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心理学教授贺岭峰的一条视频,他说:

"我们老觉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学什么东西都有一个关键时期,早了也没用,晚了也没用。

你把孩子该学习这个能力的时间,用来做另一件事儿,他这方面的能力就没有了。

比如上学,孩子们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社交

但大人往往会跟孩子说:不要乱交朋友,你(专心)学习就行了。

等他上了大学或是毕业后,父母就会发现问题严重了:

这些孩子因为情商低,社交能力差,人际交往处处碰壁,最后恶性循环,慢慢把自己变成了社恐。”

仔细想想,这话还真是挺有道理的。

在一档国内育儿综艺中,一位妈妈把孩子的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

“早晨起来晨读古诗
边吃饭边听英语音频磨耳朵
午饭后看半小时书
放学回家的车上,顺便把英语打卡录了
吃完晚饭上一节直播课
做完作业跳个绳当放松觉还得听着古诗音频入睡……”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每天的任务清单一目了然,但活在计划表里的孩子却迷失了自我。

习惯了父母追在后面耳提面命,时刻督促,日程满满。孩子会渐渐不再愿意自己动脑,只有“应该”和“不应该”。

如同提线木偶般,失去了动力,也失去了想法。随之被贴上的,就是“不上进”的标签。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与之伴随的,还有高强度鸡娃对精神的打击,让孩子挫折感连连,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悲观情绪。

“我不行的,我做不到,所以我放弃。”长期对自我的负面解释,让孩子慢慢就放弃尝试,屈服于现状,变得一蹶不振。

孩子是不思进取吗?不,他们是与外界脱节了。

他们习惯完全服从家长的安排而没有自己的一点思考,不懂得与别人交流、更不会处理多变的社会环境,稍有一点变动就容易导致心理崩溃。