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观
智能资源环境管理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生存资源和生产资料,人类活动、非法侵占、过度开采、污染、自然灾害等,都会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将被动抢救自然资源转为主动预防、改善、保护的态势,实现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倡导的深入贯彻。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已从传统的人力调查统计模式快速发展为信息化管理模式,海量基础数据与调查统计数据的积累,也将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数字化、智慧化自然资源管理打下基础。
01
热点聚焦
第十七届全国矿床会议在贵州贵阳召开
9月20日,以“地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产学研用融合赋能找矿新突破”为主题,第十七届全国矿床会议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
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矿床学研究聚焦国家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取得了理论创新,发现了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的各类矿床,推动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为满足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作出了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大决策部署。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和拓展,矿床学研究面临新的挑战。
会议强调,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呼唤矿床学加快创新。矿床学研究要深度与广度并重,聚焦找矿突破重大基础和前沿问题,创新研究方法,努力作出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服务于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重大需求;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加大研究力度,解决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力争实现关键理论、技术方法突破,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紧密结合找矿实践和综合利用,推动增储上产,不断提升矿产勘查综合效益;推动数据驱动和智能化勘查,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坚持绿色勘查与可持续发展,力争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中国自然资源报)
自然资源部向社会提供永久基本农田查询服务
为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社会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层层压实耕地保护责任,9月23日,自然资源部永久基本农田查询平台正式上线,向全社会提供永久基本农田查询服务。公众可通过在微信搜索永久基本农田查询平台小程序、访问自然资源部官方网站或者下载自然资源部 APP 等多种渠道,便捷、快速地查询到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
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在互联网上向社会提供永久基本农田查询服务。永久基本农田是经依法划定并实施特殊保护的优质耕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永久基本农田查询平台正式上线,是对永久基本农田依法实施特殊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对各地已开展的永久基本农田公布工作的重要补充,可以为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共同监督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提供更多样化的渠道。
公众通过在平台上查询确认耕地性质,如发现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开展种植果树、花卉、挖塘养鱼等活动并改变耕地性质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住宅或其他建筑物,以及堆放建筑垃圾等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条件的,可向当地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反映,属地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实属实的将及时进行处置。(自然资源部)
02
自然资源部发布六十八项海洋行业标准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全国海岛代码》等68项海洋行业标准,其中包括《海洋测风仪器检测方法(英文版)》等6项海洋行业标准英文版,自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些标准均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主要面向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需求,指导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海岛代码》等5项海域海岛管理领域的标准,旨在满足海岛管理科学化、现代化需要,保护海岛资源及生态环境,合理布局海岛开发利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海岸带生态系统减灾功能评估技术导则珊瑚礁》等14项海洋预警监测领域标准,将加快海洋观测监测工作的标准化进程,实现海洋观测监测工作科学化。《船载气溶胶激光雷达技术要求》等10项海洋调查领域标准,旨在规范海洋调查及管理活动,促进各项海洋调查任务顺利实施。《海水淡化系统水足迹评价通则》等13项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领域标准,旨在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
《海洋生态分类》等8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标准,进一步构建我国海洋生态修复标准体系,促进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健康可持续发展。《海洋生物资源碳库贡献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紫菜》等6项海洋碳汇领域标准,旨在充分挖掘海洋生物的碳汇潜力,提升我国碳交易能力。
《海洋测风仪器检测方法(英文版)》等6项海洋行业标准英文版的发布,旨在促进海洋标准国际化,推动标准在国家地区之间互认,为优化全球海洋行业标准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海洋经济调查海洋工程调查技术规范》等2项海洋经济领域标准,旨在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规范海洋经济调查工作程序,推进海洋产品产业化。
《海底地名命名制图技术要求》等3项深海大洋考察领域标准,旨在规范我国海底地名命名及专题图件编制工作。海洋极地科考领域标准《极地生态环境监测规范》可确保监测方法的统一,保障调查数据准确可靠。(中国自然资源报)
数字化赋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23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标志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迈入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为此,数字化赋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破解林改“时代四问”的新路径,为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推动集体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入新的活力。
