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新湖南客户端9月25日讯(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刘继海 陈延上 曾炜煜 王上华 摄影 周云云)9月25日,位于祁东县灵官镇竹木市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爱君皮具乡村车间,员工们在加工出口皮包。员工蒋小珍告诉参加全省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工作现场会的与会代表,她每天加工皮包400多个,月工资3000多元。

现场会一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会一瞥

蒋小珍是脱贫户,灵官镇人。上有双亲,下有两个孩子。前几年,她和丈夫在广东打工,心挂两头。2022年8月,爱君皮具乡村车间成立,夫妻俩回乡,应聘到车间工作。据介绍,爱君皮具乡村车间主要生产背包、肩包、购物袋,产品远销西欧、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逾1000万元。目前,该车间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其中,脱贫户32人,人均月工资3000多元。

与会人员参观爱君皮具乡村车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人员参观爱君皮具乡村车间

当天上午,与会人员参观了祁东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速冻黄花菜生产线、爱君皮具厂、湖南黄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精制红薯淀粉生产线,现场感受祁东县在促进脱贫人口增收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祁东、桃源、平江县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建球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38元,同比去年增长6.2%。去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7661元,增长13.9%。

与会人员参观湖南黄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人员参观湖南黄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提出,聚焦“四类收入”,全力推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抓好稳岗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全省各地各部门继续深化省际劳务协作,主动与东部省份、省内较发达地区等进行对接,按照企业岗位需求,提升岗位匹配度,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对于外出就业稳定6个月以上人员,开通“就业直通车”,实行外出务工人员“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点对点”“一站式”服务。

发展乡村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指导鼓励脱贫户、监测户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特色休闲旅游和生产生活服务。围绕“四个一批”发展帮扶产业。对脱贫攻坚期建成的产业帮扶项目,认真盘点梳理,加强分类指导,重点解决“建而未成、成而未用、用而不好”的问题。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带动脱贫人口全产业链参与生产经营。

强化社会保障,增加转移性收入。保持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定收入预期。及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各项涉农政策补贴,落实落细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帮扶等保障措施,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及时全部纳入救助帮扶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补尽补”。

激活资产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要用好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拓展农村多元价值,探索一二三产联动、农文旅融合的新思路新模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强化确权到村的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运营管理,确保持续发挥效益。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领办经济实体,支持村“两委”对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开发利用。

车间建在“家门口” ,挣钱顾家两不误。祁东县委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小车间’促进‘大增收’”的经验发言。据介绍,近年来,祁东县盘活闲置国有和集体资产52处66万余平方米,建成乡村车间204个,吸纳就业人员1万余人。其中,脱贫人口2300余人,务工人员人均月工资达3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