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的石家庄民宿摄像头事件让偷拍产业链再次进入舆论视野。本来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按理说,逮住一个整治一个就行了,没想到不仅曝光的博主持续用力过猛,就连不少前民宿老板也化名揭露偷拍产业链,就好像顺着石家庄民宿摄像头事件,真能彻底铲除偷拍产业链似的。
最搞笑的是,事件还没有全面平息。有媒体就开始携手专家分析“为什么有人喜欢看偷拍视频”,而且还一本正经的给出四个原因。说实话,基于社会学专业、心理学专业、生理学专业,专家肯定讲得有水平。但是总觉得面对“开民宿是副业,偷拍是主业”的老板们,这样搞热搜有些“出罪”的意思。
我们不妨仔细咂摸一下专家的分析:为什么有人喜欢看偷拍视频?
其一:对观看偷拍视频的人来说,视频是别人拍的,增加了一次自我保护的防护墙,或者多了一些自我说服,内心想法是“这是别人拍的,我没拍”、“我只是看看,我对当事人没有伤害。”于是有了更多的心安理得,在这个防护墙下,寻找刺激感,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偷拍视频中的性素材,能够带来多器官的感受和极大的愉悦,涉及到的情色、别人的私密和隐私,又是部分人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刺激,或者带来不一样的内心冲击,于是乐此不疲。
从学术的角度讲,专家分析得没毛病。也很合乎偷拍产业链的市场逻辑。但是站在被偷拍者的立场,无论从观看者的角度如何合理,如何顺理成章,如何乐此不疲,那也是观看者自己的问题,并不等于偷拍的行为合理或者观看偷拍的行为合理。
其二:对于长期积攒压力、生活充满压抑、缺乏亲密关系,或者自认为亲密关系缺乏新鲜感和刺激感的人来说,更容易观看偷拍的视频。一方面转移需求,在情感和性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要,转移到观看偷拍视频上,另一方面自己看是“偷看”,视频是别人“偷拍的”,偷的感觉也会刺激自己的感官,同时还能满足生活中得不到的补偿心理,“偷”的感觉胜过“正常”得到的感觉,因此偷拍视频往往很有市场。
这种分析就更离谱了,就好像说长期积攒压力、生活充满压抑、缺乏亲密关系,或者自认为亲密关系缺乏新鲜感和刺激感的人观看偷拍视频的行为是天经地义,顺带着就成了偷拍者们是在办好事。可问题是,如果被偷拍的是你或是你的家人呢?还觉得“补偿心理论”成立吗?
其三:认知心理学认为,男性和女性因为大脑构造的差异,导致了性爱认同的差异,男性可以既在关系中和伴侣保持一致,又能在大脑中保留属于自己的性偏好,男性就容易有多渠道的性出口,比如一个出口就是其他人偷拍的视频,尤其涉及性相关的视频,刺激观看者的生理和心理欲望。
好家伙,把认知心理学都搬出来了。暂且认为男性容易有多渠道的性出口是对的。但是这不等于说看偷拍就是正常的。退一步讲,看偷拍正常,那么偷拍就合理吗?另外,别以为反复提调“刺激论”,就觉得观看偷拍是“正经行为”。不可能的,因为偷拍这个前置行为,注定观看偷拍是龌龊的行为。
其四:观看别人的偷拍视频,尤其涉及性相关视频,能够刺激大脑的奖赏中心,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从而产生快感和满足感,这种快感会加强观看者的情感体验,对偷拍视频产生更多依赖,因此观看者也会因此成瘾。
瞧瞧,把“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从而产生快感和满足感”的生物理论都拿出来了。反正就是个“刺激”,紧跟其后就是“依赖”,最后就是“成瘾”,以至于基于“刺激”、“依赖”、“成瘾”这个闭环三角,就好像能推出“看偷拍合理”、“偷拍合理”、“开民宿是副业,偷拍是主业合理”的闭环三角。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分析太钻牛角尖了,完全抬杠嘛。确实,这有点抬杠。之所以这么分析,是希望专家也好,媒体也罢,多基于事件是非讲常识,谈偷拍和看偷拍到底伤害了谁?破坏了什么?而不是站在看偷拍如何爽,如何刺激的角度进行科普和消费。
说到底,事件当头,即便有人会关注“为什么有人喜欢看偷拍视频”这种热搜,但是对于更多人来讲,应该更关心民宿安不安全。所以才想问一句:整“为什么有人喜欢看偷拍视频”这种热搜,良心不会痛吗?还是搞新闻和当专家的门槛已经低到不需要良心的地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