数字共享,实现林业权属数字化明晰。一是加快推进数字化“三权分置”改革。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三权分置”数字管理系统,实现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信息的数字化确权与动态追踪。优化林权界定数字化服务,下沉林业矢量化工作技术、权籍调查测绘技术,降低界定成本和测绘成本,提高林业基层人员的数字化技术处理能力。二是推动林业资源大数据整合。以数字林业信息技术、科技特派员为支撑,整合国土“三调”、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林权登记电子化数据,建设地方林地林木资源信息空间分析数据库,开展“集体林业资源大数据一张图”整合。构建林业电子化档案服务模式,实现存量数据的整合移交与智能化管理。
数字共营,推动林业权能数字化经营。新时期,“树要怎么砍”仍然存在着林木采伐审批程序繁琐和森林经营方式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借助数字化技术,集体林改能够精确规划采伐活动,优化审批程序,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促进集体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一是提升林木采伐数字化服务。建立林木采伐智能审批与监管系统,运用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林木生长数据与市场需求,动态调整采伐限额,实现精准管理。通过森林数据收集平台和智能化管理平台落实林木处置权,做到“山要灵活砍”和“我种能够我砍,我砍能够我得”的采伐管理体系,保障林木收益权。二是加强森林经营数字化发展。引入物联网与GIS技术,构建森林经营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公益林与天然林范围的精准划定与动态调整。
数字共建,建设林业金融数字化体系。新时期,“钱从哪里来”仍然存在着集体林业融资难、贷款信息不对称、林业产业弱质性严重等现实困境。通过数字化金融服务的创新,集体林改得以完善林业金融投资保障体系,保障贷款信息的对称性和强化林业产业数字化发展,为集体林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一是搭建林业金融数字化平台。集成林权交易、林产品精深加工等融资需求信息,构建林业金融资源“一张图”,建立如龙岩市武平县的“e林通”数字平台,整合林业、自然资源、金融等部门资源,打通林业金融服务应用渠道。二是实现林业产业数字化发展。构建林业产业大数据平台,集成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数据,运用AI技术进行市场需求预测与产品优化。
数字共新,创新林业规模数字化发展。新时期,“单家独户怎么办”仍然存在着集体林权分散、林地破碎化、林农经营规模小等现实难题。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集体林改能够创新联户合作经营的多种数字化模式,促进林地流转,扩大集体林业社会化服务规模,保障农民权益的最大化实现。一是创新数字化联户合作经营规模。发展林业数字化管理模式,加快林地规模化经营,运用数字平台建设和智能服务技术,增质赋能林业多种规模经营模式。二是完善数字化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利用物联网、遥感技术等手段,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并预警森林病虫害、火灾等自然风险,确保及时响应和有效防控。(中国绿色时报)
03
实践动态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2024年度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技能竞赛正式启动
9月19日,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2024年度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技能竞赛启动会在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召开,竞赛主题为“摸清自然资源家底,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会议指出,2024年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成果是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基础数据,决定着各地考核结果是否客观、公正。举办技能竞赛,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自然资源部重大决策部署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进一步提升我局测绘地理信息“两支撑、两服务”能力水平,带动全局技术进步和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希望各参赛单位和参赛人员要将技能竞赛与生产建设有机结合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交流,不断强化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营造“比、学、研、赶、帮、超”的浓厚氛围,高质量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会议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前所未有的工作状态、一往无前的工作干劲和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高质量完成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工作,大力弘扬测绘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二是要以技能竞赛为契机,加快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行业领军人才,锻造测绘工匠;三是要围绕“两支撑、两服务”工作定位,圆满完成调查监测任务,大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
全国深化集体林改业务骨干培训在南宁举办
9月9日—12日,国家林草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业务骨干培训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改革发展新理念、新思路,探索交流各地创新经验,增强林改一线工作人员业务本领。
培训班指出,深化集体林改关键在上下同心、狠抓落实,要切实把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各项举措落地落细,做到任务明确、分工负责,确保改革稳步有序推进。要注重各项改革政策的系统集成、整合配套。要突出产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体林地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要坚持先行先试,注重学习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由点到面,逐步铺开。要注重改革的督导检查,发挥林长制的作用,强化考核评价。(中国绿色时报)
04
国际视角
中国—布隆迪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带”项目谅解备忘录在京签署
中非合作论坛期间,中国生态环境部与布隆迪水利、能源与矿业部在京签署关于合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带”项目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自启动“非洲光带”项目以来签署的第5个合作项目。
根据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方将向布隆迪赠送4000套户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共同探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与清洁能源利用相关主题研讨会和联合研究项目,为布方提高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支持。
