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他身处逆境之时,能够做到失意而不失态,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一个人在他身处顺境、甚至是大红大紫之时,能够做到得意而不忘形,更是难能可贵的。曾担任过两届中央委员的丁可则就是这么一个人,今天帝哥就来说说他的故事。

1932年,丁可则出生于江苏邗江,1953年,他进入无锡机床厂当工人,由于他工作任劳任怨,很快成为了厂里的生产骨干。1959年,丁可则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被推荐进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群英会。

丁可则(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可则(左)

1966年“运动”爆发后,丁可则受到了冲击。1968年7月,“支左”的解放军进驻无锡机床厂,有一天,丁可则被叫到厂部,一位市领导对他说:“机床厂要恢复生产,你是全国劳动模范,出身好,在工人中有影响,现在任命你为厂革委会副主任,专门抓生产。”

丁可则当上副主任的第三天,机床厂的机器就响了,全厂很快恢复了生产。就这样,丁可则的名字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68年11月,他被选为党的“九大”代表。

对于自己能成为“九大”代表,丁可则后来坦诚地说:“这有三个原因,一是我是全国劳动模范、工人阶级代表;二是当时许多老干部、党政领导被打倒了,选我这个工人做‘代表’没有什么争议;三是我当时在恢复工业生产方面带了个头。”

1970年,丁可则出任无锡机床厂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丁可则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放了厂里一批“靠边站”的老干部,对几位市里点了名、挂了号的老干部,他也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每当“运动”高潮之时,丁可则索性以办“学习班”为名,把老干部们保护起来,避免他们被揪出去批斗。

工人进行机床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进行机床生产

1972年,丁可则出任无锡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常委。1973年8月24日,党的“十大”正式开幕,丁可则再次作为江苏省的代表参加了大会。8月27日,大会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名单正式公布,丁可则当选为中央委员,当他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头脑“嗡”地一下,原本就不平静的心情更加激动起来。

丁可则回到宾馆后,遇到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他问许世友:“许司令,这中央委员怎么个当法?”

许世友笑着说:“好好工作就行了,没什么难的。当了中央委员,一年要到北京开一次会吧?中央有什么事,通知了我,我再通知你们,你们再往下贯彻就是。”

许世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

“十大”以后,丁可则一直在无锡工作,在那个“突出政治”的复杂年代,他虽然不能洞察一切,但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良知,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保持洁身自好。后来丁可则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感慨地说:

我之所以能在最复杂的政治运动中,既没有被人利用,也没有卷进政治漩涡,是因为我始终想到自己是个贫苦人家出身,文化程度不高。如今当上了市委领导,还是中央委员,我知道这不是因为我能力有多强,本事有多大,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形势的需要,充其量是党组织和群众信任我而已。所以我始终坚持:干好份内工作,不随便表态,不跟人家起哄,不挑任何事端。

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在北京开幕,丁可则不但成为了大会主席团成员,而且再度当选中央委员。

1979年初,丁可则调任江苏省革委会常委、副主任,具体分工是抓工业。此时的丁可则认为:自己既无资历政绩,又无功勋贡献,领导才能也谈不上突出,“中央委员”和“省领导”是特殊年代推给自己的“殊荣”,现在理应让出这个位置。到了1980年,各级领导班子都开始强调文化结构,只在工厂夜校谈了高小文化的丁可则更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形势”了,他终于下定决心,给中央写了一封申请辞职的信。

丁可则的信最后转到了胡耀邦那里,胡耀邦作出批示:同意丁可则同志不再继续担任中央委员和江苏省领导职务,建议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不久以后,江苏省委安排丁可则到省总工会担任副主席,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安排。

胡耀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耀邦

1992年,丁可则正式退休。这么多年来,丁可则的的官职不算小,地位不算低,荣誉不算少,但他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人,从不拿这些作为炫耀的资本。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大红大紫,他从不失态,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

2017年1月29日,丁可则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去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