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濮阳和南阳的关系,很多人都能找到共同点:名字里面都有一个阳字,都有油田,南阳著名的一代医圣张仲景的老祖先“挥公”就是濮阳人,两个城市都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做出了贡献。
从地图上看,濮阳和南阳是河南的两大门户,直线距离380公里,两座城市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国家森林城市。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龙头”“总开关”所在地,濮阳作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始发地,“一渠清水送雄安”。
南阳四面环山,被桐柏山伏牛山左拥右抱,往西南又有大巴山,正南虽说没有山,是一坡几十丈高的大丘陵,比濮阳县的十八里堌堆要高出300多米。南阳最低处,跟濮阳一样,海拔只有200多米。
1988年,一位姓张的南阳小伙儿带着新婚燕尔的妻子长途跋涉到距家500公里的濮阳谋生。靠20多元白手起家,如今他已成为濮阳当地的亿万富翁。
在濮阳,大约有3000多南阳人。有大学毕业分来的,考公职考来的,有随石油大军移民来的,有投亲靠友撵来的,有举目无亲来闯荡的,也有看上濮阳姑娘来寻找爱情的。
这群南阳人,一个字,能干,两个字非常能干。
这群人中有来自邓州的防水行业的赵志强,有扛石头起家的赵红力,有丰利石化的刘恩儒,有大浪淘沙的杨武,有安保专家高申明,有高压补漏专家刘素平,有知名主持人霍本玉,《拉呱社》的文化大侠归来,有断桥铝老板杜勇利,还有赵刚、张国平、张可胜等等。
他们不远千里来到濮阳打拼,做生意,成家立业,大部分已经把户口迁移过来,甚至以后子孙后代都要生在这里,埋在这里。
他们成立了濮阳市南阳商会,把宛商文化和南阳的家乡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和濮阳一起出新出彩,走向更大的辉煌。
据不完全统计,南阳人在濮阳创业的覆盖面也不少,涵盖了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文化传媒、建筑装潢、化工、综合百货、餐饮娱乐、休闲服务、工程建设、和物资贸易、仓储等各个领域。
解读每一个人的奋斗史,都能看到坚强、毅力、吃苦、勤奋等等很多优良品质在他们身上闪闪发光,外地人也好,濮阳人也好,具有这些品质,走到哪里都会创业成功。
南阳自古出俊才。全国只有一个地方出现过作家群,那就是南阳,这些骚客文人,多伴被漂泊到四方的南阳人相处流传。比如,大文豪二月河。二月河(凌解放)是山西昔阳县人,部队转业才到南阳,他已经变成了南阳的文化符号,他写的清朝仨皇帝老儿,都很威风,一个康熙,一个雍正,一个乾隆。弄得这仨皇帝也跟南阳人似的。
正宗南阳大作家,有邓县姚雪垠,西峡县乔典运,镇平王随合(行者),邓县秦俊,社旗周同宾,镇平柳建伟,唐河田中禾,唐河冯友兰冯宗璞,唐河李贺,新野张长弓张一弓父子, 邓县在部队还有一位大作家叫周大新,最近写了南水北调的事,很有意思。
如今的濮阳市南阳商会被评为全国“四好”商会,是3000余名南阳老乡的乡情平台、人脉平台、信息平台、资金平台、合作平台、发展平台。也是身在濮阳的南阳人齐心协力、建设濮阳、共襄盛举和濮阳共成长,同发展并逐步走向成功的重要桥梁。
一位濮阳市南阳商会的负责人说:什么是濮阳?这就是濮阳。这么多年,感谢大濮阳的接纳和包容,感谢大濮阳父老兄弟姐妹的关爱,感谢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让这些身在濮阳的南阳人,充满了归属感,充满了自豪感。濮阳人的厚爱,宽容,让所有飘在濮阳的这些外乡人有了一个幸福的家。
祖籍南阳的著名文化名人归来老师说:“酒杯太浅,敬不了来日方长,在濮阳吃一碗方城烩面,就算回到了一次家乡。父母已经逝去,家乡已无牵挂,在这里生活大半辈子,感谢那么多人关注我这个坏老头子,喜欢我也罢,讨厌我也好,在濮阳人面前,我说不完的只能是:感谢。”
如今,濮阳通了高铁,米字型高铁圈圆满收官,濮阳南阳两地的经贸交流、民间交往也越来越多,作为河南的两大门户地市,他们都在为中原崛起,河南出圈出彩而努力奋斗!濮阳人和南阳人的情感纽带,也在源源不断的开枝散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