2023年9月,为落实《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中方在首届非洲气候峰会上宣布实施“非洲光带”项目,将通过合作建设气候友好的“光伏+”项目、推动气候及光伏发展交流对话、开展光伏战略规划和配套政策研究及实施能力建设项目等方式,解决至少约5万户非洲地区无电贫困家庭用电照明问题,助力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目前,中方已推动与布隆迪、乍得等5个非洲国家签署“非洲光带”项目合作文件,预计将帮助解决近2万户非洲家庭用电困难问题。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一直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务实实践者。近年来,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实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开展能力建设培训等方式为包括布隆迪在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帮助。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合作文件,累计举办62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班,培训2500余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专业人员,为相关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生态环境部 )
第六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会议召开
9月13日,第六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会议在柬埔寨金边召开。会议交流了次区域环境合作进展,并就2030年环境和气候领域合作战略达成共识。
中方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绿色转型、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中国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与次区域各国深化环境与气候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中方表示,次区域合作机制成立30多年来,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了诸多务实合作项目,对次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当前日趋严峻的区域和全球环境问题,建议在新一期战略实施过程中,更好服务各国绿色发展与转型需求,合力应对共同关心的环境与气候挑战,并推动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等机制协同增效。
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会议是次区域环境合作的最高决策机制。本次会议由柬埔寨环境部长杨·索帕勒和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法蒂玛·亚斯明共同主持。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参会。柬埔寨、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环境部门和发展伙伴机构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通过了《第六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会议联合声明》《大湄公河次区域塑料污染防治金边联合声明》和《2030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加快气候行动和环境可持续战略框架》。(生态环境部)
05
数据洞察
国家植物园科学有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1年12月,国家植物园在北京设立;2022年5月,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设立。南北两个国家植物园相继设立,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也迈出了坚实步伐。
两个国家植物园设立以来,迁地保护成效显著。自揭牌以来,国家植物园新增收集活植物3624号、25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10种、珍稀濒危植物65种。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增收集活植物7596号、244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70种、珍稀濒危物种359种。两个国家植物园还推动实施了望天树、东京龙脑香、红花报春苣苔、滇西槽舌兰等16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野外回归。
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由国家植物园牵头、华南国家植物园等共建的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进入建设期;植物迁地保护、华南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两个国家植物园2024年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植物园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基础资源调查、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重要科研项目40项。华南国家植物园制定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已在兜兰、甘草、檀香等资源植物开发方面取得进展。
社会关注度明显提升。国家植物园2023年游客量为380万人次,相比挂牌前增长10%;打造《万物共生大讲堂》科普讲堂,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华南国家植物园2023年游客量为242万人次,相比挂牌前增长46%;7个自然教育课程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生态环境教育典型案例”,202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等。(中国绿色时报)
近十年我国春季沙尘天气减至年均9.2
沙尘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沙尘源、强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是产生沙尘的3个因素,人类目前能作用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沙尘源治理。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植树种草、建设防护林,可以增加地表植被,防治土地沙化,减少沙源面积,对减缓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强度、降低灾害损失等具有重要作用。近20年来,我国春季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由1981—2010年均值17次减至近10年均值9.2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持续加大“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推进科学化、规模化治沙,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31亿亩,封禁保护面积达2708万亩,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伟大号召。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三北”工程攻坚战实现良好开局。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重点工程区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增至13.84%,退化草原面积比重由2004年的85%降至70%左右,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化土地状况持续好转。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000万亩;土地沙化程度持续减轻,重度和极重度比重由2004年的74.1%降至2019年的62.3%。风沙危害得到抑制。与2000年相比,2019年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风蚀总量下降约40%,“三北”工程区极易起尘和高度起尘土地面积由2012年的48.1%降至40.4%。(中国绿色时报)
图片 | 网络
清研智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