上海市外事办公室和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在日本驻在员比较集中的虹桥地区开设一家“日本人学校”。 随后,中国教育部系统地制定了准许开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政策,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纷纷在上海、苏州等外资企业集中的城市开设“美国人学校”、“韩国人学校”、“新加坡人学校”,以方便本国孩子上学。

很多人质疑,为什么不让中国人进。其实,学校肯定有中国雇员。至于一般在门口搞直播的人、路过的闲人,当然是不让进的,更不用说进去检查。即便一个中国学生的家长,现在也是不能随便进自己孩子的学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么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事实,却产生了大量的谣言和煽动。

我们花无数的钱,让非洲学生来中国读书。很多人对此的解读是,这些学生,在中国学习,长大了后,会成为他们的社会精英,他们对中国有好感,自然带动整个国家对中国有好感。一定程度上,这个道理是成立的。

这些道理,对在中国的“美国人学校”“韩国人学校”“日本人学校”里的孩子也是成立的。他们不花中国人的钱。他们自己的父母掏钱,自己的国家掏钱,在中国的土地上接受教育,他们长大了,可以成为中国和外国友谊的桥梁。但围绕他们,特别是日本孩子,却有无数的谣言,煽动仇恨。那么他们长大了,有没有可能反而会成为敌视的种子呢?

客观地说,欧美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当然比非洲小国更重要。我们花钱善待非洲学生,但敌视欧美日本学生。这是一件非常不理性,甚至功利地说是一件不划算的事。

有仇恨流量,教育就要化解仇恨。这是教育的功能。所谓教育,当然是广义的,社交媒体、视频平台都应该起到这个教化之功。

在纸媒时代,乃至论坛、网页时代,社会的信息生产权是掌握在专业机构手里的,从业者都是职业媒体人、知识分子。网民的教育水平也相对较高。这保证了信息的相对真实、价值观、理性,以及与受众共同构成的相对理性的舆论场。但现在,流量是掌握在铁头这样的流氓和罪犯手里的。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民文化程度下降,舆论场也变得更加极端、民粹。

这也是全球各个国家面临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内容平台有当仁不让的责任。遗憾的是,就在深圳日本小学生遇袭后,有人统计,在某平台上围绕日本学校的谣言仍然很多。

在苏州事件之后,某账号流量两头吃,煽动情绪的行为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批评,随之,在平台删除极端民族主义账号的行动中,被封禁了。不过,就在深圳日本学生被刺死之前,这个账号又复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封禁更重要的是,平台应该有分级功能,让老百姓认识到,账号与账号是不一样的。 我以前说过一个方案,就是给账号搞认证、打分。 请大学、研究机构的教授、研究员,法律的、经济的、新闻的、各种领域权威专家给这些账号评分。 他们会遵守国家政策,也有自己的学术体面。 不至于给反民营企业、反资本、反市场的账号打个高分,也不可能给战马、战狼、战虎们打个高分。

化解愤怒,除了不让那些人吃到故意造谣的流量,更重要的是,让很多东西公开化,消除神秘感。外国学校也可以主动走出来,与其他中国学校联谊,公开举办活动,开设社交媒体账号等等。无论如何,只要主动公开,一定能得到某种形式的回应,促进事情变得更加明朗。媒体,也应该向民众解释外国学校的历史、作用,让底层老百姓了解这些学校,消除神秘感,消除恐惧与愤怒。

总之,仇恨流量,危害极大,不可放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开快捷转载,欢迎转载

已开过白名单的公众号,转载请遵循转载规则

欢迎关注更多深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